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金融数据前瞻:信贷结构或迎来改善 新增社融将同比增加 | |
6月份,随着疫情逐步好转,消费修复、企业融资需求回升,政府加大对基建和重大项目的支持,信贷投放或同比增长。新增社融同比或上升,主要来自信贷投放以及政府债净融资的支持。货币增速方面,财政支出叠加货币投放双重发力,6月M2增速将小幅增长。一、疫情好转,信贷结构或迎改善6月信贷投放较5月将会季节性回升,同比受居民贷款及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撑或有所增加。随着疫情好转,整体消费正在恢复。其中,乘用车消费预计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而房地产市场虽然触底反弹,但短期内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企业景气度持续回升,生产经营有所好转,企业融资需求环比有所改善,新增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或增加。而由于信贷投放好转,票据利率6月下旬有所回升,企业短贷及票据融资增长或放缓,因此新增贷款结构方面预计能有所改善。1. 疫情好转居民短贷或增长,房市反弹住房贷款同比或仍少增6月,多地疫情逐渐好转,整体消费正在恢复,乘用车消费预计同比环比有所上升,居民短贷同比将持平或多增。6月全国疫情进一步改善,北京、上海防疫政策调整,消费较5月也有所好转。乘用车消费方面,生产端进一步修复,汽车促消费政策发力明显。6月以来,汽车产业链相关开工率进一步回升。需求方面,6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进一步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的政策,提出“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叠加各地多项促消费政策逐渐发力,6月乘用车批发零售同比大幅增长。6月29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一期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继续回暖,前四周(1-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7%,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40%。据乘联会预测,6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将达到183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5.5%。其他方面,6月服务业PMI大幅回升7.2个百分点至54.3%,快速回升至高于季节性水平。综合来看,6月新增居民短贷同比将持平或多增。6月房地产市场有所回升,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继续少增。6月,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供求有所放量,同比跌幅明显收窄,市场有复苏迹象,但困扰市场的问题依旧存在:一是房企“暴雷”致市场信心缺失,二是房价预期转跌,市场观望情绪浓重,三是受疫情影响,居民就业及收入预期下滑,购买力下降。因此,从短期来看,市场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克而瑞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重点30城供应面积环比增长50%,同比跌幅收窄至36%;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1%,同比跌幅收窄至38%。其中,一线城市市场最具韧性,成交环比增长85%,同比跌幅收窄至17%。26个二、三线城市市场整体回稳,但城市分化加剧,成交环比增长24%,同比仍下降41%。从总量角度看,6月数据虽有回升,但仍弱于季节性水平,综合来看,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或少增。2. 企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企业中长期贷款或同比多增企业景气度持续回升,新增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或增加。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恢复性扩张,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持续改善。从各分项来看,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加快恢复;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产需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但原材料库存指数仍在临界点下,修复动能仍待加强。另外,从BCI数据看,6月销售、利润前瞻指数大幅回升,反映企业销售有所回暖。6月BCI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为50.68%,好于前值38.66%。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为38.18%,好于前值26.99%。综合来看,随着疫情缓和,复工复产、供应链修复斜率明显提升,企业景气度在持续回升,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或有所增加。企业短贷及票据融资方面,6月中下旬以来票据转贴现利率持续上行,23日的1个月、2个月、3个月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升至1.8%左右,相比5月底上升了50BP左右。作为银行调节信贷的工具,在信贷额度宽松时,大行增加买票以票充贷,在满足银行信贷考核指标的同时,提升闲置资金收益率;在信贷额度紧张的情况下,大行更倾向于通过中长贷、短贷等一般贷款进行放贷,而非通过票据放贷。而票据转贴现利率的持续上行,意味着6月信贷数据或向好,因为银行信贷投放恢复,无需通过票据充量,也意味着新增企业短贷及票据融资环比或有所下降,同比将持平或有所增加。二、未贴现票据规模或少减,政府债或将支撑社融增速1. 未贴现票据规模或有所少减,信托贷款降幅将继续收窄票据利率持续走低后拉高,未贴现票据同比或有所少减。从票据利率来看,6月初,票据利率下行,3个月和1年期国股银票转贴利率最低分别下行至1.01%和1.35%附近;月中前后,收票机构开始观望,等待半年末信贷投放形势走向变得更为明朗,票据交易量由1.7万亿元下降至1.3万亿元,3个月和1年期国股银票转贴利率回升至1.51%和1.55%左右;月末信贷投放旺盛,票据利率上行,6月23日1个月、2个月、3个月期限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升至1.8%左右,相比5月底上升了50BP左右,这也是多数年份的半年末票据利率走向。从票源供给来看,6月1日至16日,票据承兑发生额和贴现发生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7%和31%,足以满足机构到期资产配置需求。综合来看,6月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或将有所少减。而考虑到疫情冲击下经济压力增大,以及地产等企业现金流问题,非标压降力度会有放缓,预计信托贷款或将下降,但降幅将有所缩窄,同比有所少减。2. 企业债融资同比或小幅增加,政府债券净融资将支撑社融增速6月企业债净融资额同比将小幅增加。6月发行利率持续下调,信用债市场情绪趋于稳定,截至6月30日,6月信用债发行规模达10016.69亿元;净融资规模为3693.61亿元。信用债发行规模及净融资环比均有所上升。城投债发行量回升,资产荒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叠加6月以来疫情好转,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企业融资需求有所上升。而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因此,企业净融资额环比或有所上升,同比将小幅增加。6月政府债发行继续提速,政府债净融资额将支撑社融增速。