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揽子”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 |
河南省财政厅日前会同省税务局联合印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财税政策》,从支持提质增效、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减税降费、加强融资支持、支持创新创业、降低用工成本、支持招才引智、扩大市场需求、优化发展环境10个方面,提出“一揽子”50条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利用河南省制造业、金融业、外经贸、创新引导等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聚力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支持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有效期内,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30%给予后补助。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安排专门资金对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鼓励开发“专精特新贷”等针对性信贷产品,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通过税费减免、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补贴、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等方式,着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巩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成果,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强化融资支持。落实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池、省级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贷款保证保险、“稳外贸”财政金融支持政策5个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加大财政出资和社会资本募集力度,推动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用好总规模1500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总规模15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其他18支政府投资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用好企业研发后补助、高新企业认定奖补、重大科技专项奖励、“揭榜挂帅”项目资金支持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动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好政府采购服务,预留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支持外贸中小企业参加会展,开拓国际市场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款项支付工作,减轻企业负担。借助“万人助万企”活动以及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多渠道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来源:中国财经报 |
|
2022-05-09 |
财税政策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 | |
外贸连接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外贸向好,能更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财税部门不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助力外贸企业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促进我国外贸量质齐增、稳定发展。出口退税网上办,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兴英数位科技是一家主要经营出口业务的计算机主机板制造厂商,今年初,受国外市场影响,公司订单缩减,产能只维持在70%以内。“公司效益不好,现金流紧张,影响了正常生产。多亏这笔退税款,让公司渡过难关。”赖秋锦说。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为助力外贸企业发展,财税部门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持续优化出口退税管理。2020年国家提高1464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税务部门加强宣传辅导、精准推送,截至2021年底,共有9.4万户企业因这项政策受益,累计新增退税377亿元,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和抗压力。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以出口退税信息系统整合优化为契机,大幅简并优化退税申报表单资料及办税流程,使出口退税管理体系业务更全面、流程更优化、权责更清晰、运行更高效。3月的一天下午,收到退税款到账短信提示的新疆凯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税员张倩很是惊讶:“这么快!”张倩说,作为出口退税一类企业,今年以来公司已通过税务部门的“网上办”渠道,快速办理出口退税4000万元,为后续开拓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有利于缓解公司现金流周转压力。“现在办理出口退税的流程十分透明,无纸化申报、全程网上办,从提交申请到完成出口退税数据审核,足不出户就能办妥。”张倩说。“我们对外贸企业进行分类限时办结管理,特别是对出口退税一类企业提供绿色办税通道,实行优先办理,让企业获得退税款的速度更快。”乌鲁木齐市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科长毛立夫说。近年来,税务总局持续扩大无纸化申报覆盖范围,大幅减轻出口企业申报负担。目前,全国无纸化申报企业户数占比超过90%,无纸化申报退(免)税额占比超过95%;税务总局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出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便利度等支持举措,2022年内,正常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将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各地税务部门积极探索,让退税申报更便利、服务更优质。厦门市税务部门探索出口退税企业分级分类管理;重庆市税务部门联合上港集团推出“税港通”出口退税服务系统,精简办理流程和纸质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通过短信、电话、电子税务局等方式“点对点”推送,提醒企业应退尽退早退;山西省税务部门持续更新出口退税政策汇编和热点问题答疑,为企业做好一对一政策咨询和辅导。专项补贴力度大,助力外贸企业练好内功总部位于浙江宁波的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生产制造、品牌运营的多元化产业投资运营集团。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外需减弱、贸易成本大幅提高等多重冲击,公司经营面临许多困难。“这几年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和2021年,集团获得进出口增量补贴、出口信保补贴、国际贸易专项补助、展会补贴、电商补贴等总计超1000万元;获得中央及地方技改、专项补助资金达3500万元,用于集团下属企业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升级、智能制造MES及数据集成系统建设。