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建设座谈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召开 | |
12月22日,苏州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建设座谈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召开。江苏省政府参事、苏州工业园区科创企业联合会会长徐惠民,苏州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卢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制度创新局局长沈卫奇,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孙洪,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生物医药产业处处长石志伟,苏州工业园区科创企业联合会及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界代表出席会议。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丁忆民博士、西浦慧湖药学院执行院长王牧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科研创新与生产力办公室主任徐德昌教授及西浦智库团队参加座谈。席校长认为,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西浦将不断探索以兴趣为导向的终身学习模式,融合产业生态和教育生态。在建校15周年之际,西浦全面启动其3.0模式,深入探索大学如何融入社会、撬动各方资源、营造教育和创新生态。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西浦慧湖药学院、西浦-集萃学院、西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的成立是西浦践行产教融合的有益探索。徐会长表示,高度认可西浦密切与产业的合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端管理人才和一线技术人才。当下,苏州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厘清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医药靶点的“卡脖子”问题、精准提出解决方案,结合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在“补链”的基础上进行“强链”至关重要。席校长为徐会长颁发了西浦智库特约高级研究员聘书,双方将共同开展高质量研究,推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中,与会嘉宾围绕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瓶颈以及未来如何从产业规划与布局,产业链建设与梳理,人才培养与管理,经验学习与借鉴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文章来源:中国高校之窗网 |
|
2021-12-28 |
被美国盯上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如何突围?播 |
如果说美国打击中国半导体产业是想从底层技术上遏制中国发展,那么其出手制裁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则是想从应用层面遏制中国创新。近期,美国已经将人工智能列为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的五大关键技术之一,放言绝不能被他国超越,并将中国“AI四小龙”(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全部拉黑(列入出口管制和投资黑名单)。不只美国,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已将人工智能作为重大战略布局,经济和科技强国尤其重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这凸显出中国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深入应用,算力建设分散,中小企业或科研单位难以展开复杂模型、海量数据研究的问题日益凸显。建设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更加普惠的公共算力,正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方面,武汉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仅用时5个月便完成项目建设并正式上线,是全国首个建设投运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不过,满足大规模公共算力需求,只是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基础目标。以此为抓手,构建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撬动产学研用形成合力,充分带动当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才是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终极目标。在前期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于近期成立,目标是形成产业聚合发展,同时吸引和培育高质量AI人才,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武汉模式的示范作用下,全国多个城市目前已规划或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借助昇腾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正从武汉模式走向中国模式。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算力需求正爆发式增长尽管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大众生活和生产方式变革,但目前AI在全行业的整体渗透率仍只有4%,AI初创企业的存活率不到10%。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国内AI算力昂贵且稀缺,直接抬高了AI研究和应用的门槛。并且,全社会的AI算力需求还正在爆发式增长。OpenAI在报告中指出:自2012年到2018年的6年时间里,AI算力需求增长了30万倍,未来3到5年AI算力需求将继续增长100万倍,远高于传统通用算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与之前行业预期。在此契机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模式,它是以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为基础,涵盖从基建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系统工程,旨在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资源。作为先进的AI算力底座,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包括Atlas系列硬件、异构计算架构CANN、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昇腾应用使能MindX以及一站式开发平台ModelArts等,助力企业和开发者高效使用AI能力。用通俗的话来讲,昇腾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使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生产“模型”,企业和机构借助“模型”最终生产产品;“模型”应用到手机里,就拥有图像分类等能力;应用到自动驾驶领域,车辆就拥有自动驾驶能力。当前在AI领域,“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已成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条可能路径。随着全球对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为了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各地政府有必要保障大量中小企业、科研机构获取充足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从具体作用来看,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无疑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举措。满足基本算力需求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还可以带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突破。通过建设新平台,能够为前沿理论研究提供强大算法、数据与算力支撑,为自适应学习、类脑智能计算、量子智能计算等跨领域基础理论提供国际顶尖的研究平台,有效推动技术发展,抢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制高点。