截至6月26日,6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达14126.52亿元,超越2020年5月(1302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6月最后一周的地方债发行尚未全部公告,意味着6月发行规模纪录仍有望继续刷新。今年要求3.65万亿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随着各地年中预算调整程序基本完成,6月中旬地方债发行开始提速。专项债方面,自4月底中央财经委员会定调基建再发力以来,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6月份专项债发行破万亿,基建领域发行占比约占63%,预计随着地方换届的逐步落地,各地县域陆续分解资金,基建配套贷款将进一步提速。三、财政支出叠加货币投放双重发力,6月M2增速将小幅增长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1.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当月净回笼现金80亿元。1. 公开市场季末投放加大,预估6月M2增速小幅增长6月流动性宽松充裕,公开市场净投放支撑M2增速保持平稳。M2(广义货币)主要包含了M1(狭义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6月M2增速主要由三方面支撑:一是6月迎来季末和半年末时点,央行在公开市场加大投放补充流动性,实现公开市场净投放4000亿元。货币的投放将有力提振M2增速。二是各地房地产提振政策逐渐落地,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提振,中长期贷款将有一定程度改善。M2增速将受此提振。三是6月为半年末时点,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的加快将提振M2增速。2. PMI指标改善,经济逐步复苏支撑6月M1增速小幅回升6月部分地区疫情好转,再叠加财政支出加快,经济指标改善,预估M1增速将较上月好转。M1主要反映企业活期存款,同比与环比增速的回落则预示实体企业经营活动疲软。6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复工复产进一步推进,企业生产和经营逐渐恢复,企业存款有所增加,支撑6月M1增速。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6月PMI数据:制造业 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6%。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54.7%,较上月上升6.9%;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较上月上升5.7%。6月制造业PMI基本符合预期,非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生产和服务类的商业活动逐渐恢复,对中小企业的存款有所支撑,提振M1增速。3. 6月M0增速或继续保持高位疫情虽然已有好转,但居民及企业消费及投资信心仍在恢复中,现金留存偏向较高。根据央行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储蓄倾向创有统计记录以来最高水平。预估M0增速仍将保持高位。 转自:新华财经 |
|
2022-07-05 |
前6月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46亿吨 | |
近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6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累计发送货物19.46亿吨,同比增加1.02亿吨、增长5.5%,日均货物发送量等多项货运指标创造历史纪录。统计显示,今年前6月,国家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7.8万车,同比增加1万车、增长5.9%,单日货物发送量、货运周转量、装车数、卸车数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同期,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4亿吨,同比增长7.9%;其中电煤6.9亿吨,同比增长9.1%。截至6月30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6464万吨,平均可耗天数25.4天,保持较高水平。与此同时,铁路部门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统筹用好西、中、东通道能力,积极推进阿拉山口、二连浩特、满洲里等口岸扩能改造,与沿线各国铁路部门加强合作,实现中欧班列稳定开行,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今年前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73列、发送72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2.6%;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图定线路由9条增至12条,累计发送货物37.9万标准箱,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7-05 |
财政货币政策加码预期升温 用好结构性工具和债券渠道 | |
今年以来,我国有效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最大程度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多位受访专家指出,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还有继续加码的空间。LPR有下调空间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后续将继续发挥LPR报价制度对贷款利率的“指导作用”,并推进存款报价改革以调降银行负债成本。同时,结构性工具将更加注重精准。今年4月份以来,4400亿元再贷款工具相继落地,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以及400亿元普惠养老领域再贷款。明明预计,央行将继续运用定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疫情受困主体提供重点支持,并且有可能对上述各项再贷款工具进行增发。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受阻而面临倒闭或减产的困境,进而造成供应链中断等问题。由此预计央行将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促进有效融资需求修复,进而助力产业链重塑。展望下半年,信达证券宏观团队认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或以降LPR为抓手,原因在于:一是相比中期借贷便利利率,降LPR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小;二是在存款利率改革的支持下,银行有望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为LPR下调创造空间,从期限利差等现实角度来看,再降5年期以上LPR的可能性较大;三是考虑到当前信贷结构偏弱,降LPR对于稳房贷、稳预期的意义重大。另外,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也将继续从结构上发力,进一步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地支持经济复苏。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下半年,国内政策或将主要围绕稳就业、稳物价、促内需和防风险展开。这就需要为受困行业企业纾困,帮助其渡过难关,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增强有效投资;继续落实好保供稳价措施,有效缓解企业成本压力;继续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缓解小微企业等融资压力。周茂华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需要继续为经济复苏营造有利环境,落实好此前出台结构性纾困支持政策。