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再出发 鼎新革故两手抓 |
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借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我国的制造业正不断迈上新台阶。工信部数据显示,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已超过50%。信息技术与制造产业正深度融合,企业通过广泛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改变企业的产品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营销和售后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制造业发展依然面临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挑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急需补足短板。要化解这些难题,需要调动各地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发挥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的合力。此次规划明确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要落脚在制造上,而制造又要基于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数据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因此要特别关注数字孪生技术和理念的应用。此次规划首次提出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鼓励地方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支持产业特色鲜明、转型需求迫切、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并鼓励区域联动。对于企业而言,要加强“修炼内功”,在关键领域开展攻关,提升生产能力。目前,一些企业存在重视研发产品与商业营销、轻视生产制造的现象,致使产业发展出现薄弱环节。对企业而言,要想推动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主动拥抱新技术、融入新领域。要从生产、检测、装备、物流等各个环节协同发力,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整体来看,规划是基于以“鼎新”带动“革故”的考量,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效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智能制造应用也将越来越广,将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
2021-12-31 |
华睿科技:深度打磨智能制造两大抓手 | |
制造业新陈代谢的趋势不可逆转,数据、算力、算法已经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2015年,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同年,大华股份深入调研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并成立了华睿科技。依托大华股份在图像处理、产品设计开发及大规模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华睿科技以机器视觉为切入点,迈入智能制造新领域。成立至今,华睿科技的业务布局不断完善。在机器视觉领域,华睿科技的工业相机品类齐全、功能完善,从线阵、小面阵到大面阵,从2500万像素、5000万像素到1.5亿像素,再到6亿像素,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采购服务和完整解决方案。2020年,华睿科技完成了移动机器人业务的整合,进一步完善了智能制造战略布局,形成了以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为主的两大业务体系。“从智能制造整体大趋势来看,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产业必不可少的两大板块。”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进科表示,在制造业中,机器视觉是工厂数据传输的通道,而移动机器人则完成了工厂内所有的柔性动作。据华睿科技总裁李铭介绍,华睿科技持续专注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产品研发,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领域,深度融合算法与硬件技术优势,为智能工厂降本增效,优化产品质量与品质管理,“让工厂更智能”。以机器视觉为主要抓手“机器视觉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必要手段,相当于人类视觉在机器上的延伸。”在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理事长潘津看来,智能制造发展迅速,逐渐拉动机器视觉需求迁移,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持续拓宽机器视觉边界,嵌入式视觉、3D机器视觉等逐渐成为机器视觉未来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讲,机器视觉系统由光、机、电、算、软五个部分组成。华睿科技机器视觉研发总监张博表示,华睿科技集相机、镜头、光源及软件算法于一身,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硬件设备和通用可编程软件平台,逐渐弱化行业属性,让机器视觉全面服务于各行各业。华睿科技机器视觉产品系列包括线阵相机、面阵相机、3D相机、智能相机、读码器、视觉控制器、镜头等。在无损压缩技术、TDI(时间延时积分)技术、空间颜色校正技术等加持下,该公司线阵相机的网络数据吞吐量大幅提升,相机行频上限随之提高,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图像质量,提高了图像细节精度。在面阵相机方面,较之市场同类竞品,华睿科技小面阵产品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29mm尺寸中最大分辨率可达25MP,2.74um像元尺寸下,图像细节更细致。此外,在相同功能条件下,华睿科技工业相机功耗更低,噪声也更小。大面阵相机则采用逐点FFC校正技术、TEC制冷技术、Pixel Shift技术,为客户呈现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图像效果。在算法平台方面,华睿科技MVP算法平台软件能够实现可视化开发、多任务同步及多流程异步等功能,拥有强大的定制开发能力,拖拉拽式界面窗口对开发操作人员编程能力不作任何要求,简单便捷易于使用。华睿科技以算法平台为底层,逐渐完善硬件产品体系,并向智能设备、智能算法领域延伸。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深度融合华睿科技于2017年组建了移动机器人团队,并推出了第一代潜伏举升型AMR和锟筒移载型AMR。五年时间内,华睿科技移动机器人已经经历多次迭代,并拓展了室内室外轮式巡检型、分拣型、堆高叉车型、室内轨道巡检型、搬运叉车型等多种类型AMR产品,适用于多种工业应用场景。“机器视觉是工业感知最有效的方式,而测量、检测、识别、定位四大应用都离不开工业相机和底层算法。”李铭表示,华睿科技将机器视觉与AGV/AMR深度融合,全面服务于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在AGV/AMR领域,华睿科技坚持全栈自研。从电驱电控、BMS电源管理、运动控制等硬件,到运动控制算法、导航算法、集群调度系统等软件,都是华睿科技重兵投入的技术领域,也是华睿科技的优势所在。