在帮助产业智能化转型方面,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可以降低AI的研发、使用门槛,将人工智能企业和优势产业有机结合,使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的要求。培养人才,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另一重要功能。它能为高校、科研机构等提供充沛的算力资源,支持他们吸引尖端的人工智能科研人才,同时还可以支持他们出版AI相关教材,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建设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体系。武汉为何成为试点?12月18日,科技部在武汉组织召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工作推进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试点,完善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武汉被选为试点,还是因为它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标杆作用。作为科技部批复的18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武汉在华为助力下,率先开始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从2020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2021年5月3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核心建设周期仅5个月,创造出“武汉速度”。在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前,武汉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个明显的阻碍,那就是有能力的大企业和机构各自搭建AI算力平台,成本高昂且会造成算力建设的分散,另一方面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和机构的AI算力需求无法被满足。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是要解决这个痛点。由于各行各业对AI算力的强劲需求,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即饱和运营。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AI峰值算力高达100P,相当于每秒十亿亿次的计算速度,并且正在扩容即将达到200P。设计之初,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已明确作用:主要围绕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基因测序四大应用场景,面向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人工智能的澎湃普惠算力。而在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过程中,武汉创率先实践了“一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四平台”(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理念。具体来看: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就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资源有序开放给武汉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满足在AI科研创新和产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普惠算力需求。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实现92%的月均占用,运营已进入稳步上升期。应用创新孵化平台,可以更好地支持武汉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研发,牵引科技创新成果商用转化、形成重大产品创新和示范应用,运营半年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服务本地100+单位,并联合孵化50+优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产业集合发展平台,可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从“分散”到“产业优势集群”效应的升级发展,这也是当今中国核心城市的重要产业经济打造思路。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吸引6个省外公司及科研院所与武汉达成合作意愿;还成立了智能遥感生态产业联盟、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教育资源情况,鼓励高校院所联合龙头企业以产学研合作模式创建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创新科研组织,加速创新落地和人才培养。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成功引入中科院自动化所多模态,清华蛋白质折叠,武大遥感等三个大模型合作,人才培养方面,与湖北5所高校形成智能基座合作,培养人才2000+人次。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只是第一步在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只是第一步,支持计算中心的后续运营和创造产业价值还需要另外搭建平台。在日前的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它是围绕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立的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政府指导下,武汉昇腾生态创新中心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同步建设,向入驻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设计、AI应用开发(迁移)、上市联合营销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具体案例方面,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完成智能制造算法训练,已在长江计算服务器智造基地部署上线;实现云边协同,实时上传未识别照片,中心侧持续训练模型,端侧实时更新,满足柔性制造要求,灵活适配检测内容,2小时即可完成产线算法更换。中科院自动化所借助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了全球首个三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紫东.太初”,进一步完善了以图生音、以音生图的技术和表现,实现了图、文、音的统一表达。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则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合作,自主创新研制智能机器人补药系统可以做到给发药机补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补药期间无需人工值守,可实现800盒/小时行业内最快上药速度。这些例子表明,产学研各界正充分受益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普惠算力。但如果想让各方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形成合力,还需要一些公共交流平台,发挥纽带与桥梁作用,促进相关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促进供需对接和知识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前文提到的智能遥感生态产业联盟和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两个产业联盟成立后,定位也十分清晰: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将在智能遥感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高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遥感产业民族品牌,同时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和行业服务规范,打造自主创新完整产业。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将基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孵化的多模态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紫东.太初”孵化行业应用,探索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径。通过与联盟成员的密切协作,形成多模态智能产业推进、应用推广、服务提升的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战略力量。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