“政策精准支持,帮助我们稳阵脚、练内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各地财政部门多措并举支持外贸发展。在辽宁,2021年省财政安排资金6800万元,对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市进行奖补,对跨国公司在辽宁增资的优质项目给予奖励;在广东,省级财政持续强化资金保障,布局一批重要产品进口分销中心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培育一批省级经开区……疫情防控期间,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发力早、见效快。2020年3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文,明确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202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就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作出部署,强调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用电用水等各项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为应对疫情冲击,财税稳外贸政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特别是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优化税收服务等举措,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帮扶作用。一些省份围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等精准施策,取得明显效果。”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帮扶精准施策,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当前外贸企业普遍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海运费仍处于高位,企业面临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维持高位;二是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前期出口高增长的产品,也面临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石英华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认为,财税政策对于推动外贸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既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优化税收服务,也要根据新形势新问题研究新政策,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发展。——“容缺办理”解企业急难。“去年初我们拓展经营范围,开始出口电动汽车,第一次接触出口退税业务。”让北京市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杰没想到的是,办理出口退税时,税务人员全程在线进行业务指导、提醒注意事项,办理过程操作简便,退税款到账速度也很快。刘杰说,按照正常流程,他们公司首笔出口退税需要税务部门实地核查后才能办理,但为了缓解疫情期间企业经营压力,北京市税务局对他们的退税申报在限额内按“容缺办理”机制处理,后续再补做实地核查,让退税款更快到达企业手中。——优化政策助力跨境电商发展。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海外仓带动作用,进一步调整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扩大进口类别,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再贷款+保单融资”等方式向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等内容,聚焦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稳步发展。目前,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可以按现行出口退税管理规定申请办理退税。各地财政部门创新支持模式,助力跨境电商发展。广西财政大力支持南宁、崇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跨境电商通关机制,推动“跨境电商+国际联运”物流通道建设。今年1月,南宁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园区综合保税区共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89%,崇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5.25%。在福建泉州,市级财政加强资金统筹,通过运维经费补助的方式,支持跨境电商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9年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扶持电商发展奖补资金3000万元。近日,税务总局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围绕进一步加大助企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退税办理便利程度、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三大方面提出15条举措。蒋震认为,财税部门适时推出相关举措,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外贸企业经营困难、促进进出口平稳发展。更好助力外贸企业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5-09 |
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 |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重大工程有序推进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新疆昭苏机场顺利通航,川藏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做好稳投资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如何看待当前的投资形势?下一步投资的重点和举措有哪些?“目前新开工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将对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欧鸿表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适度超前投资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实现良好开局,稳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有力有序推进。四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引江济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等一批重大项目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逐步铺开、抓紧实施。在重大工程中,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稳投资成效明显。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运输能力提升相关项目开工建设,广州、深圳等一批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以及瑞金等一批新建机场工程加快建设,川藏铁路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沿江沿海等交通战略骨干通道重点路段加快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透露,一季度,预计铁公水航等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6360亿元,同比增长约9.8%。