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发文要求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 人均达到960元 | |
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近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2〕20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合理提高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人均筹资标准达到960元。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2022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标准。《通知》要求,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相应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并且继续从居民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定额度,用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个人无需另行缴费即可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减轻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此外,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放开参保户籍限制,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通知》还要求,稳定住院待遇水平,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方面,2022年底国家和省级(或跨省联盟)集采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350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累计达到5个以上。转自:人民网 |
|
2022-07-11 |
6月CPI同比涨幅扩大 物价形势温和可控 | |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仍是助推CPI同比上行的主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1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3.4%和36.3%,飞机票价格上涨28.1%,涨幅均有扩大。交通对CPI同比拉动作用最大。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6月CPI同比上行,主要是受猪肉价格走高、国际原油价格中枢上移,以及上年同期基数下行推动,整体继续处于温和水平。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部分耐用消费品需求依然偏弱,反映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提升仍需要一个过程。据测算,6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6月份,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涨转平,同比涨幅继续回落。生产资料环比下降0.1%,生活资料环比上涨0.3%,这意味着上游价格涨幅趋缓,中下游价格涨幅回升。温彬认为,未来我国将继续面对结构性通胀压力与外部输入压力并存的局面,同时社会总需求缓慢回升会抬高核心通胀中枢。核心通胀预计将由前期1%以下逐步上移至1.2%~1.5%的历史均值区间。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综合基数效应、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等多方面考虑,7月PPI当月同比大概率较6月下行,下行幅度大于0.3个百分点。转自:证券时报 |
|
2022-07-11 |
多地多部门聚合力 防汛救灾保民生 | |
当前,全国防汛工作即将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期。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出现多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今年首个登陆的台风“暹芭”及其环流云系又给多地带来了大范围的强降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多地多部门积极应对,强化主汛期防汛抗旱,支持灾区抗灾救灾,凝聚起防汛情保民生的强大合力。汛情灾情形势严峻“今年入汛时间早,暴雨过程多,局地灾害重,雨情、汛情、灾情主要有‘三多三重一降’的特点。”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在7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一是强降雨过程多,雨区高度重叠。二是超警的河流多,珠江流域汛情重。三是工程险情多,山洪地质灾害重。四是灾害损失重,人员伤亡大幅下降。“全国自3月17日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为280.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7%,为201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指出,其中,降雨呈现出南北两条多雨带的特点,在南方,珠江流域的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最多,在北方,辽河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第二多。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入汛以来,全国主要江河共发生9次编号洪水,为1998年以来同期最多。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发生7次编号洪水,为1949年以来最多。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频发。全国共有487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受灾2180.5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647.6亿元,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23.9万人次,洪涝灾害造成死亡失踪40人,跟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下降了7成多。”周学文说。防汛救灾集结合力面对汛情灾情,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及时组织各地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解决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不联动、预案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建立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重点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水利部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滚动预测预报,水文部门共发布洪水预警1912次。向防汛责任人、社会公众发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2563万条、10.1亿条。先后启动10次应急响应。全国共调度运用2160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拦蓄洪水537亿立方米。在应对珠江流域洪水期间,调度西江、北江等骨干防洪工程,有效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救灾应急响应5次,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灾区紧急调运约2479万元中央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应急管理部门前置抢险救援力量,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有效处置各类险情。出动消防救援队伍5.62万人次,营救疏散转移被困群众3.12万人。