在目前复杂环境下,更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协同。财政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今年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随着上半年专项债发行任务基本完成,下半年财政政策有望继续加码。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规模达34062亿元,已完成下达额度的98.7%。其中,6月份专项债发行13724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基本发行完成,也为下半年预留了发债空间。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专项债的基本特点是强调项目本身收益自求平衡。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增加专项债发行额度或者提前发行明年的专项债都是可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今年的专项债资金尽快落到实处,形成实实在在地推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量;从程序上来讲,不管是增发专项债还是提前发行明年的专项债,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时间。”白彦锋表示,专项债能否为今年的经济增长做出实质性贡献,需要综合考虑。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专项债发行使用在加速。各方对专项债支持项目给予了较大期望,但专项债债务规模要根据地方政府债务承受能力和项目资金需求来确定,同时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财政增量工具方面,有专家建议,要进一步超前安排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推进减税降费,通过特别国债等增量工具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防疫支出大幅增加,财政资金的支持需求加大;再加上当前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输入型通胀面临一定压力,位于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成本压力增加,需要财政资金纾困解难;基建投资是当前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地方隐性债务监管趋严背景下,特别国债能够将筹措的资金运用到基建项目,不排除下半年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不过,白彦锋认为,发行特别国债属于财政扩张的非常规措施,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潜在经济增长率尚未充分实现的情况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好的环境,为了防止大规模财政政策的负面冲击,特别财政扩张措施应该慎用。 转自:证券日报 |
|
2022-07-05 |
25省份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哪里是薪资高地? | |
各地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正在陆续发布中。据中新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日,至少已有25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中新财经 李金磊 制图6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超10万元从各地发布的平均工资数据来看,一般有两个口径,一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二是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各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均高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这25个省份中,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重庆这6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10万元大关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超过了全国平均线。其中,浙江暂居第一位。浙江省2021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2309元,比上年增加13664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9%。浙江数字经济发达,所以IT业非常吃香。数据显示,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最高,达到了257631元,折合月平均工资超过2.1万元。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西部省份青海、宁夏表现突出,2021年青海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9346元,在25个省份中位居第四。2021年宁夏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5266元,在25个省份中位居第五。青海、宁夏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都是采矿业,青海采矿业年平均工资为152682元,宁夏采矿业年平均工资为160833元。广东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暂居第一而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看,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广东、浙江、江苏这3个省份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国水平。其中,在25个省份中,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3231元,是目前唯一超过7万元的地区,暂居第一位。在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了140251元。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2021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228元,距离7万元大关一步之遥,目前仅次于广东。在浙江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也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了124852元。在广东和浙江,不管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年平均工资都是最高。这也不难理解,目前全国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就是IT业,一方面因为数字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相关人才供不应求,近年其工资水平和增速一直较高,另外一方面,加之疫情防控需要,在线消费需求旺盛,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而广东、浙江云集了大量互联网企业,吸引了众多IT人才,薪资水平也成为全国的高地。来源:中国新闻网 |
|
2022-07-05 |
地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策密集出台 | |