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促进适度超前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建5G基站8.1万个,总规模超过150.6万个;千兆网络端口新增54.9万个,总量达到841万个,具备了覆盖3亿家庭的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中央预算内投资重要支持方向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李明传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要支持方向,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26亿元,继续支持各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2年底如期完成全国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二是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三是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重点推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两大科技工程。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李明传介绍,今年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在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持畜牧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针对草原超载过牧和牛羊肉供给长期偏紧的问题,从今年开始将安排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牧区半牧区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疫情防控救治相关重大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备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介绍,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支持力度,要明显大于“十三五”时期,向疫情防控救治、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中医药振兴发展等群众期盼的重大工程倾斜。针对“外防输入”的紧迫需要,提升重点地区疫情防控能力。今年初,已安排两个批次医疗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33.8亿元,支持61个项目建设。其中,重点支持9个陆路边境地区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检测救治设备配备。针对“内防反弹”的短板弱项,实施疫情防控救治相关重大工程。“今年将启动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工程,在全国布局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孙志诚介绍,今年将积极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逐步覆盖到全国所有省份。同时,谋划推出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等重大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在8个试点省份2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引导高水平医院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外转就医较多的地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对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分阶段给予资金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发挥好中央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有关领域、有关区域形成整体性的制度设计和解决方案,统筹土地、规划、财税、融资等多项支持政策,实现‘要素跟着项目走’。”孙志诚说。(记者 陆娅楠)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5-09 |
流动性压力持续!房企融资规模同比大降5成 四部门同日表态 释放什么信号? | |
1-4月,房企整体融资规模仍维持低位,同比降幅超5成,多数房企流动性压力持续。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深交所等多部门分别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其中均提到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房企发债等合理融资需求。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央企、国企和少数民营企业外部融资有所放松,但大部分民企目前外部融资还关着门,此次多部门表态就是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支持那些房企尤其是民企的合理融资需求。预计未来房企债券融资将得到积极支持,房企整体的融资环境将明显改善。房企融资规模同比降5成4月,房企发债规模大幅下降。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4月,房地产企业信用债与海外债发行规模同比均大幅下降。其中,信用债发行规模为368.87亿元,环比下降35.96%,相较于去年4月731.95亿元,同比下降49.6%。4月内地房企海外债发行规模为28.85亿元,环比上升0.94%,相较于去年4月147.64亿元,同比下降80.46%。从融资成本来看,信用债与海外债融资成本有小幅浮动,其中信用债平均利率为3.48%,环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海外债平均利率为5.55%,环比增长1.4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今年累计来看,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4月,房企整体融资规模仍然维持低位,仅有1378亿元,同比下降52%,境外发债占比仅有4%。对于房企融资规模维持低位的原因,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今年以来,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中央多部委在房企融资、并购贷、预售资金监管等多个层面释放积极信号。但政策回暖的传导落地尚需时间,短期内企业融资未有明显回暖,1-4月规模房企整体融资规模仍保持在低位,多数房企流动性压力持续。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目前来看,抓销售回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保证现金流安全、优化债务结构、防范流动性风险是企业保持财务定力及稳健经营的关键。四部门表态支持房地产融资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深交所等多部门分别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其中均提到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房企发债等合理融资需求。