在防汛抗旱指挥部统筹下,各地的住建部门与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实施信息共享和会商联动,第一时间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响应,通知有关单位和居民提前做好防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到7月7日,全国有52个城市因强降雨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达73次,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因城市内涝造成人员死亡,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基本正常。“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会同有关部门紧急调拨中央救灾物资和资金,全力支持地方抗灾救灾。”周学文说,今年以来,全国因洪涝灾害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23.9万人次,目前,这些紧急转移的群众绝大多数都已经返回家园,还有约1.2万名受灾群众居住在政府安排的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妥善保障。此外,商务部高度重视汛期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加强对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预警,相关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防汛保供工作,确保市场供应。其中,广东省加强省市联动,通过省内直拨或跨市调拨的方式,及时将生活必需品送达受汛情影响地区。青岛市商务局加大“菜篮子”产品货源组织力度,完成1万余吨蔬菜、猪肉政府储备收储。应对“七下八上”关键期当前,全国防汛工作即将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期。周学文介绍,预计7月到8月,我国北方地区和华南、西南等地降雨偏多,洪涝灾害偏重,新疆、华东、华中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气象干旱,预计登陆台风以西北行为主,同时北上登陆的可能性大。“南方地区前期汛情较重,水毁工程多,后期仍然有较强的降雨和台风的影响。北方地区防灾基础薄弱,多数没有经受过大洪水的考验,必须高度警惕。”周学文说,防汛工作面临着南北双重压力,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周学文说,下一步,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将落实落细防汛救灾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强化江河洪水的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水库的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涝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着重从五个方面来下功夫,一是防汛责任要突出实,二是预警研判要突出准,三是转移避险要突出早,四是抢险救援要突出快,五是救灾救助要突出细。“要督促各地及时统计灾情,快速下拨救灾物资和资金,细化受灾群众的安置方案,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及时将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和急需的药品发放到位,送到群众手中,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周学文说。“下半年,我们将迎来南北两线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严峻挑战。”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表示,自然资源部将紧盯强降雨区,统筹做好南北两线地质灾害防范;与气象部门共同会商研判,滚动发布预警;指导督促地方加强对隐患点外临沟、临崖、临坡等重点地段风险排查,在遭遇强降雨和高风险预警时坚决组织受威胁群众提前转移;加强宣传培训演练,提高群众的主动防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王志宏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指导督促各地,持续抓好城市排水防涝和市政基础设施汛期安全运行工作。在指导地方做好汛期应对工作的同时,继续抓好长远。已会同发改委、水利部印发了《“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要求,持续推进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商务部此前也表示,将密切跟踪汛情对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影响,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调运准备,做好产销衔接,强化物资储备,全力保障汛期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转自:经济参考网 |
|
2022-07-11 |
过去10年数量翻两番,社会贡献不断增大——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迸发 | |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超九成,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巨大潜力,去年全国新设民营企业852.5万户,同比增长11.7%。专家表示,我国超114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超大规模市场,长期积累的丰厚物质基础、完善的产业体系,为民营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充足机会,将助其登上更广阔的舞台。发展空间广阔“2014年,国家政策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卫星领域。2015年,我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火箭、卫星等领域。”回顾创业历程,“80后”民营企业家、零壹空间董事长舒畅感慨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愈发广阔的发展前景。“党和政府始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壁垒,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表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甚至出现了跨国巨头。民营企业凭借高度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竞争中求生存的活力,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首个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格;三澳核电项目成为我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作为首条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杭台高铁已于今年1月开通……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表示,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将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促进民间资本充分发挥作用,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市场准入的不断放开,提升了民营企业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稳定了企业投资的盈利预期。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近70%的500强民营企业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下继续保持积极投资”。纾困帮扶渡难关近年来,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民营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各地区各部门密集推出纾困措施,帮助民企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减税降费力度不减,助企业轻装上阵。“减费、降税、阶段性缓缴社保等政策,给我们增添了发展信心。前不久,我们小微企业的发票中,税费已经阶段性地降低为零了。”北京律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宁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企业渡过难关。