2021-12-28 |
科大讯飞刘庆峰:产学研推动人工智能生态繁荣发展 | |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新时代下的重要生产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更是当下的发展风口。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年会暨第三期人工智能创新大讲堂在北京举行,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产业等各方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会上重磅发布了中科院联盟人工智能年度报告和年度人工智能亮点成果。会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冯登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理事长、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业界领军人物共话行业动态,会议由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国平主持。前沿动态分享 新锐观点迭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充分发挥我国数据、应用场景的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产业高质量、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是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知名专家和领军企业家的矢志所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格局。” 作为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潘教峰院长在致辞中提出,当下各国争相竞力,谋占技术高地,中国也在不断发力,已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技术到产业纵横结合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他表示,从2017年成立至今,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多次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推动产学研合作及技术成果相继孵化落地。“我们期待联盟能够携手社会各界力量,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科学院乃至中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索继栓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他对联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守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二是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形成国家需求引导、产业集群引领、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三是护航数字经济行稳致远,重塑百花齐放、活力迸发的平台经济健康生态。”中国科学院冯登国院士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态势》主题演讲中将当前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态势概括为以下几点: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源泉;量子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技术促使高强度安全技术快速发展;5G落地应用与6G快速推进,牵引了网络安全技术高速发展;区块链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引领数据安全技术创新发展。在《AI使能6G演进及应用》主题演讲中,中国工程院张平院士分享对AI+6G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他认为,6G将走向人机物灵充分联结、虚实结合、智慧涌现的泛在智简网络。而泛在智简网络既作为智慧化的服务基础设施和创新生态的数字化材料元素,又因其引入的人灵境协同,将提供先进智能涌现、创新创造赋能的生态环境。同时,灵境协同增强后的个人、组织、城市、国家,将以守仁求和为理念,开展价值共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以《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生态繁荣》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当前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企业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进展。他指出,人工智能下一步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包括无监督训练、多模态融合、脑科学交叉研究、人机协同进化。当前,人工智能要切实解决社会重大命题,必须要从单点应用突破到系统性创新。以教育领域为例,科大讯飞正切实用因材施教的系统性创新助力教育“双减”,使得学生无效练习、作业时间、焦虑情绪均取得显著降低,提升学习兴趣。刘庆峰强调,人工智能是支撑幸福中国和工业强国的必然选择,而生态的繁荣决定了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全球竞争格局,也是产学研联盟的重要基础,科大讯飞也期待着继续与联盟一同创新开放、合作共赢。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重磅发布产业发展未来可期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政策加持之下,人工智能势头猛劲,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助推浪潮。年会现场,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张凤副院长代表联盟发布年度报告——《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从人工智能国内外战略态势、技术趋势、产业发展与应用以及中科院研究亮点成果等四个方面,回顾并总结了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动态。报告认为,2021年世界主要国家均已进入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的阶段,人工智能监管已成为各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是各国AI发展的核心竞争力,AI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针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报告总结了五项特点:优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注重人工智能区域人才;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加快人工智能政策落地,开展实验区规划建设;开展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对于产业发展态势,报告分析认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在智能语音市场,科大讯飞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人工智能企业持续蓬勃向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现象明显。应用环境向好,人工智能发展如虎添翼,一大批智慧应用也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成功落地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场,中科院联盟发布年度人工智能亮点成果,13家单位的14项成果入选,分别为:自动化所--工业外观检测自动化技术方案,微电子所--标算研深度学习平台V1.0,上海微系统所--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重庆研究院--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深圳先进院--城市安全风险多维立体感知与应急处置协同,合肥研究院--智慧党建数字化平台,科大讯飞—讯飞开放平台,国科投资推荐的--智能配送机器人,科大讯飞—智医助理,中科曙光--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寒武纪—思元370芯片,中科信息—人大智能化信息平台,云从科技—人脸识别技术,汉王科技--汉王视频智能分析平台。