央行会议强调,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银保监会会议指出,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证监会会议要求,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丰富科技创新公司债、中小企业增信集合债等债券融资工具和品种,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研究拓宽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适时出台更多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交所会议表示,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房企正常融资活动,允许优质房企进一步拓宽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鼓励优质房企发行公司债券兼并收购出险房企项目,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整体融资环境或明显改善对于多部门对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表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的表述放在“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模块,这意味着房地产领域的风险还存在,如房企停工、房企债务违约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等。杨红旭认为,目前的问题在于房企融资还比较困难,虽然央企、国企和少数民营企业外部融资有所放松,但大部分民企目前外部融资还关着门,此次多部门表态就是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支持那些房企尤其是民企的合理融资。对于银保监会提出“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杨红旭认为,过去几个月,部分地方政府过于追求防范项目风险,不让项目停工或烂尾,保交楼,没有关心这些民营企业的集团风险。银保监会要求既兼顾保交楼目标下的项目风险,又要兼顾到企业集团风险,对其进行合理正常的金融支持、融资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另外,对于证监会提出“积极支持房企债券融资”,杨红旭认为,证监会支持态度很明确,现在是要加快支持的力度和速度,要向更多的民营企业开放融资。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一行两会的表态中“及时优化”、“积极支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等用词更积极,传达了调整政策的迫切性,预计后期地方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对于购房者及房企的支持性政策将及时出台,房企债券融资将得到积极支持,房企整体的融资环境将明显改善。此外,银行、AMC等机构对重点房企的风险项目并购等有望加快推进,利于房企风险出清。不过,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对于房企来说,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自救,靠市场回升,自然创造出自救的条件,指望退出“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管理、推出新一轮放水、房企能在A股上市融资等突破既有长效机制、监管底线的措施,是不可能的。目前,国家及各地政府能做的就是完善政策措施,松绑既有的调控,出台更优惠的金融措施,让市场稳定下来,并稳定预期,剩下的要靠企业自救,并激发市场化收并购的条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
|
2022-05-09 |
加速布局风、光、氢、储等项目 央企争先恐后瞄准新能源赛道 | |
“十四五”能源规划和氢能、新型储能的规划。前者为“十四五”能源工作制定了路线图,后两者为氢能、新型储能这两大能源新兴行业规划了发展方向。此前,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30%。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国内光伏新增并网同比增长234%,达到10.86吉瓦,接近2021年上半年的新增量;风电新增装机5.73吉瓦,同比增长61%。国家能源集团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191.6亿元,同比增长66.4%。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资80.8亿元,同比增长99.4%,展现良好发展势头。从新能源发展规划看,2030年国内风电、光伏等间歇性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在12亿千瓦以上。据预测,2060年,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80亿千瓦,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将达50亿千瓦。能源领域央企积极响应并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工作的部署,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正在加速布局风、光、氢、储等新能源项目。风能风电领域,国家能源集团继续保持其世界第一地位。截至2021年底,国家能源集团风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此外,旗下全球最大风电运营企业龙源电力,2022年初,在A股挂牌上市,实现了“A+H”两地上市。并通过换股吸收合等手段,向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子公司购买1995.1MW优质风电资产,成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板块的核心企业。截至2021年12月,龙源电力各类电源控股装机容量已达26548.6MW,其中风电控股装机23567.8MW,光伏控股装机1045.7MW.此外,相关信息显示,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企业经营绩效稳中有升。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净利润同比增长7%,获取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1390万千瓦,新能源开工1968万千瓦,新增装机1089万千瓦,创历史最好水平。作为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战略实施主体,三峡能源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合计728万千瓦,这使得公司投产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289.6万千瓦,同比增长47%;其中风电装机1426.9万千瓦,同比增长61%;太阳能发电装机841.2万千瓦,同比增长29%。与此同时,三峡能源接连扩产,提升行业地位。此前,三峡能源宣布拟投资411.69亿元在广东阳江建设三大海上风电项目。根据规划,三大项目将在2024年底完成全容量并网。届时,三峡能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企业。细分来看,截至2021年末,三峡能源庞大的装机容量中,风电装机达到1426.9万千瓦,同比上一年增长61%;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841.2万千瓦,同比上一年增长29%。2021年12月20日,上市刚满半年的三峡能源宣布,将再度加码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公司拟投资411.69亿元建设三峡阳江青洲五100万千瓦、青洲六100万千瓦、青洲七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投资主体为三峡能源全资子公司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根据规划,青洲项目将在2021年12月开展首台基础沉桩,青洲五、七项目将在2024年12月全容量并网,青洲六项目计划在2024年6月全容量并网。