“前一段时间,企业面临资金缺口,我试着申请银行线上信用贷款,没想到很快就获批了。有了这些资金,企业就能够正常运转了。”河南周口郸城朴硕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从驰路说。更有一批民营企业以变应变、主动突围。“我们调研发现,尽管近两年受到疫情冲击,但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营收依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李志起说。越来越多民营企业认识到,创新是化危为机的“金钥匙”,并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国家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集团全面实施科创发展战略,未来5年以不低于50%的复合增速加大研发投入。据了解,我国已有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8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面对疫情展现出了良好的“免疫力”,成为民营经济潜力迸发的生动写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中小企业也能办大事。近年来,从捐款捐物、投资产业项目、创造就业岗位,到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互联网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万企帮万村”因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广大民营企业纷纷帮助各地发展。近年来,近13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3.91万个村,带动和惠及1803.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减贫事业贡献了“民企智慧”,也反映出我国民营企业效益和民营经济质量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全面推进。2021年7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民营企业的责任和担当。“民营企业在历史新时期要承担新责任,要对国家、对人民作出贡献,要对共同富裕作出贡献。”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新希望从2020年开始实施乡村振兴“五五工程”:5年内,投资500亿元,振兴乡村产业;新增5万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农民等农业从业者就业;公益培训5万绿领新农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服务5万涉农主体,帮扶农户及中小微企业成长;建设5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未来必将持续发展壮大。转自:经济日报 |
|
2022-07-11 |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向公众开放 启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 | |
炎炎夏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不少游客在“最快的冰”上尽情飞驰,感受运动魅力,并站上领奖台,体验冠军风采。从北京国资公司获悉,“冰丝带”7月9日起面向社会开放,呈现丰富的冬奥标志性景观,并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公众滑行。“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国家速滑馆要开放的消息,今天一早和老伴过来。”60多岁的宋先生还没进场馆,就开始拍照留念,“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一直关注运动员比赛,这是第一次来到国家速滑馆,现在心情很激动”。“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组成,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22条“冰丝带”环绕跃动,将冬奥体育文化与中华之美融为一体。北京冬奥会期间,“冰丝带”承担速度滑冰项目比赛,共产生了14枚冬奥会金牌。其中,高亭宇在男子500米比赛中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金,为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实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走进“冰丝带”,随处可见原汁原味的冬奥景观元素。冬奥标志性景观和赛时纪录墙、场馆二十四节气门和冬奥公共艺术作品展示、冬奥特许商品和北京礼物商品售卖、奥运文化和徽章展......为了让民众深度体验冬奥文化,“冰丝带”呈现了一系列丰富的特色游览服务。作为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冰丝带”12000平方米的冰面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冰面温差在0.5度以内。目前,“冰丝带”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公众滑行,冰场内设有冰鞋租赁区、准备区、休息区等,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除在现场体验“最快的冰”,游客还可以站上领奖台,体验奥运荣耀。“冰丝带”观众席上,杨女士正带着6岁的儿子观看滑冰。杨女士介绍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家三口每天都会观看精彩比赛,培养孩子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目前孩子最喜欢滑冰项目,准备让他参与到滑冰练习当中,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意志力。在“冰丝带”设计建造之初,就已考虑了场馆赛后利用问题。本次面向社会开放,也标志着“冰丝带”可持续运营正式启动。“冰丝带”内的冰面能满足举办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等多项赛事以及大众进行多种冰上活动的多功能需求,可同时接待超过2000名民众开展各类冰雪运动。此外,“冰丝带”在场馆外打造了“冰丝带”湖、盲人足球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赛道的冬奥文化集群。“冰丝带”湖在冬天自然成冰,将成为室外冰场,满足民众对户外冰上运动的需求。北京国资公司董事长岳鹏表示,在后冬奥时代,将努力提升场馆赛后运营水平,建设智慧化场馆,促进体育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将“鸟巢”“冰立方”“冰丝带”三大场馆打造成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典范。来源:中国新闻网 |
|
2022-07-11 |
广州:科技补助“免申即享”七天到账 | |
“您申报的‘技术合同登记服务补助’专题已通过。请于7月15日17时前,按上图指引在‘广州科技大脑’及‘穗好办’APP确认申领。”近日,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交流馆)技术市场部部长卢巍收到了这样一则5G通知短信。7月6日,他开心地告诉记者:“我们没有提交任何申请材料,只是用手机点击确认申领,7天就收到了广州市的科技补助资金。”和科技交流馆一样收到补助经费的,还有广州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这是广州市科技局首次试点“免申即享”的技术合同登记服务补助,总计发放经费约1200万元。“免申即享”实现了政策兑现服务的“零见面”“零申报”,有助于企业精准对接政策红利,是广州市改善营商环境,积极为企业纾困的重要举措之一。记者从广州市科技局了解到,除了技术合同登记服务补助外,他们还推行了5项“免申即享”业务,分别是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奖励后补助、科技服务机构大赛奖励后补助、中国创新挑战赛(广州)奖励后补助,以及孵化器大赛奖励后补助和众创空间大赛奖励后补助。今年广州“免申即享”业务累计发放总经费将超1.5亿元。其中,孵化器大赛奖励后补助和众创空间大赛奖励后补助已于近日开展补助申领意愿确认。广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传统的补助申领相比,“免申即享”的流程由原来“申请、受理、审核、拨付”4个环节简化为“系统比对、意愿确认、拨付到账”3个环节。省略的补助“申请—受理—审核”环节,由系统自动比对完成。“省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是实现补助信息系统自动比对的关键。”