近期,各地纷纷推出政策举措,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内容包括重大项目推介、创新投融资方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地方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今年1至5月,我国民间投资增长4.1%,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6.9%。虽然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仍占大头,但受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2022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整体投资。从各地数据来看,尽管多数省份前5个月的民间投资增速都实现正增长,但较前4个月增速下滑,甚至有的省份前4个月还是正增长,但前5个月却同比下降。比如青海前5个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7%,而前4个月这一数值为增长16.6%。“当前,民间投资放缓的幅度要大于整体投资,显示民营企业对未来预期谨慎,信心偏弱,投资和融资意愿持续低迷。”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针对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等多个方面做好促进民间投资相关工作。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政策持续加力,预计下半年民间投资将有所回暖。一批重大项目向民资敞开近期地方纷纷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上海提出,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市域铁路、新型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支持扩大企业债券申报和发行规模。河北明确,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准入,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年内REITs实现零的突破。鼓励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将收回资金按规定用于再投资。在各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举措中,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天津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共18个,总投资399.7亿元。北京上半年完成首批155个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总投资1456亿元,数量和投资额皆为5年来最高。众鑫天和咨询顾问集团董事长黄小利向记者介绍,目前吸引民间资本的项目有三类:一是依托政府发展的基础设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以及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二是高新技术、新能源等市场需求较大的技术革新和迭代产业;三是涉及百姓生活的日常刚需产业。发挥民间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6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就需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而投资作用的发挥,关键看民间投资。”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在梁启东看来,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做到投资领域放开,放松政策限制,健全法律法规,真正做到该放的都放开,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市政设施、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领域。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融资不公平问题。认真清理金融机构内部规定,坚决废止贷款发放的评价机制、风险控制和行政追责中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歧视性条款。明树数据高级研究员杨晓怿表示,在基建领域进一步市场化的过程中,持续扩充资金来源、引入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显然是重要一步,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是进一步促进基建领域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也可借民间资本的活力、民营企业的灵活性来开创更灵活、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投资领域与投资项目。王军认为,为帮助民营企业形成稳定良好的预期,增强扩大投资的积极性,需要政策制定者注重与民营企业深入沟通,并形成政商沟通的机制性安排,以便制定出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特别是尽快设置清晰的指导民间资本投资行为的“红绿灯”,减少不必要的不确定性。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2022-07-05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首次面向个人开放预约 |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4日起面向个人开放预约,社会观众可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皇史宬”微信公众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小程序进行预约查档、参观。该馆将于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首次面向个人开放预约。馆内设有“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守护国家记忆 传承民族文脉——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等展览。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包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在内的数百件珍贵的中国档案文献珍品。为更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和全社会“四史”宣传教育,馆内“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大型主题档案文献展”此次也一同面向个人开放预约。展览精选300余件馆藏珍品档案、100余张照片、20余组音视频以及历史革命图书和实物,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和力量所在,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据了解,相较于故宫西华门内老馆,新馆内的档案查阅区查档机位成倍增加,达114个。馆内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开放44个全宗档案468万余件,官方网站可供检索的档案目录达410余万条。同时上线《清实录》《清会典》2个全文检索数据库,供公众免费使用。来源:新华网 |
|
2022-07-05 |