现场,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金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陶虎、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聚焦各自前沿研究成果带来了技术落地应用进展分享。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此次联盟年会和大讲堂不仅让国内外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政策、战略和成果得到分享,还为政府、企业、院所和公众搭建了对话平台,促进人工智能合作“生态圈”生生不息。相信在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强劲引擎,跑出经济发展加“数”度。(通讯员:科大讯飞 李倩)背景拓展: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于2017年由26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院机关、院所、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成立之初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落地。为更好搭建产学研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引领作用,帮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公众及时了解国内外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新政策、新成果、新趋势,联盟已策划并开展两期“人工智能创新大讲堂”活动,社会反响较好。文章来源:咸宁新闻网 |
|
2021-12-28 |
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发展 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 |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新时代下的重要生产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更是当下的发展风口。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年会暨第三期人工智能创新大讲堂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科院联盟人工智能年度报告和年度人工智能亮点成果,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产业等各方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前沿动态分享 新锐观点迭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充分发挥我国数据、应用场景的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产业高质量、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是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知名专家和领军企业家的矢志所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格局。”作为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在致辞中提出,当下各国争相竞力,谋占技术高地,中国也在不断发力,已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技术到产业纵横结合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潘教峰表示,从2017年成立至今,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多次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推动产学研合作及技术成果相继孵化落地。“我们期待联盟能够携手社会各界力量,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科学院乃至中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索继栓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索继栓对联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守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二是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形成国家需求引导、产业集群引领、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三是护航数字经济行稳致远,重塑百花齐放、活力迸发的平台经济健康生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态势》主题演讲中将当前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态势概括为以下几点: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源泉;量子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技术促使高强度安全技术快速发展;5G落地应用与6G快速推进,牵引了网络安全技术高速发展;区块链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引领数据安全技术创新发展。在《AI使能6G演进及应用》主题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分享对AI+6G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他认为,6G将走向人机物灵充分联结、虚实结合、智慧涌现的泛在智简网络。而泛在智简网络既作为智慧化的服务基础设施和创新生态的数字化材料元素,又因其引入的人灵境协同,将提供先进智能涌现、创新创造赋能的生态环境。同时,灵境协同增强后的个人、组织、城市、国家,将以守仁求和为理念,开展价值共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以《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生态繁荣》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当前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企业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进展。他指出,人工智能下一步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包括无监督训练、多模态融合、脑科学交叉研究、人机协同进化。当前,人工智能要切实解决社会重大命题,必须要从单点应用突破到系统性创新。以教育领域为例,科大讯飞正切实用因材施教的系统性创新助力教育“双减”,使得学生无效练习、作业时间、焦虑情绪均取得显著降低,提升学习兴趣。刘庆峰强调,人工智能是支撑幸福中国和工业强国的必然选择,而生态的繁荣决定了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全球竞争格局,也是产学研联盟的重要基础,科大讯飞也期待着继续与联盟一同创新开放、合作共赢。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发布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政策加持之下,人工智能势头猛劲,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助推浪潮。年会现场,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发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从人工智能国内外战略态势、技术趋势、产业发展与应用以及中科院研究亮点成果等四个方面,回顾并总结了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动态。报告认为,2021年世界主要国家均已进入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的阶段,人工智能监管已成为各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是各国AI发展的核心竞争力,AI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针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报告总结了五项特点:优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注重人工智能区域人才;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加快人工智能政策落地,开展实验区规划建设;开展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对于产业发展态势,报告分析认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在智能语音市场,科大讯飞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人工智能企业持续蓬勃向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现象明显。应用环境向好,人工智能发展如虎添翼,一大批智慧应用也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成功落地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场,中科院联盟发布年度人工智能亮点成果,合肥研究院“智慧党建数字化平台”、科大讯飞“讯飞开放平台”等13家单位的14项成果入选。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此次联盟年会和大讲堂不仅让国内外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政策、战略和成果得到分享,还为政府、企业、院所和公众搭建了对话平台,促进人工智能合作“生态圈”生生不息。相信在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强劲引擎,跑出经济发展加“数”度。文章来源:金台资讯 |