该负责人解释说,“广州市科技局的‘免申即享’工作得到了广东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我们与广东省科技厅签署了《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框架协议》,实现了省市科技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实时同步在省科技信息平台中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等信息,实现补助经费额度的自动核定、计算。”同时,“免申即享”的经费兑现周期大幅缩短。传统的科技补助需要在年底编制财政经费预算,第二年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后才能拨付,拨付周期往往需要半年以上。“免申即享”工作得到了广州市人大和广州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科技补助“免申即享”试点,实现了当年补助、当年核定、当即下款。“免申即享”还实现了全程手机办理。广州市科技局利用5G短信平台,定向向补助申领单位推送5G短信。补助申领人在手机端直接跳转登录“广州科技大脑”和“穗好办”APP,即可完成“意愿确认”和“身份认证”,轻松完成补助领取流程。“‘免申即享’模式最大的创新在于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角色转变’‘由被动审批管理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广州市科技局透露,将继续推出更多面向企业的扶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措施,持续简化优化程序,加速助企纾困补助资金到位,通过多途径收集企业问题、信息、建议,为在穗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细致的服务,以改革创新引领营商环境不断提档升级。来源:科技日报 |
|
2022-07-11 |
“猪周期”开启上行阶段 下半年个别月份CPI或突破3% | |
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同比降幅收窄,对CPI的作用逐渐由压制转变为抬升。6月份CPI同比上涨2.5%,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月度涨幅。新一轮“猪周期”开启了上行阶段。分析机构认为,下半年猪肉价格走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CPI涨幅,个别月份CPI同比可能突破3%,但不会改变物价形势整体温和可控的局面。猪价上行周期开启,对CPI作用逐渐由压制变为抬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6.0%,降幅比上月收窄15.1个百分点,并且是连续第4个月降幅收窄。进入到6月中旬,猪肉价格更是快速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自6月13日以来,生猪及猪肉价格连续三周同比环比双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2020年生猪产能去化已见成效,新一轮猪周期上行确立。除了周期性回升,近期猪价快速上涨还有短期供需失衡的因素。李超表示,2021年9、10月生猪价格跌至冰点,催生“弃养”情绪,能繁母猪数量下降较快,因此今年Q1仔猪出生数量较少,进而导致近期生猪出栏数量不足。另外,猪价回暖导致猪农压栏惜售,5月开始商品猪平均出栏体重不断上行。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在猪肉价格进入回升周期后,过去一年来对CPI的压制作用已悄然改变为抬升作用。4月以来,食品价格保持稳定主要依靠鲜菜价格的短期回落。随着7月汛期到来,鲜菜价格回升后叠加猪肉的周期性上涨,食品价格或将存在一定涨价压力。下半年个别月份CPI或突破3%,整体形势仍温和可控人们对2019年那轮猪价上涨的回忆尤未褪去,如今“二师兄”还会上演同样的剧情吗?猪肉价格在CPI中权重较高,新一轮“猪周期”里,通胀形势如何变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轮“猪周期”重复2019年下半年猪价持续大幅飙升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本轮周期并没有像2019年那样有非洲猪瘟疫情的催化,未来猪价上升空间有限。对于部分猪农的压栏惜售行为,监管部门已经做出了反应。7月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要求大型养殖企业带头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适重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提醒企业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7月5日,国家发改委表示,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出现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行为,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此外,国家发改委还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王青表示,下半年猪肉价格走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CPI涨幅,但不会改变物价形势整体温和可控的局面。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中,CPI预期涨幅为“3%左右”。温彬表示,整体看,预计下半年CPI将温和上升,在部分月份向上突破3%的概率较大,但全年平均水平仍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李超表示,猪周期上行叠加核心CPI修复,8月份CPI有破“3”风险。来源:中国网财经 |
|
2022-07-11 |
从11万亿到45万亿!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升至39.8% | |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我国将从哪些方面着重发力?7月8日,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汕头召开,12位院士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等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良策。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在大会上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21年,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5.9万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表示,广东省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强省建设,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加快数字化发展意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孙志洋表示,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软件业务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两位。5G基站数、光纤用户数、智能终端、4K电视产量等均居全国前列。《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也在大会上正式发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这是全国省级层面首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引性文件,旨在为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和典型案例参考,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数字经济建设。加快发展“新基建”数字时代,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随着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地夯实,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4G、5G网络。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已经建成了170万个5G基站,5G用户也达到了4.28亿。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中国联通加快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携手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精品网络,累计开通5G共享基站86万站,打造带宽提升3-4倍的全光算力网络,连接“东数西算”八个枢纽节点以及24个联通自有大型数据中心,助力打通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大动脉。