各地全力推动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 减租纾困实打实 | |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读者和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生产经营成本难降问题,其中房租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相关地方部门和单位积极回复办理,引导国有房屋对相关行业市场主体承租实行阶段性减免,其中一些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理,解决了不少企业负责人的燃眉之急:广东鹤山市兴鹤公司经与承租人及终端租户协商,将政策要求减免的租金落实给终端租户;安徽池州市杰达公司采取顺延方式减免相关租户3个月租金;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为相关承租人免除3个月租金……好政策雪中送炭政府给商户减免了租金,房东收租却一分不肯少,这让安徽阜阳市网吧经营者姜女士挺发愁。“假期的生意是最好的,但去年暑假、今年‘五一’小长假,都因为疫情暂停营业。”姜女士说,没什么收入,每个月的开支却不减,人员工资1万多元,租金和物业费七八千元,水电费多的时候1万多元,还有3个小孩的上学开销。做了快7年的生意,她不想就此放弃。此时,一则短视频新闻引起了姜女士的注意——政府要给商户减租金。姜女士随即上网查阅相关政策。她现在租的房子属于颍泉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租金减免范围内,可以减免2—4月的租金。姜女士和房东联系,却吃了闭门羹,“打电话、发信息都不理我。”看到姜女士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留言后,阜阳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原来,姜女士所租房子并非从城投公司手中直接承租,而是经过了二手房东转租与加价。因此,虽然制定了租金减免政策,补贴却未能由实际租户享受。为使政策切实帮助到商户,城投公司安排了相关负责人同房东协商。最终,房东同意将政府减免的部分落实到位。“虽然只减一部分,但也有两三万元呢。”姜女士表示,“这是雪中送炭,能让我们缓口气,只要能撑下去,生意总会好起来的。”如今网吧生意也渐渐恢复,姜女士说:“准备在楼下开个餐馆,用劲干几年,钱总能挣回来。”据了解,此次租金减免是阜阳市第二次为当地承租市属及市直所属国有企业经营用房的企业减免房租。2020年,当地曾为符合条件的1772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5751.6万元。今年,相关租金减免政策仍在积极推进。租金减免惠及小微企业经营多年的生意难题不少,初创公司的生存更是不易。2月底,陈女士所在的写字楼再次封控。留学后回到深圳创业的她,不巧赶上疫情反弹,创业路走得不轻松。2021年底,陈女士与合伙人在一处共享办公空间租下1间工作室,准备从事个人护理产品的研发销售。崭新的工作室、完备的团队、成竹在胸的计划,正准备大干一场的陈女士被迎面而来的疫情浇了冷水。“业务没法跑,写字楼还暂停开放两次。”陈女士说。此外,融资受阻、供应链停工、商业活动无法开展、产品无法上市……困难接踵而来。面对资金问题,团队成员主动提出降薪。“大家基本上只领了保障生活的钱,还处处帮公司控制成本。”陈女士表示,每个月1万多元的租金仍是不小的负担。“那段时间很焦虑,我几乎关注了当地所有的政务公众号,天天看有没有什么补贴政策能支持一下我们。”陈女士说。得知朋友承租的国有房屋受政策帮扶减免了3个月租金,陈女士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减免一部分租金。当时,陈女士所在的写字楼属于央企,还不在补贴范围内。为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一名合伙人卖了自己的车。“其实公司钱还没紧缺到这个地步,但这一举动确实缓解了资金压力,也坚定大家要干出成绩的决心。”陈女士说。5月,像往常一样浏览新闻的陈女士看到当地媒体转发国务院国资委的一则通知:加快落实承租央企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房租减免工作。“现在,相关部门和租房企业在和我们积极沟通,办公空间的一些企业已经陆续享受到租金减免政策,期待好政策尽快落实。有这样的关心,我们做起事来有底气。”陈女士说,现在公司队伍不断壮大,在共享办公空间里换了一个更大的地方。据了解,截至5月20日,深圳市级国企物业的租金减免已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2万户、减免租金超过26亿元。截至5月底,深圳南山区属国企今年已为符合条件的、承租区政府和区属国企经营性场所物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减免租金共2887万元。南山区属国企预计租金减免约6500万元,将惠及530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创新办法细致落实政策随着多地落实租金减免政策,不少疫情期间经营困难的企业逐渐恢复活力。针对政策覆盖不足、二手房东“卡补贴”、相关举措知晓度不高等问题,不少地方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由于私人房屋与民营房屋的租赁属于市场行为,商户受疫情影响,政策没法直接照顾,许多商户为此有苦难说。针对这一问题,新疆乌鲁木齐市场监督管理局一方面采取召开座谈会、入企走访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量力而行为商户减免租金;另一方面为落实租金减免工作的民营企业做正面宣传,鼓励民营企业与租户共渡难关。二手房东转租的问题给政策施行带来一些麻烦。天津市相关部门为此制定了特别条例:对于通过间接方式承租国有房屋的,向最终承租方的优惠金额不得低于国有出租方让渡的优惠金额。此外,还存在二手房东不属于小微企业无法享受补贴的情况。对此,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建议,对于复合经济体,建议适当减免租金,再让其把补贴传导到下游的小微企业。从统计商户到协助填报,这段时间,浙江杭州新州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为符合要求的小微企业落实补贴。围绕相关的108家商户,公司资产运营部的党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逐一上门宣传解说政策,协助商户填报相关审核材料。在杭州西湖区,当地组建10支服务队,结合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截至6月9日,全区减免租金1989万元,惠及企业300家。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各类资金,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推动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转自:人民日报 |
|
2022-07-05 |
加力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金融活水加大服务稳外贸 | |
加力支持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金融活水加大服务稳外贸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支持银行和支付机构更好服务外贸新业态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离岸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受到国际局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企业订单和利润下滑,不少企业开辟线上市场、降本增效。各金融机构依托跨境金融优势,积极服务“稳外贸”“稳外资”,通过金融活水助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企业跨境结算数字经济浪潮之下,数百万中小企业纷纷入局跨境电商,并使跨境电商“新业态”逐渐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然而,近年国际局势动荡起伏、全球疫情周期性波动,使得市场中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外贸企业的神经。重庆金果源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水果进口贸易的企业。