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实现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重要指示,是对国有企业如何发挥科技创新“领头羊”作用的再部署、再加压、再推进。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顶梁柱”与“压舱石”,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的主力军,打造并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归根结底是由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集团)从事的航空工业,属于国家战略高科技领域,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期,根本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就是坚定承接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棒”,是航空工业集团的初心与使命所系。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7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航空预先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体系能力不断实现新跃升,形成了满足装备需要的关键基础能力。航空装备实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有人到无人、从中小型到大型、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从单项突破到体系化发展”的重大跨越。但与世界航空强国相比,我们在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树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决心与信心。做好顶层谋划,纲举目张,形成全行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2021年初,航空工业集团党组研究出台《关于践行集团战略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的决定》。这是一份推进和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顶层规划,是航空工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行动纲领,从构建新时代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航空科技创新机制、发布航空科技创新力指数、筑牢跨代航空装备核心技术、努力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等14个方面,制定了30条推进计划,即“创新决定30条”。“创新决定30条”发布之后,航空工业集团将其作为重要专项工作部署推进。纲举而目张,实施“创新决定30条”后,智航院、鲲鹏软件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气动声学、飞机精细化强度设计与制造联合技术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迅速完成组建整合并投入运行,全行业科技创新步伐调整到同一个节拍,科技创新力量汇聚到同一个方向。聚焦源头活水,秉轴持钧,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关系航空强国战略实施。航空工业集团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提供一流航空武器装备的目标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系统构建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设航空工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助力打造航空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专项引才政策。通过“千名博士引进工程”、大型校园宣讲会和国内外各种渠道,重点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将优秀毕业生纳入“育鹰计划”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体系化推进人才培育。打通员工立体式职级成长通道,形成纵向打通、横向贯通、职业生涯全覆盖的岗位职级体系,实施管理人才“墩苗计划”、技术人才“英才工程”,技能人才“新八级工”。大胆选拔使用年轻人才。要求新组建的型号领导人员中,配置50岁以下型号总师、2—3名40岁以下副总师、1—2名35岁以下总师助理,集团公司青年技术技能骨干达到近4000人。科学精准评价人才。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分类评价的有关精神,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研究出台《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区分不同人员类别,开展精准评价。构建薪酬激励体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为重点,系统构建新时代航空工业“1+2+N”薪酬激励体系,实现了主业领域、重点单位激励机制全覆盖,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健全转化机制,春风化雨,让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科技创新,完成技术攻关,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既能创新,更能用好才是关键。真正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硬实力,才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应有之义,也是检验“策源地”成色的“试金石”。在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这条路上,航空工业集团同时扮演着出题者、攻关者、应用者、引领者等多重角色,在加强航空工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当好现代产业链的“链长”;构建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将新技术成功应用到新装备的研发制造。同时,积极推进航空技术成果向国民经济领域转化。响应国家疫情防控之急需,利用航空技术研制的全自动口罩机;服务于国家应急救灾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助力冬奥健儿夺金的航空风洞技术与装备;通过技术转化,与成都、沈阳、西安、南昌等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打造的航空制造业集聚平台,等等,这些源自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坚持正确导向,久久为功,蓄积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航空技术已经被一些国家列为严禁对中国输出的技术领域。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考验我们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的信心、决心和耐心。实践证明,党领导下的航空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既能打攻坚战,也能打持久战。实现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坚持正确导向,战术上重视,求真务实;战略上藐视,不畏挫折,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心无旁骛、专心专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惟其如此,才能积寸土而成高台,筑起我们自己的原创技术策源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航空科技已经成为强国博弈主战场的当下,航空工业集团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凝聚全行业科技创新力量,强化航空科技国家战略力量,构建航空产业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为保障国家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不懈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来源:科技日报 |
|
2022-06-09 |
“中国天眼”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 | |
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并将其定位于一个距离我们30亿光年的矮星系。这一发现对于更好理解快速射电暴这一宇宙神秘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该发现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完成,相关成果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在1毫秒的时间内能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快速射电暴自2007年首次被确定存在以来,迅速成为天文学最新研究热点之一,但其物理起源、辐射机制和周围环境等,至今尚不明晰。据介绍,论文第一作者、国家天文台青年学者牛晨辉在系统处理FAST数据时发现,2019年5月20日的数据存在重复的高色散脉冲。之后,团队通过组织多台国际设备天地协同观测,综合射电干涉阵列、光学、红外望远镜以及空间高能天文台的数据,将FRB 20190520B定位于一个距离我们30亿光年的贫金属的矮星系,确认近源区域拥有目前已知的最大电子密度,并发现了迄今第二个快速射电暴持续射电源对应体。与人类发现的第一例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21102A相比,FRB 20190520B各方面的特征都更为极端。例如,FRB 20121102A存在爆发活跃期,但FRB 20190520B从未停止爆发,目前FAST已探测到了后者几百次爆发。从色散-红移关系上清晰可见FRB 20190520B拥有最大的宿主星系电子密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上述发现揭示了活跃重复暴周边的复杂环境有类似超亮超新星爆炸的特征,挑战了对快速射电暴色散分析的传统观点,为构建快速射电暴的演化模型、理解这一剧烈的宇宙神秘现象打下了基础。”李菂说。据悉,FAST“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迄今已经发现至少6例新的快速射电暴。来源:新华网 |
|
2022-06-09 |
5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创单月历史新高(新数据 新看点) | |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月份,国家铁路货运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累计发送货物3.4亿吨,同比增加2110万吨,同比增长6.6%,单月货物发送量创历史新高。物流保通保畅,铁路勇挑重担。增加重点通道货物列车开行数量,千方百计增加货运能力,压缩运到时限,为保通保畅工作提供运力支持。5月份,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8.26万车,同比增长7.4%,5月日均装车继4月份后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铁路集装箱日均装车45954车,同比增长25.9%,单日装车最高达到48271车,创历史新高。助力复工复产,铁路部门精心组织重点物资保供运输,积极承接“公转铁”货源,做到应装尽装、快装快运。5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粮食、化肥1470万吨,同比增长25.4%;发送电煤1.1亿吨,同比增长7%,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平均达33.4天,保持较高水平。加强国际联运,促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海关、边检、外事等部门及沿线国家铁路企业强化沟通协调,提升国际联运能力效率,助力我国外贸保稳提质。5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357列、发送12.95万标准箱,日均环比分别增长12%、13.3%;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5%;主要港口铁水联运量10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5.1%。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6-09 |