光伏去年,中国大唐年建成的新能源项目亮点频闪,了国内首个大型海岸滩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浙江象山长大涂30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投产发电;大唐湖北黄冈三里畈5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提前一个月圆满完成试运行移交生产,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9万吨;大唐陕西澄城10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绿色动力;四川采乃风电场项目9.98万千瓦31台风机已并网发电,每年可提供1.9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减排二氧化碳约15.28万吨;广东南澳24.5万千瓦海上风电和辽宁庄河10万千瓦海上风电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从大唐公布的过去一年绿色转型“成绩单”来看,2021年,达大唐收获颇丰,在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中,大唐取得51个试点县区、总容量约12GW;全年累计核准电源项目中新能源项目占比94.8%;在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名单中,大唐共计9.13GW新能源项目被纳入。此外,2021年成立的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目前总装机规模达8000兆瓦。2月25日,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的浠水16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安北第五风电场B区200兆瓦项目、安北第一风电场A区200兆瓦项目、北大桥50兆瓦风光互补项目、敦煌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凉州区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兰州西固青石台50兆瓦光伏项目、广元市昭化区白果二期147.4兆瓦风电项目、宜丰奥巴玛陶瓷有限公司20兆瓦屋顶光伏项目、新平镇双河村40兆瓦光伏项目等10个新能源项目同时开工,总装机容量达907.4兆瓦。10个项目分布在甘肃、湖北、四川、江西、云南5省,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21亿度清洁电力能源,可节约标煤67.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23万吨,减少灰渣排放量约18.69万吨。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年底,国家电投电力总装机超过1.9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38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7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均位居世界第一,在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方面的表现更是“一骑绝尘”。公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在整县屋顶分布式目标县域已突破100个。2015年重组时,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不到40%。此后,其绿色电能资产持续扩容:清洁能源装机占比2016年达43.30%,2017年达45.23%。5五年来,该集团累计投资约4305亿元,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在2018年达到49.20%,在2019年上升至50.58%,成为同类型能源央企中首个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的企业,2020年年末达到56.09%。2021年11月30日,国家电投集团粤东粤西海上风电首期全容量并网集中投产仪式在广东举行。其中,广东揭阳神泉一315兆瓦海上风电项目的全容量并网,标志着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氢能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引导并鼓励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加速推进了氢能产业化进程。而中央企业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在氢能源全产业链布局显眼。在上游产业链,氢能与传统油气、化工产业链联系密切,中石化、中石油在油气储运零售终端建设和运营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整合优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石化是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目前氢气年生产能力超35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已在广东、浙江、上海、广西、贵州等地建成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在中游产业链,国家电投、东方电气等央企则侧重于研发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部件,突破核心技术,建立自主知识品牌。经过10十年的核心技术创新与自主产品开发,东方电气已全面掌握了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研制、电堆工程设计及系统集成与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并已建成中国西部首条年产能1000套的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而在下游产业链,在终端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和中国中车等央企也进行了深度布局。储能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储能。3月17日,国家电网两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同时开工建设,装机容量均为120万千瓦,总投资规模147.73亿元,预计2030年前全部竣工投产,年发电量可达24亿度。除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外,今年以来多家能源电力央企加码抽水蓄能。例如,中国电建成立10余家项目公司发展抽水蓄能项目,中国建筑亦在加速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发展。此外,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建筑类央企也在试水抽水蓄能业务。3月8日,中国建筑集团召开抽水蓄能电站业务推进会指出,抽水蓄能电站业务市场广阔,要高度重视抽水蓄能业务发展,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业务,有助于集团加快布局水利与新能源交叉领域,实现在水利领域弯道超车,并以此为契机进入新能源领域,加快打造新的增长点。当前,在双碳目标影响,新能源的竞争已经愈发激烈。主要能源央企已经相继发布“十四五”发展目标和“碳中和”实现路径,争相发展新能源,各大央企都在不断加深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地方能源国企也将发展新能源放在首要位置,竞争局势进一步加剧,政策东风已至,新能源建设将扬帆启航。 文章来源:企业观察报 |
|
2022-05-09 |
我国5G数据安全保护供给不足,“四步”拉动产业发展 | |