在国际形势剧烈震荡、美元指数持续升高的宏观背景下,农业银行重庆分行持续向外贸企业传导外汇衍生交易对汇率避险和保持财务中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每日推送汇率行情分析及报价服务,积极引导客户使用远期购汇等衍生交易产品。在反复评估当前汇率波动形势和详细了解农业银行相关金融服务方案后,2022年5月该企业在重庆农行成功办理了2亿元人民币远期购汇业务,滚动锁定未来3至8个月的远期购汇成本。同时,在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的指导下,该企业从产品签约到锁价落地在当日全部完成,且全程通过线上渠道办理,重庆农行专业、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提出,便捷贸易支付结算管理。深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和支付机构依法合规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提供结算服务。鼓励研发安全便捷的跨境支付产品,支持非银行支付机构“走出去”。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全球美元流动性开始回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美元回流的市场空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合计2.2万亿元,同比增长26%,在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中的占比16%,较去年末提升1.3个百分点;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合计1.9万亿元,同比增长19%,在直接投资本外币跨境收付中的占比66%。据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中信银行以便利化为要点,对优质外贸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优质企业积极提供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服务,减少企业“脚底成本”。加大外贸新业态、自贸区等领域的跨境人民币推广,通过政策宣导、方案制订、流程优化、减费让利等措施,促进企业进一步扩大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台州市欧森纳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摩托车配件的小微外贸企业,出口国家主要为韩国。近年来美元汇率波动起伏大,企业曾经历了订单签约时美元破7的价格,但订单收汇时结汇价掉到6.4,仅汇率损失就有五六千个基点。去年,泰隆银行外汇联络员走访该企业,积极宣传跨境人民币不仅结算便利,也能规避汇损。企业负责人与韩国客户签订单时,提出改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今年3月底,企业收到第一笔跨境人民币款项,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后多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终于不用再纠结下订单了。6月23日,连连国际正式对外宣布推出涵盖跨境收款、付款、收单、融资、开店、海外营销等多维度的助企纾困“加油礼包”,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从手续费减免、供应链金融、平台入驻、流量扶持等多方面帮助跨境企业降本增效、扩大营收,可惠及120多万个跨境店铺,B2C平台卖家、独立站卖家、B2B外贸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均可获益。此外,连连国际还通过减免收款提现手续费、境外付款返现等多种方式,给外贸企业“减负”。央行表示,将稳步推进《通知》的落地实施,为外贸新业态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配套金融服务,切实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外贸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支持和引导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特色服务助企纾困《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征信机构、外贸服务平台等加强合作,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制定发布《中国银行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方案》,出台二十条行动措施全面强化稳外贸金融服务保障。此外,中行组织开展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百场万企”系列活动,主动为进出口企业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近20个省市举办56场专场活动,直接覆盖9000多家进出口企业,有效助企纾困。今年前4个月,中行境内机构提供国际贸易结算服务和进出口贸易融资投放分别同比增长24%、44%,为外贸保稳提质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中信银行围绕核心外贸企业及其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加大融资输血,保障外贸企业采购销售全流程资金链畅通;通过本币+外币流贷、国内证+国际证、境内贸易融资+NRA离岸贸易融资、订单融资+运费融资等组合产品,为企业提供成本低、效率高的综合融资方案。同时,持续优化外贸企业授信担保条件,通过核心企业增信、出口应收款质押、未来货权质押、铁路航空运单质押及资产池质押等特色方式实实在在扩大企业授信额度,为外贸企业保订单、保生产、保交付提供助力。九三集团是以大豆加工为主导,集国际贸易、资本运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香港、美国两家境外子公司是该集团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贸易、融资、外盘期货和离岸外汇交易等多项职能。今年3月以来,九三集团公司员工无法到香港银行办理结算和融资业务,企业境外采购融资渠道面临挑战。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在获悉企业需求后,设计了NRA人民币账户项下出口信用证福费廷转卖融资业务,仅用3个工作日即为两家境外子公司完成NRA开户和融资业务,保障了其资金正常周转。为解决跨境电商企业资金回流难问题,建设银行研发并推出了跨境电商专属产品——“跨境e汇”。跨境电商企业开通建行网银后,便可实现境外亚马逊店铺销售资金跨境收汇。建设银行通过对接境外电商平台数据端口,完成真实性审核、国际收支申报等一系列流程,企业可以实现外汇资金“秒提”。此外,外汇资金提现后可根据企业自身需要随时结汇,也可无需保证金锁定长达一周的即期汇,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实现高效、安全、零成本的跨境收汇。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配套服务平台,主要从事重庆与欧洲沿线双向的“站到站”的铁路货物运输业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在空运、海运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22年4月底,交通银行重庆分行成功为该公司办理离岸全口径外债融资432万美元,运用低成本融资产品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助力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信保提供风险保障《意见》提出,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作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支持外贸企业的政策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面临的风险更大,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诉求更强。