机器视觉作为工业的眼睛,移动机器人则作为工业的手脚。那么如何将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完美结合?据华睿科技移动机器人研发总监王政介绍,通过华睿科技算法平台,加上机器人调度系统等软件,形成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经过长期积累和迭代,华睿科技AGV/AMR产品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与稳定,为工厂内物料搬运提供了端到端的智能解决方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华睿科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每年的技术研发投入均占全年销售额的20%。”据李铭介绍,华睿科技重视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持续夯实技术实力。成立六年时间内,华睿科技已经承接了国家重大核高基专项,并于今年顺利完成验收。此外,华睿科技拥有超过300件专利,仅100件软著,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杭州市世纪研发中心。“华睿科技的根基在于硬件。”李铭表示,华睿科技非常重视工业相机和AMR机器人的质量和性能。对于高质量高品质的要求贯穿于华睿科技从客户需求到研发设计,从生产质量管控到营销的全过程。现阶段,智能工厂的建设正在提速,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逐渐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这两项技术是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的核心与基底。据李铭介绍,华睿科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帮助企业省人降本增效。对标基恩士、康耐视等国际知名企业,华睿科技旨在以通用的硬件与算法来赋能千行百业,从机器换人到提效提质,完成制造工厂从装配、检测、包装等各环节的智能化转型。文章来源:网易·TechSugar |
|
2021-12-31 |
产教融合 智造兴邦 2021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培训活动在北京召开 |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入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发展,推动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12月30日,2021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培训活动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召开。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北京工程师学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联合承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研究院总工程师、信息化总师、科技委副主任唐宁,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李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肖文磊,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敦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研发管理部部长刘屹 ,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海洋,首钢集团首席研究员赵林,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入驻企业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分公司总监宋晓东,北京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会副秘书长季学猷,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副研究馆员侯亚南,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所长田付新、副所长周晟宇等参加活动。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授连志刚博士、工业富联数字化转型首席专家左赣鸿以及交控科技、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和企业人士在线同步观看直播。本次培训活动得到了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线上观看量累计达到3.6万。田付新在致辞中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推广应用成效明显。然而,智能制造本质上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支撑。本次培训活动既是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同时也符合行业各界的迫切需要。侯亚南在分享交流中表示,北京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始终关注前沿技术趋势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融合发展,明年将陆续推出卓越工程师培育的相关项目。希望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产融结合过程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在专家报告环节,唐宁发表了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构建创新型企业”的报告;李楠做了题为“产教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的分享;刘屹带来了“培养卓越工程师,构筑‘数字航空’新格局 ”的报告;工业富联数字化转型首席专家左赣鸿做了题为“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的分享;连志刚进行了关于“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分享。圆桌对话环节以“产教融合,走向卓越之路——助力打造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为主题,肖文磊、李楠、黄敦华、吕海洋、宋晓东五位来自高校、企业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趋势以及北京地区人才发展现状,围绕首都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能力需求、高端制造现代基地人才引进和培养实践、深化产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次培训活动,通过权威解读、专业分享和深入研讨,将对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发展和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成果转换、培养高端人才、推进区域发展等多方面,提供了新模式与新方向,为助力打造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思路与实践参考。文章来源:咸宁新闻网 |
2021-12-31 |