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4万名高校毕业生 |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名,招募计划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和特大型集中安置区所在县倾斜,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计划单列。据了解,此次计划主要面向202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近两年内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各地人社部门于6月征集发布岗位、组织笔试面试等。具体招募条件和遴选方式由各省份根据实际需求自行确定。通知要求,要优化选拔招募结构,紧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挖掘基层事业发展急需紧缺岗位。持续强化培养使用,继续实施能力提升专项计划,中央财政支持开展专项培训8000人次。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按月足额发放工作生活补贴。促进服务期满流动,拓宽基层留人、用人渠道,鼓励服务期满人员扎根基层、成长成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进一步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决策部署,2021年,人社部会同中组部、教育部等十部门启动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2021-2025年),持续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2021年,“三支一扶”计划已选派3.8万名人员到基层服务。来源:新华网 |
|
2022-06-09 |
提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刷新“进度条” | |
6月6日,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今年重点推进开工建设的6大灌区之一,总投资80.08亿元。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0.1万亩,建设总工期为60个月。据悉,该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发挥大藤峡水利枢纽的灌溉供水效益,有效解决贵港市、来宾市等桂中典型干旱区骨干水利工程缺乏、耕地灌溉保证率较低、旱灾频繁、村镇人畜用水困难等问题,保证项目区粮食生产安全和村镇供水安全,为当地打造优质特色粮食、高产高糖甘蔗等“两高一优”农产品基地创造条件,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刷新“进度条”。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重点推进55项重大水利工程,截至目前,已开工12项——包括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山西七河五湖水生态治理、湖北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四川青峪口水库、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等。此外,水利部日前召开专题会议,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要紧盯畅通水利投融资渠道、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农村供水、河流治理等工程,细化项目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调度机制,协调推动并优化工作流程,锚定节点目标,逐项督导推进,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生效,切实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洪减灾能力。”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强调。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扩大水利投资,水利部在积极争取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深入研究政策措施,指导地方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投资渠道,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资金、社会资本等方面想办法增加投入,保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记者 班娟娟)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2022-06-08 |
科技创新十年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3万家 |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此外,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已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6月6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王志刚表示,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以高质量科技供给 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王志刚表示,十年来,我国通过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此同时,我国还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扩大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王志刚说。加快基础研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如何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王志刚看来,要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具体来看,一是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二是科技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处于全球先进水平。三是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四是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元。在科创板、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五是科技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形成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六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王志刚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科技体制改革 加速成果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在各项改革中都是重要的领域,同时始终是走在前面的。据王志刚介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有一些硬骨头需要啃。如针对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尽可能地赋予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人员。形成了一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平台,包括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只要想做成果转化,政府在不同的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服务和支持。” 王志刚介绍, 2021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3万亿元,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是十年前的5.8倍。对于科研经费的支出,王志刚表示,要加强资源配置,一方面是政府投入明确导向,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是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创新。“未来,要重点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因为基础研究是从未知到已知,减少不确定性、增加确定性的过程,加强基础研究就是要把其中的规律、方法、技术路径找到。同时还要把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人民生活的重大领域作为科研资源配置的重点。”王志刚说。 转自:证券日报 |
|
2022-06-08 |
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十二位 我国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
6月6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这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2位。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王志刚表示,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科技要在产业、企业、区域、重大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发挥作用。要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科技“无中生有”的作用,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新兴产业的一系列堵点,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在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首位。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元。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方面,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王志刚强调,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下一步,将加快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2022-06-08 |