2021-12-28 |
中科院人工智能联盟亮点成果发布,曙光5A级赋能AI发展 | |
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2021年会暨第三期人工智能创新大讲堂”在京举办。会上,联盟正式发布年度人工智能亮点成果和联盟优秀团队奖,中科曙光携 “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揽获两项荣誉,并同步入选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据了解,此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更好地促进AI产业应用落地。中科曙光能够屡获殊荣,在于其汇聚中科院科研技术力量打造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精准命中了AI产业发展的需求趋势,为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引。“目前人工智能在算力领域仍存在短板。”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AI算力需求开始大规模爆发。2020年中国算力规模已达到135EFlops,其中智能计算占比41%,预计2030年提升至70%,届时AI算力需求将达到16206 EFLOPS,总体算力供给缺口巨大。在国家顶层规划上,以智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已成为我国AI产业乃至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多区域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快建设步伐。但是在加速“补短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建设标准,智算中心的落地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从当前产业和市场环境分析,任京暘认为,想要建好、管好、用好智算基础设施,需要着重思考4个问题:1、公共智算中心应该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算力?2、怎样协同产业上下游力量共同建设好智算中心?3、智算中心如何实现更加绿色节能,支持“双碳”行动?4、智算中心如何更好的支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针对上述问题,“5A级智算基础设施”给出了答案。作为“中科队”重要成员,中科曙光紧密协同上下游产业伙伴,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理论架构,以“开放、融合、绿色、普惠、服务”能力为核心,打造5A级智算基础设施,直击AI算力产业难题。所谓开放,是指最大化提升智算基础设施的适用性。对建设方来说,智算基础设施需要兼容成熟、主流的软硬件技术生态。“5A级智算基础设施”在芯片、算法、框架、模型全面开放,构建出多元化集成的基础架构,让算力底座适用面更广、迁移成功更低、更灵活易用,大幅提升了智算中心的适配能力。另外,建设方应用场景不同,需要的算力也更加多元。“5A级智算基础设施”以“融合”的理念搭建了分布式异构并行体系,通过多类型芯片组合覆盖全算力精度,实现多元化算力供应,可满足用户的全场景应用需求。“双碳”政策环境下,对于“耗能大户”数据中心来说,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5A级智算基础设施”以先进液冷技术赋能智算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数据显示,凭借曙光的浸没式相变液冷技术,PUE值目前可降至1.04,帮助智算基础设施降低30%能耗,深度践行“绿色”理念。同时,“5A级智算基础设施”延续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的价格普惠标准,通过生态资源整合加强集约化建设,提高平台运营效率,可以全方位优化建设方算力成本,实现综合成本低于市场既有价格30%,大幅降低区域政府的财政压力。此外,在服务上,“5A级智算基础设施”以建运一体和无界算力双向促进产业协同,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从规划设计、中心建设、到平台运营,一体化服务模式已形成完整配套服务支持。同时,“5A级智算基础设施”进一步打通了技术、资源和生态通路,形成了全产业链协同共享的无界算力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AI算力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5A智算基础设施”在“开放、融合、绿色、普惠、服务”等维度上的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完成了智算基础设施领域的新一轮引领。中科曙光亦希望籍此打造出智算中心建设范本,促进行业透明化、标准化,形成智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共识。任京暘表示,“这也为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各个单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中科曙光将通过‘5A智算基础设施’这一舞台,联动更多联盟成员及行业伙伴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AI产业发展。”文章来源:互联快报网 |
|
2021-12-28 |
2021年度遂宁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 | |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自古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等美誉。随着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发展、改变社会生活格局的强劲动力。近年来,遂宁市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电路、半导体、电子终端(手机、机顶盒、电视机等)”三大制造中心。目前,遂宁正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发展契机,奋力建设“一集群三基地”,努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由“增量向增链、制造向智造、中端向终端、跟跑向领跑”转变。2021年,遂宁智慧中心建设项目已初见成效。云上遂宁市民体验中心遂宁智慧中心是全市大数据运行管理中心,高效打通全市40余委办局数据通道,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共享机制;同时归集全市政务数据,通过分析、治理,形成标准化,建立城市政务数据标准库和主题库,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为城市事件处置提供抓手。智慧中心作为城市“大脑”和“中枢”,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整体感知、态势预测、全局分析和协同处置,搭建“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能力。智慧中心整体按照“1+3+6”模式建设:1个综合运行环境,数字底座3中台(数据中台、AI中台、技术中台),6大应用(大屏专题、监测预警、协同调度、联动指挥、领导驾驶舱、创新场景)以及支撑体系。遂宁智慧中心总体面积2000㎡,主要包含2大区域:市民体验中心和运营指挥中心。市民体验中心面积700平方米,主要包括序厅、慧城市、慧管理、慧民生、慧产业五大板块,展示遂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感知遂宁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的窗口。运营指挥中心面积为1300平方米,主要包含运营指挥大厅、决策室/接待室、会议室、机房,主要提供会议、接待、调度、应急指挥等方面功能空间。遂宁本地也培育了一批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遂宁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是遂宁市高新区引进的由申恒涛教授等领衔创办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司聚集了十几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大数据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拥有近20年的研究积累,基于自研的码极客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公司已推出智慧校园、城市治理、智慧园区等多个产品,并在遂宁本地多个场景中落地部署。