“广东数字经济发展已迈入快车道,未来还将大有可为。”刘烈宏称,“目前,中国联通在广东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累计投资已超过260亿元,开通5G共享基站8.8万站。中国联通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数据中心。同时,公司在汕头加快建设中国联通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粤东5G边缘云中心,助力广东数字经济夯实发展。”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产业数字化继续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王志勤称,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加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表示,“未来中国数字经济政策将持续完善,各地区将出台政策支持本地的数字经济发展。未来几年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中国联通积极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深耕5G加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联通在广东打造了格力电器、宝钢湛江钢铁、达意隆三个工信部5G加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项目。刘烈宏介绍:“以钢铁行业为例,我们为宝钢湛江钢铁定制与工业生产体系深度融合的5G工业专网,正式投用了应用5G控制生产线的操作室,生产效率提升约50%,节省成本约每年2亿元。”南方电网推动电网的产业数字化和电力数字产业化。南方电网总工程师汪际峰表示,南方电网构建数字电网,通过超大的算力,提升了电网维护水平。全国前十名的城市供电可靠性,南方电网占了六席。南方电网也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城市建设,电力数据存储量大幅增加近百倍。王蕴辉称,我国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由深化局部应用迈向突破全面集成,将出现一批针对制造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形态,深耕行业领域的制造业数字化供应商,数字化供给体系初步形成。数据价值挖掘探索更加深入我国的整个数据要素市场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现阶段呈现出数据定价以协商定价为主,数据交易主要靠场外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呈现主体小散差,市场流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很突出。专家建议,要加快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数据价值挖掘的探索更加深入。”王志勤称,“基于数据采集、标注、分析、存储等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链的数据资源化进程不断深化。数据资产化探索逐步深化,数据确权在顶层规划中有序推进,数据定价、交易流通等重启探索,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在不断地加速。赛迪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据总量占全球占比将接近30%,是世界上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庞大的数据要素价值亟待释放。张立称,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数据开发和数据治理的新模式,广东、广西、重庆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案陆续出台,推动数据共享,流通、挖掘潜在的数据价值,已是大势所趋。王蕴辉预测,随着更多大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数据将在未来成为企业间交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07-11 |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领头雁”(政策解读) | |
三夏期间,山东省沂南县鑫隆家庭农场迎来丰收。“今年天气干旱,好在种植科学,管理有方,小麦亩产达到1200斤,粮仓里都快装不下了!”负责人王占友自豪地说。经过近10年发展,他所经营的农场陆续购进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生产设备40多台套,覆盖了种植、加工、购销、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还为周边乡亲们提供一条龙服务。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组织带动作用?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现实要求——由数量增长转向量质并举,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主力军作用近年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优势凸显,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目前,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4万家,辐射带动近一半农户,年经营收入总额超过5880亿元;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年经营收入总额近8900亿元。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表示,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已经不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些主体仍处于成长期,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总体上单体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全产业链收益能力较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制度创新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也要顾及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外部环境。”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是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要求,也是促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好”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参照国际上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已经进入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的新阶段。”张天佐介绍,《通知》对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能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对于推动主体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能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挥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通知》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主要涉及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创建一批示范社及示范家庭农场、构建县乡基层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力争基本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强基固本——促进主体规范运营,提升五方面能力建设水平“以前流水账,年底分红都算不明白。”