以智能制造推进IPO步伐 慕思引领行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软体家居行业具有较好的实施智能制造基础,受疫情影响,家居企业的发展对智能制造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作为软体家居行业的领导者,正在冲刺IPO的慕思很早便布局智能制造,不仅推动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启动IPO进程,也为其他家居企业发展转型指明了方向。据了解,早在2015年,慕思便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在东莞进行数字化工厂建设,整合全球先进工业产业资源打造具备柔性化、个性化生产能力的现代大规模定制化软体家具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地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产品智能自动生产、物流智能自动传输和仓库智能自动仓储,打通了从客户下订单到产品交付的全自动化流程。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提高了慕思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的风险。例如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因招工困难,正常生产受到了影响,不得不停工生产,而慕思仅3月份一个月就完成了15万份以上的产品订单,保障了特殊时期的产能供应。这背后的“秘诀”便是进行了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也加速了产品的迭代升级,让慕思生产的智能化产品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消费者对慕思的品牌认可度,为其IPO提供了积极助力。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慕思为观众带来T10智能床垫、智能酣睡枕、电动床及按摩椅多款智能制造产品。其中,慕思T10智能床垫便是慕思智能智造的重要成果之一。其采用非接触式睡眠检测技术与先进心肺耦合技术专业分析用户睡眠情况,实现心率、呼吸、体动、深浅睡眠等数据监测并生成睡眠报告,帮助用户直观了解自身睡眠质量,管理作息,实现健康睡眠,这些人性化设计也获得了消费者和行业的一致认可。智能化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慕思的竞争力,保证了IPO的顺利推进。慕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曾表示:“数字化、智能制造不是企业发展的可选项,而是必备项。”随着慕思IPO进程的持续推进,慕思将继续以“让人们睡得更好”为使命,以“成为全球最大的智慧健康睡眠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持续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助力软体家居行业迈上新的台阶。文章来源:今日都市报 |
|
2021-12-31 |
扎根河北,深耕细作:开启数字经济发展新“冀”遇 |
华为河北政企业务部河北,以冀为名,立于渤海之滨,环抱着北京与天津。五千年前,涿鹿之战书写了华夏民族的刚毅和勇猛。战国时期,燕赵并雄为河北沉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第一座机械化矿井、第一桶水泥、第一块玻璃在这里诞生,为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源源不断地输出资源与贡献。时光流转,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深入人心,在河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城市、工业、经济、能源、人才与技术等要素正在以全新的方式组合发展,千年前驰骋战场的勇毅,塑造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河北人,更化作不断创新、永攀高峰的动能,融入到5G、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中,为经济重镇的数字化转型打开广阔空间,续写下瑰丽的篇章。2021,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河北更是凭借着这股不断开局与破局的“猛”劲,在数字经济发展上闯出一个好局。可以看到,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交易活跃,投资研发力度正在不断增加。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河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创业创新的主阵地。与此同时,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河北积极推动数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构建起广阔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体系。面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新机遇,2021年4月,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何达炳在懂行中国行2021 华为河北数字峰会上发表《转型新局共育新机》主题演讲并指出,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字化转型是关键抓手,华为愿携手客户、伙伴一起,在行业、产业和生态领域聚力共振,在河北、为河北、兴河北,打造河北懂行共同体,共创河北新价值。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 何达炳这对于一直以来深耕河北、服务河北的华为来说,是机遇,更是责任与挑战。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懂行人”和“同路人”,华为正持续携手客户与伙伴,广泛参与到各地智慧城市和政务云建设当中,积极推动以制造业为首的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为“数字河北”的宏伟蓝图增添上鲜活、跃动的数字笔墨。“冀”往开来共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数字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围绕数字产业化,河北正在加速升级,“转”出发展新动能。为此,华为积极响应号召,依托自身在ICT产品和技术上的优势,积极推进河北数字产业化进程。2020年5月,华为与河北就发展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此,双方开始共同建设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鲲鹏计算产业联盟等,推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创新发展。2021年5月,华为携手本地企业与鹿泉区政府,共同打造栩阳存储产业。通过产业生态合作,共建融合、智能、开放的创新数据基础设施。6月,华为与河北临空集团、峰杰技术签署合作框架,通过共同成立冀为好望河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面向全国市场的机器视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在此基础上,2021年9月,华为携手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数据存储产业、机器视觉、能源数字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数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建设,推动河北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同期,河北省人工计算中心落地廊坊开发区,面向京津冀提供普惠AI算力,与高校院所和企业展开科研创新合作,以算力集群赋能产业集群,在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同时,为河北数字经济发展构筑坚实的算力底座。