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安全面临空前挑战,应增强“三方面”能力 |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金融领域的数字化变革,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第四届中国金融安全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上表示。尚福林表示,“数字金融目前尚无标准定义。从模式特点上看,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表现为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进行金融产品、商业模式、技术应用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活动。从参与主体上,既包括科技公司基于创新技术提供的金融解决方案,又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转型。”目前,数字金融的业务已经涉及到基础设施、支付清算、投融资、保险等各个领域。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缓解了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金融部门运行效率,为有效增加和完善金融产品供给、加快金融业转型升级、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数字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运行方式和风险特征,给金融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比如风险防控、数据安全、监管有效性等问题。他表示,数字金融高度依赖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风险呈现出更强的网络化特征,风险传染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不同类型的风险更容易相互交织。与此同时,在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披着“金融科技”外衣,违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等金融行业基本原则的金融乱象,影响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其次,就是数据安全问题。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科技运用于金融服务的基础。“在一些金融创新活动中,凸显出金融数据价值的同时,金融消费者身份、交易、消费、社交等信息被大量收集,信息不对称、信息泄露、信息欺诈等问题比较突出,引发了社会对于个人隐私保护、数据鸿沟等问题思考。互联网技术应用客观上扩大了数据泄露与数据窃取的破坏力和危害性,数据安全保护刻不容缓。”尚福林如是说。最后,涉及到监管有效性问题。金融监管和法规制定面对新模式新业态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数字金融技术的快速创新与迭代,加剧了市场主体与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应对上述挑战,尚福林指出三个建议:一是遵循金融行业的基本规律,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二是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三是加强金融审慎监管,一方面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监管沙盒”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国际监管交流与合作。具体来看,数字金融要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扩大服务覆盖面,促进金融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在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层面。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务风险防控体系。按照金融业务类型,及时地将科技平台和金融科技的新业务、新模式纳入监管范围。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高金融业务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准确性,提升金融业务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着力加强金融信息保护。健全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身份、财产、账户、信用、交易等数据资产安全。在加强金融审慎监管领域,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监管沙盒”制度,发展监管科技,实现金融创新和有效监管的平衡,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同时加强国际监管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完善监管规则,改进监管方式。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
2021-12-31 |
山西5G基站布局“五年任务三年完” 数字经济再提速 |
山西一处5G煤矿中控大厅内景。中新网太原12月30日电 (记者 李新锁)山西5G等新基建方兴未艾,应用场景持续扩大,数字经济持续壮大。30日,山西省发改委介绍,山西计划用三年时间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5G基站建设任务。到2023年,山西5G基站累计达到9.21万个。山西省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加快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工业互联网、医疗、教育、智能矿山、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对此,山西省发改委表示,发改委协调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强化5G基站在用电申请、直供电改造、建设进场等方面要素保障。同时推动5G网络广泛覆盖和深度覆盖相结合,加快5G应用复制推广,聚力打造能源、交通、文旅等行业示范项目。长期以来,山西的荣辱都和煤炭有关。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当它们和煤矿发生联系时,“傻大黑粗”的煤矿在生产、管理、经营方面将发生质变。山西省工信厅介绍,5G+智能矿山是山西典型的应用场景。此前,山西建成全国首张煤矿井下5G专网、全国首座5G煤矿等。“山西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煤矿5G应用场景。”山西省工信厅相关人士说,围绕“井下设备‘剪辫子’、井上看清井下、井上控制井下”,山西在煤矿固定岗位无人值守,配电室、水泵房巡检机器人操控,掘进机、液压支架远离现场控制等方面形成多个应用场景。此外,山西推动了全国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进程。此前,工信部在山西召开全国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会。其后,陕西、甘肃、青海、黑龙江、福建、河南、贵州等诸多省份借鉴山西煤矿“样板间”经验,开展了5G+智慧矿山项目建设。山西科达自控公司专注于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建设,在智慧矿山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山西科达自控公司董事长付国军说,经过数十年发展,山西煤炭产业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技术积累。在数字经济时代,山西智能煤矿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优势。实际上,山西对数字经济的渴望绝非仅聚焦于煤炭领域。山西省工信厅方面介绍,山西将5G基站建设作为全省培育数字经济的基础性、牵引性工程。在数字经济规模、基础相对薄弱的背景下,山西加快5G基站建设就是要借助5G产业发展的“新赛道”,牵引带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融合创新,壮大数字经济。在支持扩大5G应用场景方面,山西将通过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5G基站用电给予补贴,对5G+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给予奖励;为加速5G基站建设,山西将给予基础电信企业建站补贴、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优惠电价政策(每度电0.3元)。其后,山西将统筹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改造、数字经济、新基建等相关专项资金,支持5G网络建设、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21-12-31 |