公司为遂宁高新区鹭栖湖学校打造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围绕平安校园、智能校园、智慧教学对学校进行智慧化赋能,可全面直观展示校园各场景、各系统统计数据、安全事件状况。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接入81路摄像头,实现了重点场所的基础行为分析、基础访客管理等功能,下一步二期将结合人工智能实现智能课堂、智慧批改、智慧教学、教学评估、能源管理等功能。另外还完成了五里垭智慧社区、智慧工地等智慧化场景的建设。公司在2021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赛中获人工智能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和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成长企业组第三名。鹭栖湖智慧教育管理平台遂宁市高新区智慧工地云管理平台智慧社区综合平台四川尧承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尧承集团) 于2016年创立,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遂宁市政府招商引资创新型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遂宁市互联网协会理事单位;旗下大数据中心城际云(InterCity Cloud)城市云平台“遂宁云”是报备四川省经信厅入库遂宁市重点科技项目、遂宁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尧承集团正着力打造中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头部企业,凭借在AI人脸识别应用技术、智能终端、数字经济产业链、群智化社区网点以及智慧城市方面的优势,在经历了几年的培育和积累之后,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智能终端、智慧城市、数字产业链等领域厚积薄发,已成为川渝地区数字产业经济领域之翘楚及区域内独角兽企业。力士达集团在照明行业深耕八载,已发展成为集自主研发、创意设计、智能制造、施工安装、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型企业。依托一个研发中心和三大实体制造,集团在行业内首家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全覆盖的全产业链模式。当前,在城市智慧化系统搭建、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城市智能系统研发、LED研发、城市道路照明和景观亮化研发设计、制造与施工、及其文化定制灯具、灯杆的生产制造等的经营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目前,遂宁正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发展契机,奋力建设“一集群三基地”,努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由“增量向增链、制造向智造、中端向终端、跟跑向领跑”转变。2021年4月四川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园建设交流会在遂宁经开区召开。遂宁市希望借助本次交流活动,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户遂宁,为促进遂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市领导要求,要做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将5G智能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提升产业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为推动绿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遂宁计划在四川智能终端产业联盟协助下,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探索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园,助力遂宁高质量转型发展。交流会会议现场文章来源:互联快报网 |
|
2021-12-28 |
郎丽艳:深港携手打造全球最具潜力人工智能发展中心 | |
郎丽艳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会长我今天将从人工智能领域视角提出“深港共建国际科创中心”的路径,将从六个方面报告。南方+ 鲁力 拍摄一是明确中心发展目标。我们认为,深圳和香港要共建国际创科中心,首先是要从两地的产业、制度、人才和资金优势等现状,把中心任务进行量化,明确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设定研发投入、产业规模、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创新载体等具体指标。然后,再根据目标确定重点任务、编制建设内容,进行分工,把握进度,提供实施保障等,形成独有的发展策略和路径。二是突出深港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深港科技和产业优势,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香港在司法、金融、教育、人才、科研等多方面具有优势,深圳经济发展水平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两地科技创新合作空间巨大。在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深港双方应整合各自资源,明确不同定位,通过“强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三是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依托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索有利于深港人才、资本、物品、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区域流动的政策举措,实行特殊的国际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努力在科研人员出入、科研资金流动、科研物品通关、科研信息融通等方面先行先试,建设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加强交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对于符合健康标准的科研人员建立白名单制度,为已备案的科研人员提供出入境通关便利;对于低风险的科研物品开通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减免科研设备进口税款;探索深港两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双向募集、双向投资的新模式,支持科研资本跨境流动;开展数据跨境传输管理试点,对数据入境和出境进行规范化管理,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四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科技创新主体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市场自然会为科技成果提供转移转化、价值变现的渠道。因此,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是链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方式。通过资料搜集、市场调研、专家座谈等方式,切实把握市场脉博,开发服务社会的新技术;紧跟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及时满足市场需求。面向全球市场、坚持需求导向是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途径。五是加强多方协同创新。加强深港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政府、企业、高校和机构等信息交换、资本合营、人才双聘、成果共享的新模式,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招商、协同研发、示范应用等方式,构建“研发共同投入、风险共同承担、利益共同享受”合作机制。建设一批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协同创新中心,实行跨主体多项目协作,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建立深港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科技企业提需求、机构出技术、高校供人才、政府建生态,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辐射全国。