从鲲鹏计算产业、栩阳存储产业,到机器视觉产业,华为在河北数字产业发展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华为也积极助力宝德、百信、华通等伙伴在河北落地数字产业,推动软硬件产业创新发展,并加速在各行各业落地应用;与河北教育厅及多个高校合作,落地鲲鹏产业学院,为未来数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ICT人才供给基础。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打造河北鲲鹏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创新技术从单一到重点领域,从软硬件到云的全面升级,并以此为基础,加速能源、电信、交通、医疗、教育为代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转型升级。并将依托自身在制造行业的经验积累,助力河北共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深耕细作以“懂行”提速行业数字化转型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河北”,河北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激活数字要素潜能,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河北,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政务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变革。华为积极助力河北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与河北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上展开深入合作,已在各地全面开花。结合自身多年以来在联接、云、计算、A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研发上的技术沉淀与数字化转型生动实践,华为携手邢台、沧州、保定、张家口、廊坊等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不仅通过参与各地市、各区县的政务云和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城市智能体,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同时也在积极助力河钢集团、冀中能源(000937)集团、河北建投集团等国资委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与东方物探、新奥集团、长城汽车(601633)、望美实业等省内大企业全面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与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一起打造中国智慧化工园区的标杆示范。其中在政务云,河北省政务云平台为从容应对政府业务上云规模增大、资源需求量逐步增加、现网资源趋于紧张等挑战,通过采用华为云Stack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自身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需求,同时节省投资40%,大幅降低机房占用和维护成本;并为后续政务大数据、区块链、PaaS等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智慧城市,元氏县正在通过与华为合作,共同打造县域智慧城市示范区:在智慧旅游上建设智慧景区大数据平台,并以导航APP为载体,打造“一站式”的游客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全域旅游产业数字化升级;在智慧环保上建设智慧环保云平台,实现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有效整合。在智慧园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通过携手华为,整合并优化园区现有基础设施、系统平台等信息化资源,为园区提供高速便捷、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存储和运行平台,实现了物联感知、数据融合、应用聚合和综合提升,使园区跻身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示范行列。在制造行业,河钢集团与华为、东北大学联合组建“工业互联网赋能钢铁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作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学研用平台,正在以钢铁全流程产线为基点,着力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钢铁,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华为在河北也将携手众多本地院校,联合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推动鲲鹏专业建设、网络维护及物联网学科建设,打造河北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服务河北数字化转型。不仅如此,在河北银行、河北高速、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北广电传媒集团等的数字化转型中,华为也充分发挥“懂行”优势,打造出一系列数字化转型的示范,为进一步推动金融、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打下“华为样板”。未来,顺应“双碳”目标的发展,华为还将深入布局绿色能源和光伏产业,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顶层设计及规划,制定区域低碳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指标;聚焦张家口、廊坊两个数据中心集群区域,推动新一代数据中心产线落地;联合河北本地企业推进整县光伏试点工作,打造零碳示范区域建设。扎根于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华为相信,唯有城市有温度、技术有深度、人才有高度才能共同助力生活在其间的每一位市民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快速进入智能时代的旅程中,华为将持续助力河北在不断刷新数字化转型加速度,始终携手同行、同频共振,以技术与业务的共振、行业与行业的交响、产业与产业的循环,于变局中开新局,于新局中育新机,为河北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创数字美好未来。文章来源:华为官微 |
2021-12-31 |
2021数字经济论坛在“云端”成功举行 |