广州大学举办数字经济与管理创新高峰论坛 |
12月30日,由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指导,广州大学主办的“数字经济与管理创新高峰论坛暨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粤港澳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参会。论坛开幕式上,广东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副处长郭秀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红军、广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一级调研员庄汉忠、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李克伟分别致辞,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更好地服务广东企业以及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及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介绍了学校立足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需求,深入推进“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发展规划。他指出,“数字经济与数字文化交叉创新平台”作为“2+5”平台之一,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产业数字化及数字产业化等展开相应研究,期待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进一步凝练区域数字经济与智慧管理学科方向特色。广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薛小龙代表学校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研究团队发布了《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报告》。据悉,该团队汇聚了管理、统计、经济、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等多学科研究力量,是学校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数字经济与数字文化交叉创新平台”创建的中坚力量;团队持续跟踪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态势,围绕数字经济创新如何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如何促进产业商业模式变革、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社会价值创造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据介绍,《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报告》创新性地采用以企业微观数据反映数字经济宏观系统发展态势的大数据思维与分析技术,尝试全景式刻画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态势。团队遴选出广东省4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数据采集对象,收集2016~2020年有效专利数据200余万条,从全省、“一核一带一区”、21个地市、179个区县、数字经济各个行业类别、不同类型企业等多维度全景式刻画分析了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该报告首次尝试构建测算了“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指数”。经研究发现,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产品制造业是目前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水平最高和企业最集中的产业。珠三角核心区(大湾区9市)整体创新水平居于全省前列,北部生态区5市(除数字要素驱动业外)整体创新水平高于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7市。全省来看,除了数字产品制造业各地区创新水平差异较大和大湾区9市在数字技术应用业领先较多以外,各地市在数字化效率提升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领域的整体创新水平差异不明显。论坛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康、广东移动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总经理周国志、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架构师洪毅分别围绕“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运营商大数据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利用大数据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及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作主题报告。与会人员充分交流,就新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
2021-12-31 |
11月底我国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 打通农村接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大动脉” | |
今天从工信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打通了广大农村接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大动脉”,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网络支撑。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初期,我国尚有约5万个行政村未通宽带,其中包括大量建档立卡贫困村,还有15万个行政村宽带接入能力不足4Mbps,城乡存在明显“数字鸿沟”。2015年10月,我国建立“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协调支持、企业主体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开启了农村通信网络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先后部署7批电信普遍服务建设任务,累计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和6万个农村4G基站建设,推动行政村、贫困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通宽带比例分别从不足70%、62%、26%全部提升到100%,农村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ps,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如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2%,较“十三五”初期翻了一番,城乡普及率差异缩小了15个百分点。“总体来说,新一轮次电信普遍服务较‘十三五’时期有两方面不同,重点聚焦农村网络深度覆盖和高质量发展。”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将联合财政部继续深化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新一轮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支撑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其中,在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基础上,进一步支持自然村组、林场、牧场、重点区域和交通要道沿线等宽带网络覆盖,同时做好与易地搬迁、兴边固边等政策衔接,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等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光纤和4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引导农村网络高质量发展,在电信普遍服务中逐年加大农村5G网络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5G、千兆光纤等高质量网络建设,逐步拓展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质量。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
|
2021-12-31 |