六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联合深港两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组建紧密协作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立足于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为目标,探索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通过各种比赛、展览、峰会、讲坛等,加深深圳与香港不同城市,政府、企业、高校和机构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供需对接,引导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促进知识交换与成果转化。利用数据、算力、算法,发布科研成果、政策解读、市场对接、税务法务等信息,解决科技创新主体在信息获取、政策查询、项目申报、撮合服务等方面碎片化的问题,提供集成式服务。此外,我们建议共同建造人才培育基地,推出比较特殊的创新管理制度,把所有科研人员集中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更多深港人才融合;共同打造科研机构,推动深港高校联合办校或打造联合实验室、联合科研基地,共同攻关核心技术,联合打造中试平台、测试基地;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生态、制造和最终市场促成完整闭环;打造共同的数据中心,包括对城市管理、医疗领域数据进行互通,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实际转化。总之,希望深港两地在智能制造、值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共同打造细分领域冠军,成为全球最具有人工智能发展潜力的中心。文章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
2021-12-28 |
数字化转型促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深刻影响和塑造农民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将对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助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下一阶段,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以数字经济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第一,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融合,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产业兴旺,是保障农民收入的基本盘。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一些地方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融合,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的成效不断显现。当前,“蔬菜工厂”“棚联网”“数字鱼”等新型数字化种养模式正在涌现,“环境—作物(动物)—管理”关系不断优化,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效率持续提升,取得了降低消耗、提升品质、增加产量等多方面成效。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不仅能够改变农业的传统面貌,还能有力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农旅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出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我国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在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融合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快补齐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健全农业数据采集系统,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扩大数字技术对乡村产业特别是农业的覆盖。另一方面,要强化面向农业农村的数字科技创新供给,特别是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农业生产特点,以先进适用为主攻方向,发展智能化农业装备,改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动更多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到乡村产业中。第二,以发展农村电商为抓手,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水平。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推动农产品市场化实现了质的飞跃,重塑了农产品价值链。依托于数字技术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产品的市场规模被极大拓展,特别是为小规模农业对接全国大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大型电商平台企业还正在向农业的生产端延伸,一些地方探索运用消费大数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伴随着农村电商发展,冷链物流、快递业等也加快发展,大幅降低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损耗和成本。在数据流、资金流、物流的交互作用下,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加快形成,农业增产增收的市场条件更加完善。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更好发挥农村电商在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方面的作用,坚持系统观念,着眼于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发力,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能创造更多价值的供需对接。在促进生产方面,建议更好鼓励电商平台企业在重点产区建设产地仓、直采基地,加快分拣、包装、冷储等消费前“一公里”产业在乡村落地,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同时,强化对消费端大数据的研发应用,引导乡村种养业结构调整,扩大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培育区域性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在畅通物流方面,建议促进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融合发展,鼓励城市商超、物流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对接合作,支持冷链仓储、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破解配送成本高的难题。在扩大内需方面,建议加强政策统筹,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农产品出村进城。第三,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基层服务和治理水平,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可以更好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多元治理,让广大农民在乡村善治中享受更高品质生活。一要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以加强医疗、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引导城市的高水平服务机构积极对接乡村、走近农民,鼓励乡村教育、医疗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城市优质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上辐射农村地区,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二要提升服务管理效能,以推动服务高效便捷为方向,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改造,强化涉农服务数据的采集和共享,深化数据开发和应用,实现更多服务场景应用。三要促进多元联动治理,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网络的平台作用,拓宽渠道和丰富方式方法,引导留守村民、外出务工人员、入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在共商共建中促进共同富裕。要看到,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积极稳妥推进。