12月30日,由万通发展(600246.SH)下属子公司万通米贝商业运营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打造的——万通V01米贝创新产业示范园开园庆典暨2021数字经济论坛在“云端”成功举行。余杭区相关主管部门领导、资深产业投资人、战略合作伙伴及入驻企业代表齐聚“线上发布厅”,共同见证万通发展在城市更新运营领域的标志性作品。同一时刻,位列万通发展前五大股东之一的商汤集团(商汤-W00020.HK),通过AR技术创新打造的“AR敲锣”方式,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休市,股价报4.13港元/股,上涨7.27%,市值达1374.6亿港元。据悉,商汤集团通过宁波阡誓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间接持有万通发展1080万股的股份。随着商汤集团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相信两家公司将会更好的互相赋能,继续推动双方已达成的战略共识与协作。万通发展CEO表示,“‘万通V01’是万通发展深耕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新突破和新成果。”万通发展站位“人本化、数智化、生态化、创新化、平台化”的高度,顺应杭州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强力打造“万通V01”,以此盘活、培育、提升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效能,构建的创新创业人才更聚集、创新创业要素更完备、创新创业链条更精细、创新创业优势更突出、创新创业氛围更浓郁的新型创客空间。据悉,入驻“万通V01”的企业以新兴科创、新型文创、社交电商等产业为核心引领,并积极搭建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多产业门类的金字塔产业结构,旨在提振区域及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在主题为“城市更新,数智先行”的圆桌论坛中,资深产业投资人、协会专家学者和行业优秀青年企业家,紧紧围绕“城市更新”国家战略,在数智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成果分享。希望通过共谋数字经济发展大计,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智慧,为城市发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共创城市更新与数字经济双引擎的美好愿景。据介绍,“万通V01”,作为万通发展蓄力转型的标杆之作,不仅是其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起点,也是万通发展基于新发展周期,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意能力的极致表达,更是公司新形象、新实力和新优势的全新演绎。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2021-12-31 |
深圳市龙华区首个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产业园启幕 |
12月30日,深圳市龙华区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龙华区首个专业、大型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运营。本次仪式以“跨境电商 品牌出海”为主题,深圳市龙华区委书记王卫同志,商务部驻深副特派员寇亚南同志出席仪式并致辞,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池卫国同志,龙华区领导蓝涛、王殿甲同志出席仪式,深圳海关和龙华区直有关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以及跨境电商企业代表参加仪式。王卫表示,去年以来,龙华区全面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总产出3026.63亿元,同比增长37.9%,高于传统产业12.5个百分点,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尤其是涌现出富士康、绿联、佰事德等一批优质企业,跨境电商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势能。接下来龙华区将不断提升园区服务配套和发展能级,以优沃环境吸纳八方英才,鼓励支持区内企业抱团出海,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寇亚南指出,深圳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是国内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主体最多的城市,今年前11个月,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但也存在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相对落后、新冠疫情造成的成本上升、物流不畅等一系列制约问题。近年,国务院、商务部、深圳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电商企业进行资助和扶持,在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跨境电商必将迎来飞速发展。开园仪式上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与产业园签署了数字人(25.180, 2.05, 8.86%)民币试点应用场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致力构建跨境电商全链生态体系,开展数字人民币场景试点,打造深圳首个实现数字人民币消费闭环的园区。龙华区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期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已入驻17家优质跨境电商企业,着力打造贸易品牌营销中心、跨境电商直播中心、数字贸易综合服务中心、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中心、跨境电商上市企业培育中心等五大功能中心。龙华区从政策扶持、建设跨境电商数字服务平台、培养人才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未来,龙华区将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从“一”到“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文章来源:新浪财经·媒体滚动 |
2021-12-31 |
对数字经济来说,这一年意味着什么? |
◆ 发展与安全,是数字技术在深度融合实体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规范与健康发展,才是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正确方向。2021年,对数字经济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从《反垄断法》实施后13年的首次修正,到《数据安全法》的正式施行,再到相关部门对互联网领域不合规行为的常态化治理,都反映出数字经济已进入到正本清源的新阶段。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与安全,是数字技术在深度融合实体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规范与健康发展,才是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正确方向。正本清源数字经济步入规范发展快车道202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摄像头人脸识别遭滥用现象,引发强烈关注。一个月后,阿里巴巴因“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处以创纪录的182.28亿元行政罚款,成为关注焦点。在监管的利剑之下,数据违法采集滥用、平台巨头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等无处遁形。