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居浙江省前列 |
数字经济正成为嘉兴经济最鲜明特征。12月30日,记者从嘉兴市经济与信息化局获悉,《2021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刚刚公布。根据报告,2020年度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总指数首次超过宁波,居浙江省第二。同时,嘉兴南湖、秀洲跻身浙江省县(市、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TOP10,分列第7位和第10位;南湖区较上年提高2位,秀洲区则提高了15个位次。“数字基建”全省领跑,5G应用加速无论是手机上网还是电脑端上网,你对现在的网速还满意吗?根据上述报告,2020年,嘉兴人上网明显全面提速。2020年末,嘉兴固定互联网普及率为44.7户/百人。那么网速呢?据测算,2020年末,嘉兴城域网出口带宽达5700Gbps;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达209.9Mbps,比上年同期增长62.8%;手机基站也增加了,嘉兴每平方公里拥有的移动电话基站数量达10.5个,比上年增加0.09个。都说现在是5G时代,各大互联网通信服务商也都在抢夺5G赛道,那么,嘉兴百姓的5G应用普及率怎么样?根据报告,截至2020年末,嘉兴5G套餐用户普及率为24.7户/百人。嘉兴市经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4G应用率先在居民当中普及不同,大企业对5G应用的兴趣更高,在打造智慧工厂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依托5G技术,设备通过智能传感器就能实现互联,不用再考虑安全布线等问题,因而深受企业欢迎。截至目前,嘉兴5G基站室外覆盖密度居浙江省第一,实现了嘉兴市区、县(市)主城区、镇(街道)中心区和重点场景的5G网络全覆盖。从数字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看,嘉兴基础设施评价结果为102.4分,仅次于杭州的102.6分。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数字基建比肩杭城,得益于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红利,嘉兴市持续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嘉兴市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化战略布局,进展迅速、成效明显。数字产业化动能澎湃,特色产业崛起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嘉兴市各经济战线中最具活力的板块。根据报告,2020年,嘉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06.9亿元,占浙江省GDP比重达9.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如果放到“十三五”的时间刻度中来衡量,这种增长更为明显。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嘉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25.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06.9亿元,年均增长17.6%,增加值增速接近同期GDP和规上工业增速的2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6.4%上升至2020年的9.2%,占比连续五年稳居浙江省第二位。嘉兴市经信局上述负责人自信地表示,纵观“十三五”期间,最能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三大核心指数——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和两化融合指数,“我们嘉兴一直稳居全省第一梯队。”分县(市、区)来看,嘉兴南湖、海宁、嘉善在数字产业化方面表现比较出色,在浙江省排名居前10位。三地之所以能名列前茅,部分得益于大企业、大项目的拉动。如南湖的闻泰通讯、海宁的晶科能源、嘉善的立讯精密等,都是嘉兴市年产值超百亿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嘉兴市在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上也可圈可点。以秀洲为代表的智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引育了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福莱特、隆基、阿特斯等一批代表企业,目前嘉兴市智能光伏产业产值已超300亿元,占浙江全省的三分之一,位列全省第一。南湖、嘉善的集成电路产业也日渐壮大,呈现块状产业优势。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市将重点围绕智能终端、智能光伏、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注重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协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此外,南湖、嘉善、桐乡三地于2020年成功入围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名单,也为嘉兴市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来源:金台资讯 |
2021-12-31 |
大庆持续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发力 |
“大庆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各项部署要求,以数字赋能改造传统产业、壮大实体经济,为龙江振兴发展贡献‘大庆力量’。”在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庆市委书记李世峰说。加速建设数字大庆中心、加快建设5G通信基站、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建设、全力服务“数字油田”建设……发展数字经济,大庆明年准备这样干。大庆市工信局已会同相关部门初步编制了《加快大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三个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推动“数字大庆”建设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基本搭建起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庆市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已建设4G基站3300余个、5G基站4719个,建成市域高速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重点区域WiFi和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市网络总出口带宽达到1720Gbps。建成“人口、法人、信用和电子证照”4个基础信息库,累计入库服务数据7000余万条,“网上办”“一次办”事项均超过90%。大庆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全市已建设“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72个,“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数字经济孵化体系初步形成,拥有B2B、B2C等知名平台19家,电商产业园区10个。据大庆市工信局数据显示,目前大庆市共有数字经济市场主体1014家,涵盖5个领域29个类别。以网上可办、一次快办、承诺必办、免申能办、一窗通办、延伸包办、落地即办、寄递速办等“八办”为特点的政务服务体系构建形成;以汽车租赁、网约车、移动执法等功能为载体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平台充分应用,数据在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一步,大庆将以加快推进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中确定的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智能制造数字转型等“十大工程”为目标,重点推进数字大庆建设。新建设的“数字大庆中心”将于明年与市民见面。另外,继续加快建设5G通信基站,力争突破7000个。力争到2025年,建设全省数字治理创新先导区,实现城市管理联动执法比例达95%,“一类事”治理事项“一键联动”实时处置场景占比达40%。力争到2025年,建设东北地区数字产业发展先导区,构建形成面向全省、辐射东北、引领数字丝路北向开放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成为东北地区领先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建设全国资源城市数字转型示范先导区,数字大庆发展体系全面建成,数字经济成为聚集创新创业要素、吸引高端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文章来源:金台资讯 |