广东省惠东县绿油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培谋说,“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帮我们拟定了各项制度,现在章程上墙,财务管理也规范了。成员出资额、一年由合作社统筹卖出多少菜、年底可分红多少,都一清二楚。”《通知》从五个方面对完善基础制度、提升主体规范运营水平提出了要求。“这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强主体发展内生动力和提升主体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张天佐说,制度健全、运营规范是成熟市场主体的重要标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民群众自己的组织,引导其规范运营、强基固本,才能紧密联结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各环节,形成强有力的主体支撑,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建设,《通知》提出培养带头人、促进主体融合发展、推动农民合作社办公司、开展大豆油料扩种专项工作、参与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等五方面内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在农村、贴近农民,发展乡村产业、参与乡村建设,既有积极性,也有便利性。”张天佐表示,观察发现,合作社办公司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法人的组织优势和公司法人的市场优势,突破发展瓶颈。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农民合作社与所办公司独立核算,明晰产权关系,合理分配利益,确保可持续发展。引导各类主体加强联合合作,如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组织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内容很宽泛,包括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之间再合作为联合社,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市场主体的联合与合作等。从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发展来看,带动小农户是其内在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实践表明,带动小农户越多,主体发展就越快,就越能够获得更多收益。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可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强化支撑——深化社企对接服务,全面建立指导服务机制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集中为12个家庭农场开展贷款授信,贷款总额1270万元,这是四川省“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发放的首批贷款——通过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信贷直通体系,为家庭农场提供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通知》提出,深化社企对接,激发主体活力。孔祥智表示,现实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都属于小规模甚至小微规模,自身发展能力弱,必然面临着贷款难、市场影响力不足等短板。借助各类大型企业赋能,有利于解决合作社、家庭农场难以克服的小规模难题,顺利对接大市场,而企业也能加速布局农村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对此,《通知》从两方面切入。张天佐介绍,一是扩大对接合作范围,鼓励各地把信贷、保险、科技、物流、网络零售、农产品加工等各类优质企业都纳入社企对接合作机制中,促进服务下沉。二是聚焦稳粮扩油,在粮食主产省和大豆油料扩种地区遴选150个左右社企对接重点县,匹配优质市场资源等。在实际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由农民办、农民管,限于经营者能力素质,组建和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共性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密切相关。张红宇表示,各地要在深化服务理念、优化政策扶持等方面有所作为,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爱农情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升人力资本。张天佐介绍,为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公共服务,农业农村部将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按照贴近农民、服务便捷、专业有效的要求,通过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选聘机制、实施“千员带万社”行动、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以及强化试点示范引领等四条路径,推动建立健全多层级、多元化、多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7-11 |
构建世界测距最远雷达 “中国复眼”落地重庆 | |
世界最远探测距离的雷达落地重庆,建成后能高分辨率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的小行星。7月8日,在重庆市科技局组织下,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与重庆云阳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以下简称分布式雷达)项目。据了解,分布式雷达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建设,拟研制世界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高分辨率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小行星。重庆市科技局积极引进推动设施在重庆布局建设。“目前我们对太空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在对小行星、地月系统等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个大型雷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可实现上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观察,将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能力的空白,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领域研究。据了解,分布式雷达在构型上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中国复眼’。”龙腾说,FAST叫“中国天眼”,此次在云阳建设的分布式雷达由20余部小天线组成,每一部天线孔径达25—30米,就像昆虫的复眼。分布式雷达能自己发射电磁波探测小行星,并能接收自身发射电磁波的回波。“因为小行星本身不发射电磁波,所以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是看不到的,必须主动发射电磁波才能看到小行星。”龙腾院士解释。据了解,该项目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由4部16米孔径雷达组成,用于验证雷达体制和关键技术可行性,可实现月球三维成像。一期项目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目前已完成所有基础设施施工并安装2部雷达设备,预计9月启动运行。第二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选址云阳,将建设20余部等效口径100米的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演示验证,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该项目落地重庆,一方面基于重庆的地理纬度适合雷达的设置和观测,另一方面也基于和重庆在科研上的深度合作。”龙腾表示,未来还将在重庆选址建设第三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预期作用距离达到1.5亿公里,将是世界最远探测距离的雷达,能够实现内太阳系天体高精度主动观测,也将是世界首部具备三维成像和形变监测的深空雷达。来源:科技日报 |
|
2022-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