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先后施行;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出炉;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法规规章正在制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有关数字经济领域的法治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塑造了行业规范治理的新格局。与此同时,一系列整治工作的“组合拳”,也在依法有据展开。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先后三次组织对用户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中央网信办先后处理了多起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案件,阿里、腾讯、小米、字节跳动、快手等被约谈;针对未履行安全评估程序的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相关企业被提前警示。作为电商平台顽疾的“二选一”也成为重点整治对象。“双11”前,市场监管总局提前为平台打起了“预防针”,同时对于平台经济衍生的直播、社交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大规范管理力度。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执法部门的重拳出击,互联网平台经营者的遵法合规意识不断提升,发展和规范并重,数字与平台经济正步入激浊扬清、正本清源、规范发展的快车道。守正创新激发“第五生产要素”生产力拆掉唯流量论的“围墙花园”,推进互联互通,重建开放的互联网,让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成为数字经济的新气象。近半年来,阿里、腾讯、抖音频频“喊话”,呼吁互相开放。9月17日,微信发布声明,开放了一对一聊天场景中访问外部链接。11月底,微信聊天场景可直接跳转电商购物平台的外部链接,完成从加入购物车到支付的全部流程,并支持支付宝付款。同时,微信支付与银联云闪付也在陆续推进互联互通,抖音与腾讯也在商谈对等开放上多有互动。百度则发布“超导计划”,将与多家头部手机厂商深度互联互通。百度执行副总裁沈抖表示,全力支持互联互通,并已经在基础设施、技术能力、服务生态三个层面全面向合作伙伴开放。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激发“第五生产要素”生产力,数字经济在新形势下不断守正创新。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21世纪的“石油”,数字产业是新的产业,以人力资本的投入为主,研发周期短,技术迭代快,是典型的“换道超车”型产业。我国产业体系健全,是全球制造业产值最大的国家,在数字经济上的优势,可以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帮助我国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让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同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全数字化交易系统一并启动,首批签约数商即达到百家。与此同时,即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数据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上海最大程度促进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释放了数字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林毅夫呼吁,必须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克服“卡脖子”制约、法律法规滞后于产业发展等障碍,通过更好的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脱虚向实扎根融合实体经济的土壤离开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将是“无根之树”。在云南省孟连县,当地种植的牛油果,借助与新零售代表盒马合作,从产地到北上广的餐桌,只需不到72小时;在陕西铜川,京东科技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IoT智能农场,从智能施肥、AI诊断虫害到区块链防伪追溯,智能农场能够实现金银花药材智能化种植,降低药农种植风险,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如今,数字经济在“十四五”规划中已被单列成章,其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被列为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以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例,数字经济“脱虚向实”,将根扎实体产业,被认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随着各行各业纷纷拥抱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服务的主要对象,已经从用户(C),发展到产业(B)和社会(S)。过去二十年,消费互联网积淀了大量互联网技术,培养了庞大的在线消费市场,为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产业互联网则为诸多产业难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如何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发布的《“十四五”期间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称,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分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其中,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为直接、明显。此外,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对数据要素的治理,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还要关注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和投资回报问题,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和边界,同时要针对数据要素的独特性,重点加强产权和交易市场研究。拨云见日寻找变化中的更大风口2021年,数字经济最大的主题是变化。互联网行业一夜暴富的“造富”神话少了,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多了,数字和平台经济从业者的创新活力强了。2021年末,Keep健身达人——一位来自上海的44岁“叛逆大叔”将国风元素融入健身燃脂舞,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被迅速顶上了微博热搜榜。聚焦“小而美”的运动建设赛道,Keep将投入百亿流量资源和5000万元现金奖励,扶持优质的健身内容创作者,同时加码达人商业化发展。无独有偶,扶持内容创作者、乃至小微企业的计划也出现了知乎、B站、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各大平台的年度战略中。在聚力生态孵化效应上,平台经济正在持续释放溢出效应。“95后”阿祝,从TikTok上一条原创搞笑视频起步,带领着不到20人的团队,服务着全球1亿多粉丝。阿祝把粉丝注意力引流到自建的多区域外贸独立站,以服装、宠物、家居等垂直类目为主打,将趣味十足的“中国货”以100美元以内的单价,卖到欧美日多个市场。