2021-12-31 |
贵阳召开“坚持数字活市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新闻发布会 |
12月30日,贵阳市召开“坚持数字活市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新闻发布会。会上,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一年来,贵阳贵安全力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107.2%,增速在营利性服务业中排名第一;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总产值预计增长30%;电信业务总量为82.35亿元,同比增长23.7%,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40%。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以智能终端和服务器等整机制造为引领,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中游本地部件配套,带动上游电子元器件快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高速增长,依托数据中心集聚优势,以华为云、腾讯云、云上艾珀、白山云等为代表的云服务“首位产业”快速发展,(500万口径)软件业务收入预计达到360亿元,占全省的90%,近三年年均增速30%以上。大数据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华为云全球总部落户贵安,华为公司全球培训中心12月20日正式开业。与中电子、中电科等央企深化务实合作,与科大讯飞、巨人网络等行业优势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全年共引进数字经济企业153家,大数据相关签约项目87个,投资总额72.11亿元;大数据市场主体实现新提升,医渡云、满帮成功上市,满帮、朗玛入选2021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榜单,预计全年新增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29户,达到134户。一年来,贵阳贵安全力实施万企融合行动,产业数字化加快转型。2021年,累计培育示范项目318个,带动1113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融合,融合指数预计达到52,位居全省第一。一年来,贵阳贵安全力统筹政务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治理加快推进。2021全球重要城市开放数据指数中位列第5,数字技术在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在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下,启动建设多云管控平台,初步实现了云资源动态调度和管控;建成市级部门全覆盖、带宽全百兆、关键设施全冗余的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连接的网络基础设施;在省共享交换平台启动建设“贵阳专区”,累计交换数据2600多万次,开放数据集2771个,归集数据资源1459万条。一年来,贵阳贵安全力推动“东数西算”工程,数字新基建加快突破。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跻身国家算力网八大核心节点,“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加快建设。贵阳贵安在建及投入运行数据中心17个。其中贵安聚集了7个超大型数据中心(移动、联通、电信、华为七星湖、华为高端园、腾讯、苹果),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建设银行、南方能源数据中心、京东数据中心等金融机构、互联网头部企业数据中心项目完成签约。预计2025年服务器承载量可达400万台。新建5G基站5301个,累计建成13924个,实现各区市县主城区及乡镇5G网络连续覆盖,互联网出省带宽增至2.8万G,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500G,实现28个城市直联。贵阳正成为全国光网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枢纽。一年来,贵阳贵安全力开展数字创新实践,数字新探索加快实现。获批大数据相关的国家级试点示范累计达40多项,是承载全国大数据领域试验、试点、示范最多的城市。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成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上线运行,目前已注册94家数据商,完成认证56家,上架152个产品和服务,完成交易13笔,交易金额超735.85万元。区块链技术方面,建成基于自主可控主权区块链“享链”的政务、商用基础设施平台,已部署应用节点102个,累计编制20个行业应用区块链解决方案,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数据库技术方面,易鲸捷国产数据库在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应用试点中取得突破,贵阳农商行“双库”运行模式情况良好,明年初可实现主库切换运行。大数据安全方面,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二期加快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网络及数据安全综合防御能力。数据治理方面,聚焦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开展数据治理试点工作,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交通、住房公积金、食品安全等领域打造了30个典型应用场景。2021年还成功举办第七届数博会,数据资源立法积极推进,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启动建设,全力打造贵州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
2021-12-31 |
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在中关村核心区挂牌 |
12月24日下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所属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在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裕惠大厦挂牌。这是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本次事业单位改革中,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的大力支持下,以构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相适应的科技治理体系为统领,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推进事业单位整合完善,重塑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形成了18家事业单位的新格局。此次挂牌的6家事业单位分别是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中关村分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其中,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是副局级事业单位,其他5个事业单位是正处级事业单位。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所属事业单位改革之后,这6家事业单位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精尖产业、服务科技园区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承担了重要使命。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表示,此次6个事业单位在中关村核心区挂牌,标志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这一轮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质性落地、即将圆满完成。在此前部分机关行政职能和工作专班入驻裕惠大厦的基础上,这一批事业单位集中入驻,进一步充实了直接服务科技园区、服务创新型企业和高精尖产业的工作团队,有利于进一步擦亮中关村的金字招牌,统筹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整体优势,更好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和首都高质量发展。文章来源:宣传处 |
2021-12-30 |
医疗、机器人、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十四五”规划发布 |