针对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加大承保力度,创新产品和服务。据中国信保党委副书记盛和泰介绍,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承保外贸新业态业务88.9亿美元;支持服务贸易出口累计承保金额32.8亿美元;短期险保单融资客户4004家,实现融资增信保额1173.7亿元,同比增长33.6%。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信保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开发新客户、新市场。一方面,支持企业向疫情期间恢复较快的发达国家市场出口,持续加强欧美等重点发达市场的承保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产业链客户扩大对多元化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别出口,帮助企业应对地缘冲突影响。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877.8亿美元;支持对RCEP国家的出口和投资493.7亿美元。今年以来,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4329.8亿美元;服务支持客户15.6万家;向企业支付赔款7.2亿美元。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今年以来,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中小微企业13.2万家,累计承保金额1033.9亿美元,向中小微企业支付赔款1.1亿美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1年度)》显示,从投资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同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8%。从消费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消费占同期我国总消费的比重为1.5%。从稳增长稳就业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占GDP的比重为4.2%,直接和间接关系着超过1500万个与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成效显著。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金融业的多项支持政策,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转自:经济日报 |
|
2022-07-05 |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能源交通领域成重点 | |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是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时至年中,一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能源、交通领域成重头戏,下半年预计还将有更多的项目落地。7月1日,山东第二批首个启动的储能示范项目——华电莱城101兆瓦/206兆瓦时储能电站启动建设,总投资约4.5亿元,一次可充206兆瓦时电量,满足约1000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该项目投运后,将纳入山东电网统一调度管理,主要参与全省电力辅助、电网调峰、储能容量租赁等服务,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约1亿千瓦时,压减煤炭消费约3.1万吨,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升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提供强力支撑。同日,安徽2022年第三批全省重大项目942个集中开工,总投资66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57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12个行业。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我国重大工程紧锣密鼓推进,能源、交通等项目成主力军,为稳住经济大盘、提高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7月1日,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这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战略大动脉,也是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常规直流+柔性直流”的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集成特高压直流输电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以及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灵活、系统支撑能力强的优势,示范引领意义重大。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307亿元,可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00亿元,并增加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将有力服务西南水电开发利用,保障江苏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月30日上午,等待已久的数十辆汽车从新疆S254公路尉犁段驶出,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正式通车,中国建成第三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至此,我国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的公路总里程超过1200公里。与前两条穿越沙漠的公路相比,修建这条公路更难。它的地形条件全国少见,经过沙漠东部密集、高大的沙山,共挖平32座高大沙山,填平28处丘间洼地,其中最大的一处沙山耗时近半年。面对风沙肆虐的沙漠,建设者采取“草方格+阻沙障”的风沙防护工程,与公路建设同步推进,在公路两侧铺设了5800万平方米草方格和900多公里阻沙障阻挡风沙,有效避免公路被风沙掩埋。……可见,一个个重大工程顺利落成背后,是科研、产业、资金、人才等全方位的合力,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厚积薄发的结晶。“短期看,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有利于充分拉动内需,激发经济增长动能。长期看,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还对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强化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称。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下半年重大工程下一步如何继续勇挑大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细化项目清单,分类施策,加快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盛夏时节,“雪域江南”林芝一片葱茏。尼洋河旁的色季拉山隧道内,伴随着TBM盾构机刀盘转动,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端。“钢铁巨龙”向隧道深处快速掘进,川藏铁路建设如火如荼。