2021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8205亿元 同比增长34.6% |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7日发布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8205亿元,比上年增加17538亿元,增长34.6%;基金支出合计62687亿元,比上年增加5107亿元,增长8.9%。养老保险方面,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28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07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5793亿元,基金支出60197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3970亿元,其中:基金投资运营规模1.46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632亿元。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60455亿元,基金支出56481亿元。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2574亿元。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4.5%,基金调剂规模为9327亿元。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339亿元,基金支出3715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1396亿元。年末全国有11.7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875万人。年末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2.61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1242亿元。我国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年末,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1.79万亿元,当年投资收益额932亿元。 转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
2022-06-08 |
系列举措护航 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 | |
近期高频数据显示,5月粗钢产量、钢胎开工率降幅收窄,焦炉生产率提升;发电量、整车物流指数、乘用车销量等数据出现好转,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不少研究人士认为,从数据表现看,经济运行阶段性底部基本得到确认,6月将是观察经济复苏节奏和弹性重要窗口期。鉴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动能恢复和一揽子政策措施护航,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工业经济实现触底反弹不少机构认为,短期经济运行底部基本明确。“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大幅回升。这表明工业经济实现触底反弹,开启修复模式。”太平洋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有望推动形成一轮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恢复过程。在中航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符旸看来,5月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仍处于低位,6月将成为政策实施效果和经济复苏动能的重要观察期。“随着全国范围内疫情形势逐渐趋缓,尽管后续经济回升幅度仍存在不确定性,但经济运行的阶段性底部已基本探明。”符旸称。“在复工复产和稳增长政策共同推动下,6月将是观察经济复苏节奏和弹性的重要窗口期。”西部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宋进朝预计,今年经济实现“U型”修复可能性较大。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近日表示,6月对做好二季度经济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来看,特别是从各地最新公布的稳经济一揽子举措的实施细则看,6月经济反弹幅度很可能比2020年5月和6月要大。”刘元春称。下半年投资恢复将较明显业内人士认为,鉴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动能恢复和一揽子政策措施护航,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加快反弹。华西证券报告认为,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将填补3月至5月中旬经济增长缺口,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将回到5%以上。前述太平洋证券报告认为,二季度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难度不小,但在内生动力恢复及系列政策护航下,下半年经济增速将迎来较有力的反弹。从“三驾马车”看,下半年投资恢复将较为明显。西南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叶凡预计,在政策推动下,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将进一步加快,基建投资在专项债及基础设施REITs等助力下将稳中有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8.5%左右。消费刺激政策对消费意愿释放有一定促进作用,预计全年消费增速恢复至4%左右。下半年,进出口增速料稳中有降,全年出口和进口金额同比增速有望分别回落至7.5%和6.0%。中银国际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张晓娇认为,在基建投资带动下,三季度经济增速将明显恢复,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有所回升。实现政策协调最优效应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还需政策加快见效、继续加力。为尽早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国务院日前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多地集中出台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政策协同发力至关重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在目前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下,财政货币等政策仍需强化协调配合,抓紧落实已出台的政策,保供稳价、助企纾困,尽早尽力发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下一步,应继续发挥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效应,实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应更好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复工达产政策效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政策协调最优效应。 转自:中国证券报 |
|
2022-06-08 |
PPP模式助力稳经济 多地明确交通水利“施工图” | |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PPP模式的重要发力方向。近日,多地出台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中纷纷点名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提高基建投资的有效性,需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利用PPP模式可以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增加基建投资的规模,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稳增长和优化基础设施供给的关键作用。从已发布的稳经济政策措施看,安徽省提出,支持采取PPP模式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今明两年力争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加快推进有效投资攻坚行动,分行业滚动编制实施民间投资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等领域项目建设。河北省提出,有力有序推动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实施,创新PPP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项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截至2022年4月份,累计入库PPP项目10304个、投资额16.4万亿元;累计签约落地项目7835个、投资额12.9万亿元,签约落地率78.7%;累计开工建设5102个、投资额8.3万亿元,开工率50.6%。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PPP模式的主要应用领域。管理库内投资额前五位分别是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合计占总投资额的比例超80%。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稳经济的关键阶段,充分发挥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水利等领域基础设施“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些项目一旦建成,可以使国民经济长期受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项目通常投资规模庞大、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仅靠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或者债券筹资无法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可以扩大其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风险,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白彦锋称。根据多地PPP项目“施工图”来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获重点支持。5月份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2年重庆市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重点项目表》显示,此次面向社会资本集中发布24个前期工作较为成熟、投资需求强烈的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总投资1529.33亿元,其中计划引入社会资本1420.35亿元。项目涵盖高速公路、重大水利工程、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领域。近日,黑龙江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7项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方案、投资协议及合同文件,为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奠定重要基础,7个项目建设里程400多公里,涉及总投资460亿元。刘向东表示,相对于财政资金而言,社会资本追求更高的合理投资回报,对此要进一步梳理PPP项目,拓展项目空间。除了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外,还可以拓展到东数西算新型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城乡数字化融合、物流供应链枢纽等领域,切实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中长期的基建投资中,并提升投资效率,包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激励手段,为社会资本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创造有利条件。 转自:证券日报 |
|
2022-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