日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学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5G数据安全防护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我国5G及数据安全均在发展过程中,数据安全相关产业对于5G数据安全保护供给不足,并对5G数据安全防护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方面,我国5G网络仍处于发展导入期,当前产业发展政策主要以网络建设、生态示范为重点,我国各省市区出台的5G 政策文件包括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基站规划建设支持政策等,主要致力于推进5G 网络建设、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国内数据安全技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数据安全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存在数据安全保障基础薄弱、数据安全产品类型与解决方案单一等问题,针对5G 应用的数据安全技术产品防护水平有待提升。此外,5G产业联盟企业开放共享的同时,也面临保障数据安全后续投入的压力,包括相关基础设施部署、服务运营成本等。为了进一步推动5G数据安全的发展,《白皮书》提出了四点发展建议与展望:(一)明晰5G数据安全与发展并重的防护思路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鼓励与规范并举的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兼顾 5G 安全与发展。5G网络和应用发展仍处于建设推广期,党中央以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以鼓励扶持应用创新为主,多数领域暂时还未形成可复用推广的行业应用模式。在此背景下,建议5G数据安全治理要采取包容审慎策略,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产业应用的同时,推进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的完善,在发展中解决安全问题。二是将数据安全贯穿网络规划建设和应用发展全过程。把握 5G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导入期时间窗口,在网络部署和应用推进的同时,同步落实数据安全管理措施。结合信息通信行业5G 和数据安全有关工作部署,建立健全5G数据资产分类分级、重要数据目录、权限管理、合作管理、安全评估等制度规范。强化5G行业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针对5G典型应用场景和数据特性,梳理形成数据资产清单,明确各方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二)完善5G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手段一是《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标志着数据安全建设及监管工作进入有法可循、有法可依的新时代,但5G 数据安全相关法规制度仍不完善。建议在5G网络安全实施指南的基础上,结合 5G在不同领域应用中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跨行业跨领域数据安全规则,提出对所属领域的5G网络部署、应用产品等相关数据安全保护要求。二是建立差异化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依托网络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等有关工作机制,针对5G融合应用类型数据流转涉及的核心环节,督促数据相关方各自梳理和识别业务数据,明确涉及的数据类型、重要程度、流转路径以及责任归属,建立符合应用类型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强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问题处置。三是开展5G融合应用数据安全检测认证。依托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机构,发动垂直行业应用方、运营商、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以及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围绕“5G+智慧城市”、“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能源”等典型应用领域和场景类型,共同研讨数据安全风险及应对策略,探索开展5G融合应用数据安全认证,逐步提高各应用领域数据安全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推进5G数据安全标准研制和技术攻关一是加强5G数据安全国际标准体系布局。强化5G数据安全国际标准化相关工作,及时跟进国际标准组织工作动态,提前开5G、6G等新技术数据安全研究,提升我国在5G国际标准化领域话语权。二是推进5G融合应用数据安全标准研制。完善与垂直行业的合作机制,结合医疗、交通、工业等行业数据安全保护各环节典型风险及各行业对数据分类分级的不同要求,共同推进5G 融合应用安全标准化工作。三是加强5G数据安全技术攻关。以重点项目和课题研究为牵引,鼓励企业加强漏洞挖掘、数据保护、入侵防御、跟踪溯源等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增强数据安全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加强5G数据安全高端融合性人才储备与团队培育。(四)加速5G数据安全生态共建和国际协同一是打造5G数据安全产品供给支撑体系。加速培育数据安全相关技术产业,开展数据安全类产品与服务示范试点与推广,积极建立并参与开源社区,鼓励建立、资助、参与开源社区项目,推进通信行业与垂直行业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服务,通过投融资以及管理模式等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对接与合作,缩短数据安全技术创新至商业化的发展周期,尽早发挥我国5G 数据规模优势,加速形成数据安全产业生态。二是在《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的基础上,加强同东盟、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及一带一路等相关国家地区5G数据安全沟通交流,充分重视各方对5G数据安全问题的正当关切,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协调更多有着相近立场主张的国家共同推进5G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三是基于我国5G数据规模和发展优势,组织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深入研究 5G 技术应用场景以及 5G 产业生态数据安全防护,开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及相关规则、标准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国际互认,通过规则外溢效应,提升数据空间国际影响力。(林想) 文章来源:C114通信网 |
|
2022-05-09 |
五一期间多城出台楼市新政 4月39个省市放宽房地产调控 | |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无锡、连云港、梅州、岳阳等多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新政,内容涉及二手房增值税免征年限“5改2”、契税优惠、购房补贴、降低首付比例等。5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住建局印发《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的通知》,将无锡市区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湖南省岳阳市也在5月1日发布了楼市新政:在岳阳市城区购买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签订商品房买卖网签合同并在1个月内全部缴清交易契税的,按所缴纳契税税额50%对购房人予以补贴。此外,在岳阳市城区购买首套新房和二手房,签订网签合同并完成契税缴纳的居民家庭,每套给予1万元购房补贴。该政策有效期一年,补贴申请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30日。同日,广东省梅州市印发通知,通知提出,金融机构要落实好居民家庭首套房个贷首付比例不低于25%;已拥有1套且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贷款的,首付比例不低于30%。同时,梅州市还将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从三成降至二成。5月2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放宽楼市调控,首套房首付比例按20%执行,引导商业银行逐步下调房贷利率、缩短审批放贷周期。对于多个城市发布提振楼市的举措,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表示,地方密集出台纾困政策,将对市场复苏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据克而瑞统计,4月份全国39个省市出台45次放松政策,其中有12城放松限购,兰州、淮北、宜昌等6城放松限贷,19城放松公积金贷款,6 城实行购房补贴。林波进一步指出,虽然各地不断释放利好,但效果不及预期。疫情不确定性加剧了购房者观望情绪,多个城市新开项目平均去化率处于低位。面对需求疲弱,不少房企通过打折等方式来以价换量,但对拉动销售业绩相对有限。多位分析师认为,各地接下来有望在需求端出台力度更大的措施,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亿翰智库首席研究员张化东指出,在因城施策指导下,近期地方楼市政策调整过程中,“合理的住房需求”将是关键所在。“合理需求可能不再单一用首套、二套来划分,而是根据各地情况进行界定,这意味着改善性需求将会被纳入到支持的对象中来。这样的变化,相当于重新定义了限购限贷的政策对象,也对未来各地政策调整预留了一定空间。”张化东补充道。仲量联行分析师认为,随着市场信心恢复,首套房及改善型购房需求有望得到释放,未来市场将逐步向好。文章来源:财经社 |