一是要遵循发展规律。着力深化乡村数字化改革,以促进各类涉农数据有序高效利用为重点,促进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新要素的价值充分释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数字化转型从以政策驱动为主向政策、市场共同驱动转变。推动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尤其要注重经济上的可持续性,防止建而不用、用而无效。二是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要健全乡村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各类市场主体与农民农村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大型企业加大对公益性技术和服务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民合理分享数字化转型的红利。三是要增强转型的包容性。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同时,要创新农民培训体系,多渠道提升农民群体的数字素养,让他们在数字化转型中有更多获得感。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2021-12-28 |
专家纵论:数字化浪潮已至,我们准备好了吗?播 |
当汹涌的数字化浪潮给时代带来洗礼和革新,政府应该如何加速数据流通、激发数据价值?国有企业如何抓好两化并举,发挥引领作用?12月24日,PKS安全先进绿色计算2021生态大会上,众多业内专家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政企数字化转型、自主安全信息技术生态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毛春仓 ▲ 加速培育“中国信创谷”等创新标志区天津市国家密码管理局局长毛春仓指出,“十四五”时期,天津市充分发挥网信产业在全市创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加速培育“中国信创谷”等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的创新标志区。天津市与中国软件联合打造全国首例完成等级保护2.0测评的项目,总结提炼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为天津市政府全面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陈锡明 ▲ 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中国电子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软件董事长陈锡明指出,中国电子正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坚持以自主CPU和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中国架构,实现基础软硬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产业格局边缘走向数字政企舞台中央;构筑了PKS这一数字政企坚实底座,成为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主体技术和基础平台。胡坚波 ▲ 未来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从流程驱动、连接驱动到数据驱动,当前数字化转型逻辑呈螺旋式上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认为,全局、敏捷、智能是新阶段数字化的三大特征,数据引擎将赋能政府决策、监管与服务,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未来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步伐,探索构建新技术赋能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助力政企数字化发展。周献民 ▲ 数据已成未来经济核心资源“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中国软件研究院副院长周献民说,政府提供有效的数据公众化服务需求呼唤出数据运营这一新业态,通过市场化手段加速数据流转、激发数据价值,有效对接供需两侧,为社会公众提供数据增值服务,为国家治理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单志广 ▲ 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区块链肩负着支撑智慧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分享了区块链基础设施BSN创新实践,表示愿意为国家网信事业安全、可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王伟平 ▲ 推动内置式主动防御技术创新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伟平表示,网络空间安全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未来希望联合各产业界优势单位,共同推动内置式主动防御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态建设等,助力以PKS生态为优秀代表的我国自主安全信息技术生态建设。瞿嘉男 ▲ 推动企业ERP应用一体化升级博科资讯副总裁瞿嘉男表示,基于Yigo低代码技术开发的博科Yigo-ERP是以基础技术层、运营层、决策层、接入层为基本框架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建设以ERP系统为核心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贯穿企业经营的整个流程。Yigo-ERP为国内企业管理软件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软件工程自动化发展路径,推动了我国企业ERP应用互联网化和一体化升级。李璇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市场容量达万亿级中国长城高级副总裁李璇表示,筑牢安全、先进、绿色的自主计算底座,需要丰富的生态和大量的专业人才。近两年,中国长城在多个地区建立“1+X”网信实训室,形成覆盖“产学研用”全过程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加速实施,自主安全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将释放出万亿级市场容量。文章来源:滨城时报 |
2021-12-28 |
涉及数字经济、新制造、生命健康…… 28个重点招商项目在西湖区“安家” |
昨天,西湖区举行四季度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有28个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据悉,本次集中签约的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领域广、项目潜力大等特点。数字经济产业优质项目仍是本次集中签约的重中之重,比如杭州华宇航天技术应用责任有限公司项目将建设空间先进动力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热真空设备、空间环模设备和真空性能测试仪器等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杭州沃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将开展区块链技术的研发,结合国家授权的电子签名、电子证书服务,与仲裁机构、法院、公证处及律师事务所等展开合作。新制造业是西湖区目前全力发展、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本次落地的制造业项目将与数字经济产业一起,构成驱动西湖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双引擎”。在生命健康项目方面,本次签约项目也是亮点纷呈。其中,华越心血管医院项目计划在西湖区组建一家主营心血管专科领域民营医院,并致力于打造浙江省第一家三级甲等心血管专科医院及浙江第一家三级心血管专科连锁品牌。此外,计划利用6-8年的时间,建设一甲带三乙(一个甲级、三个乙级)的四家连锁医院架构,并谋求整体上市。值得关注的是,昨天还同步举行了四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共有5个项目参加。具体来看,产业发展项目1个,即拓峰科技新制造业项目拟打造成为总部园区,企业深耕智能制造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制造业企业打造数字化工厂。民生事业项目两个,其中玉泉单元幼儿园项目拟建设9班幼儿园,进一步满足玉泉单元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需求。基础设施项目两个,留和路本次提升改造将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改善周边环境,为迎接亚运到来保驾护航。苏嘉路的建设实施将进一步完善云谷区域交通路网,助力云谷区块产业集聚。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
2021-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