德勤2021年度《科技赋能亚太数字贸易》报告披露一个显著变化:今年以来,有三成企业已建好了自己专属的独立外贸网站,还有七成企业也希望能自建独立站(独立网站)。与此前“委身”亚马逊等大平台不同,自建独立站的兴起,是“微型跨国企业”自主品牌意识觉醒的标志,此举不仅能免去上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进场费”、避免受制于大平台规则制约,还能更直接面对消费者,让“粉丝”对品牌更为忠实,后续“促活拉新”也更有主动权,数字贸易数据也更加安全。该报告还显示,在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开放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贸易正进入智能化升级。2022年1月1日,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即将生效,中国的“微型跨国企业”将迎来更大的风口。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温婷微信编辑:张穗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商,做您的决策参谋、投资顾问、理财助手。因为敬业,所以专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文章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
2021-12-31 |
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如何?高校研究团队算出“创新指数” |
12月30日,在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期间,江苏·宁夏数字经济合作推进会(以下简称“推进会”)通过网络连线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推进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何立颖分别通过视频的方式为本次推进会致辞,两省区及地市工信部门负责人、园区及企业代表在线参加了推进会。池宇在致辞中希望,江苏、宁夏两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够持续巩固已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务实合作,加快产业布局和项目谋划落实,共谋产业协作格局、共建产业发展生态、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何立颖在致辞中表示,江苏省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先行省区,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新布局,突出规划引领,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为宁夏的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宁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大数据与软件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先后介绍了宁夏、江苏两地数字经济合作成果,宁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要素保障和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江苏、宁夏两省区通过政府与企业等多个层面的不断深入交流,挖掘合作发展潜力,在政策配套、产业协作、企业互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19年,宁夏自治区政府组团参加了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实地考察调研了江苏无锡市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企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团赴宁夏参加2019云天大会,实地考察了宁夏西部云基地和苏银产业园。2020年,两省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签署了《关于支持宁夏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议》,从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和加强交流与协作,确定了18条具体合作内容。《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两省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连续两年分别印发了《江苏宁夏数字经济合作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合作,扎实推动重点工作落地。江苏宁夏数字经济合作平台上线运行,及时推送产业政策和供需合作信息,打通了两地数字经济合作信息共享通道。目前,江苏朗坤智慧公司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雪浪数制科技公司工业园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等9个项目已落地,赋能宁夏企业;银川华信智信息技术公司、宁夏电通物联网公司、宁夏中小在线资信服务等7家企业在江苏开展了产学研用合作。推进会还举行了“苏宁云”平台的发布仪式,银川经开区、石嘴山高新区、苏银产业园、中卫西部云基地分别介绍了园区招商政策及发展优势,发布了9个两地数字经济合作项目。责编:张红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
2021-12-31 |
数字经济,智领未来!“星光江苏”2021年度数字经济创新产品发布 |
为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加快数字化发展要求,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营造江苏省发展数字经济的浓厚氛围。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举办以“数字经济,智领未来”为主题的“星光江苏”数字经济新品发布会系列活动。面向江苏省内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企业征集创新产品,产品范围涵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网络安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通讯等领域。12月30日下午,2021“星光江苏”数字经济新品发布会作为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发布会在线上成功举办。经组委会前期征集以及专家评审,申威威焱831高效能终端处理器、工云智慧生产引擎——AIOT-MES 2.0系统、国产智能防疫一体化平台、亚信科技边缘AI一体机、信源密信V6.0、工业融合数字平台、一云·六系、君立华域多模拟态蜜罐防御系统、能效数字化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安元科技启业云qPaaS-工业互联网底座平台10个产品入围2021年度“数字经济创新产品”优胜奖,并分别在发布会上进行产品路演。“星光江苏”数字经济新品发布会系列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江苏省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动态与最新成果,促进行业内积极有效的交流合作。责编:张红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
2021-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