|
2022-05-09 |
赋能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国石斛之乡”这个实验室不一般 | |
每天清晨,听着鸟鸣虫唱,嗅着石斛芬芳,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石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3名在读研究生忙碌开来。有的在林间观察石斛花开,有的在给石斛花授粉,有的在实验室里配制培养基,有的在认真记录每一组数据。为进一步增进优良品种扩繁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能力,近日,龙陵县石斛研究所综合实验室投入使用,这是龙陵县按照“一县一业”发展要求,打造“中国石斛之乡”的又一重要举措。熊文艳是云南农业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今年3月份,她和同学一起来到龙陵县石斛种质资源中心认真开展为期一年的实践学习,每天进行标本采集、实验观察。“在这个实验室,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通过观察发现,龙陵的石斛花色美艳,种类繁多,株型紧凑,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石斛的生长,确实是石斛生长的‘天然居室’。”熊文艳感慨道。科研要发展,人才须先行。龙陵县和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等高校达成合作关系,龙陵选送相关人员到高校进修学习,学校也派出骨干教师和学生来龙陵实地开展相关工作,在“走出去、请进来”中更好地实现了人才联合培养和联合科考。“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我们和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实现了石斛种质的互换,更好地互相备份保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望增加近80个石斛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人员蒋宏说。近年来,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围绕“建设行业领先的科研平台、打造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实现石斛重大科技突破”的发展目标,根据石斛产业存在问题开展研究,为石斛产业服务,助推石斛产业发展。龙陵县石斛种质资源中心项目地处龙陵县龙山镇横山村老龙腾公路十公里处,占地面积300亩。其中核心区48亩,分综合管理区、种质保存区、品种及栽培模式展示区、良种选育繁育等科学研究区4个功能分区,是集调查、收集、保存、鉴定、研究、创新、利用和科普示范等功能齐备的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龙陵县石斛研究所所长周莹介绍,目前实验室主要开展龙陵境内优良石斛品种的组织培养工作。石斛的组织培养能有效降低石斛的生产成本,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种子成活率,目前已经选育了新品种9个,良种10个,整个石斛种质资源中心已收集保存石斛210种。 据悉,目前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已完成2省区42县区市调查,收集种质资源1680份,全部迁入龙陵县石斛种质资源中心进行保存和保护。完成604种现花种质鉴定,有石斛210种,其中《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收录的国产石斛74种,未收录的国产石斛及国外石斛136种;石斛属外其他兰科植物93属351种;兰科外其他药用植物43种。此外,未鉴定种质359份,引进种质资源612份。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
2022-05-09 |
财税专家:超过1万亿元资金“活水”已直达企业 | |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税务部门坚持“精细服务、直达快享、科技防范、狠打骗退、快准稳好”的工作要求,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全力确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大规模留抵退税落实落细,同时严密防范、严肃查处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违法行为。财税专家普遍认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速落地,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真金白银”,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意义重大。税务部门持续加大防范和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力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退税资金可以精准直达符合享受条件的守法经营企业,推动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细、落准落稳。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涵盖退税、减税、缓税和降费缓费等多种类型。今年截至4月20日,累计已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万亿元以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4月1日-20日,留抵退税到企业账户金额已达4552亿元,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老的留抵退税政策退税1233亿元,今年1月1日-4月20日累计办理留抵退税5785亿元。二是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1980亿元。三是一季度继续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3335亿元。这些红利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提交退税申请到43.85万元退税资金到账,内蒙古通辽市飓力恒实业有限公司法人黄晓平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受疫情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所辖科尔沁区税务局深入企业现场辅导财务人员提起退税申请,让“真金白银”精准直达企业账户。企业享受了国家的好政策,也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该企业收购了周边果农原料水果2500余吨,既帮助周边农户解决了销路问题,又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专家表示,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又好又快又准惠及市场主体,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和信心得到明显增强,成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之举。