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围绕医疗装备、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三大产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于昨天由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正式印发。医疗装备迎来首个国家级产业规划据悉,此次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是我国首个医疗装备领域国家级产业规划。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该《规划》具体提出了发展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7个重点领域,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当前,我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6亿,今后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针对提升老龄化社会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做出了重点部署,具体内容包括大力发展适用于老年人需求的保健康复、智能辅助等医疗装备;发展居家社区级新型医疗装备;推进居家社区、居家医康养一体化发展等。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长超20%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针对这一制造业高精尖领域,工信部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至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等。“十三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在总体规模方面,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技术水平方面,核心部件加速突破,整机性能持续增强;在行业应用方面,工业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当中,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王卫明坦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着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记者从《“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获悉,“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任务包括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五项任务。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全面数字化昨天还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其中,到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试点究竟是什么样?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首先将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二是打造智能车间,覆盖加工、检测、物流等环节,开展工艺改进和革新;三是建设智能工厂,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此外还将面向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医疗装备、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行业,支持智能制造应用水平高、核心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配置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
2021-12-30 |
高通携手中国伙伴抢抓5G机遇加速发展,获评全国优秀外商投资企业 | |
2021年12月23日,2021年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表彰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为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单位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应急管理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单位为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高通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经营,对深圳市发展的积极参与、做出的贡献,以及与中国产业伙伴的广泛合作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获评“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双优企业(2020年度)”称号。这是高通公司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2021年12月23日,2021年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表彰大会在深圳举行在中国,高通公司(Qualcomm)开展业务已近30年。凭借“发明-分享-协作”的商业模式,高通推动了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为生态伙伴的创新奠定了基础。高通2008年在深圳建立经营实体,并于2016年在深圳市设立了高通深圳创新中心。创新中心配备全球领先的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测试设备,通过高精尖技术和服务,与深圳、广东等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伙伴携手实现共赢。随着5G商用进程不断发展,高通联合更多本地创新企业,促进合作伙伴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通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获评“全国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双优企业(2020年度)”称号2020年7月,高通联合二十多家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5G物联网创新计划”,致力于从终端形态、生态链建设和数字化升级三个维度推动5G物联网应用。在2021年9月举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5G物联网创新计划”获评“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奖。此外,在同月举办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高通骁龙X65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被评为“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这也是高通近年来第五次以领先5G创新荣获“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自2004年起,高通设立了总额达1.5亿美元的中国风险投资基金,面向和支持中国初创企业的发展。在过去的五年中,高通已经投资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达10余家,其中包括深圳极视角和腾视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红茶移动、机智云、福智等物联网企业;以及云英谷科技、Ximmerse等扩展现实企业。据悉,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32届。本次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评选工作经企业自主申报,初审委员会评审,由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权威机构审核,深圳共有213家企业分别荣获“全国(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双优企业”称号,“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质量进步”称号、“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称号和“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安全环保鼓励奖”称号。文章来源:百家号·环球Tech |
|
2021-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