6月28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三门核电3号机组核岛反应堆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三门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建成投产后,三门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3000万吨。……兼顾“国家大事”和“关键小事”,一个个重大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项目落地。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我国交通发展成就显著,但交通网络人均密度仍然较低,要加大补短板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增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年内再开工一批国家高速公路联通、省际公路瓶颈路段畅通、内河水运通道建设、港口功能提升等工程。范若滢建议,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基建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空间布局,平衡好投资规模、节奏和结构。同时,灵活安排融资模式,解决项目资金供给困难。 转自:经济参考网 |
|
2022-07-05 |
6月份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 中国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 | |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4.7%和54.1%,高于上月0.6、6.9和5.7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中国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6月份制造业PMI为50.2%6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50.2%,在连续3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2%,连续2个月高于临界点,延续恢复性扩张势头;中型企业PMI为51.3%,高于上月1.9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生产活动有所加快;小型企业PMI为48.6%,高于上月1.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其中,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加快恢复。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明显加快。赵庆河分析,6月份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5月份相比发生明显积极变化。“虽然本月制造业延续恢复态势,但仍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6.3%,连续2个月位于收缩区间,部分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经营压力较大。”赵庆河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进一步细化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势头。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6月份,在调查的制造业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积极因素不断积累。赵庆河分析,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企业前期受抑制的产需加快释放。从行业情况看,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4.0%,产需恢复快于制造业总体。同时,物流保通保畅等政策措施显效发力,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明显加快,有效保障企业生产运行。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恢复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2.8%和52.2%,高于上月2.3和3.3个百分点。消费品行业PMI为50.9%,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消费品行业继续恢复性增长。高耗能行业PMI为48.3%,分别低于上月和制造业总体1.7和1.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总体偏低。企业预期有所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2%,高于上月1.3个百分点,升至近3个月高点,企业信心继续回升。从行业情况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于60.0%,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向好。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回升至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高于上月6.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明显回升。”赵庆河说。服务业景气恢复至扩张区间。赵庆河分析,6月国内疫情形势整体平稳,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商务活动指数在4、5月份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54.3%,高于上月7.2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较5月份有所改善。”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的由上月6个增加至19个,服务业景气面明显扩大。其中,前期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有所回升,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高于65.0%,业务总量连续2个月环比增长。“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7%和61.0%,高于上月10.0和5.8个百分点,表明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服务业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企业信心逐步恢复。”赵庆河说。同时,建筑业升至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6%,高于上月4.4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高于上月8.8个百分点,表明畅通交通物流政策取得实效。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5.2个百分点至63.1%,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高于上月5.7个百分点;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2.8%和54.7%。“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回升,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呈现恢复性扩张。”赵庆河说。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
2022-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