财税专家认为,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涵盖大中小微四类企业,牵涉总局、省局、市局、县局和税务分局五个层级,资金体量大、覆盖主体多、工作链条长,复杂性艰巨性和政策落实难度前所未有。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说,留抵退税政策落实时间紧、任务重,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建机制、优服务、提质效、抓落地,展现出非常强的执行力、落实力,让留抵退税的“真金白银”能够尽快落到企业口袋,成为市场主体的“及时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据了解,从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留抵退税政策安排,到4月1日正式实施,短短10天时间内,各级税务机关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对内加班加点完成核心征管、电子税务局等系统升级,并抓紧开展“一竿子到底”视频培训,确保税务人懂政策、会办理。对外开展精细化辅导、精准式推送,4月1日前开展全覆盖宣传辅导,依托全国统一宣传辅导标签体系向纳税人精准推送政策,确保纳税人知政策、快享受。疫情给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带来了更大考验。各级税务机关迎难而上,战疫情、保退税,千方百计把退税红利送到企业手中。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上海,市区两级税务局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带领值守干部24小时驻守在全市各个办公点,全力保障留抵退税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吉林省税务局面对突发疫情,积极采用云宣传、云辅导、云办理等“非接触式”服务,做到疫情防控“不见面”,退税红利“不延误”。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已进入攻坚决战期,各级税务机关将继续在促进政策精准直达快享上下功夫,深入落实“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2.0版”推出的121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并适时再推出新的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电子税务局功能,“五一”假期提供退税办理服务。加强宣传辅导,将全国第31个税收宣传月延长至5月底,着力宣传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解读辅导。近期,税务总局以及四川、大连、青岛、福建、安徽、山东等地税务部门相继曝光多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保持对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4月27日,税务总局又公开曝光2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1起骗取税费优惠案件、1起“黑中介”协助虚开发票案件,常态化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对于不符合条件只为骗取税费优惠进行‘假申报’的企业,税务部门一贯的态度是依法严厉打击,这是十分必要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认为,只有对那些骗取税费优惠的不法分子以及从中出谋划策的“黑中介”狠打严惩,才能确保符合条件的守法纳税人快享尽享税费红利。刘剑文认为,从近期税务部门密集曝光骗取退税案件来看,税务部门采取“技防+人防”的方式,依托税收大数据,将风险防控嵌入留抵退税办理全流程,有效确保了疑点发现快、风险防得住、管理跟得上。“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对税务部门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方面要快速把市场主体期盼的‘及时雨’落到位,另一方面要精准把不法分子动起的‘歪心思’防到位。”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认为,税务部门深入推进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动态监管机制,对恶意骗税行为早发现、严查处,以精准监管推动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精准落地。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指出,税务部门此次对恶意骗取留抵退税企业的打击力度可谓空前,不仅要查涉案企业今年的税收情况,还要查近3年税收缴纳情况;不仅要查增值税留抵退税,还要查其他各项税费;不仅要追缴税款、从严处罚,还要按规定把纳税信用等级直接降为D级,采取限制发票领用、提高检查频次等措施;不仅要查骗税企业本身,还要延伸检查其上下游企业,以掐灭团伙作案的念头;不仅要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还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相信这样的打击力度将对不法分子形成强大的震慑。 来源:海外网 |
|
2022-04-28 |
财税部门通力合作 政策红利直送民企 | |
20日,福建西蝉木业有限公司的分拣员黄跃生按时给上大学的孩子转去了生活费。黄跃生所在的企业位于平和县西蝉木业产业园。前不久,企业的生产销售受疫情影响严重。“最多时,库存达1.3万立方米,积压了1500万元的订单未能发出。”福建西蝉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波说,企业不得不停产。产品发不出去,货款收不回来,林海波压力颇大。“多亏了490多万元的退税款,不但及时支付了货款,保住企业信誉,还按期足额发放工资,保住了员工们的生计。”25日,林海波激动地表示,增值税留抵退税优惠政策,大大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帮助企业重新开工。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扩大“六税两费”减征范围、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3月底,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助力我省民营企业过坎爬坡,提振信心。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财政厅科学统筹调度资金,全力保障减税降费政策和基层“三保”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从4月1日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以来,为弥补基层落实政策形成的减收,做到及时足额向各类企业兑现退税资金,省财政厅第一时间将中央首批相关转移支付资金87.24亿元全部安排给市、县(区),有效支持了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同时,针对基层财政困难,省财政今年对下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了40亿元。税务部门结合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推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完善“减税易”工作机制,积极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上线金税三期社保费标准版系统,并加强与财政、人行等部门协作,做到申请即办、高效退税,确保第一时间将政策红利送达市场主体。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至4月15日,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全省(不含厦门)已有8626户次企业享受到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38.6万家企业受益“六税两费”减免,17.5万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税税费。来源:东南网 |
|
2022-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