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反腐持续!大基金旗下3位前高管被调查 上市公司纷纷发声! | |
围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反腐风暴”仍在持续。最新通报显示,大基金旗下投资管理公司华芯投资增加三位前高管被调查,涉及被查人员任职的上市公司也公告澄清影响。另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提示,华芯投资多项信息显示异常。上市公司纷纷澄清影响8月9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消息,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监杜洋、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杨征帆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另外,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二部原总经理刘洋(非中共党员)涉嫌严重违法,经国家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同日,涉及杨征帆担任高管的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万业企业、沪硅产业、长川科技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公告,披露上述被调查事宜,并表示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产生影响。公司表示将关注后续进展情况,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履行相关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此前有媒体报道杨征帆被带走调查, 8月3日雅克科技晚间公告,确认了报道中提及的杨征帆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公司正积极与各方进一步核实相关事项。同日,上市公司还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动公告,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市场表现来看,近期半导体板块出现强势反弹,国家大基金指数更是自8月以来上涨近16%;8月9日收盘,头顶“Chiplet”概念的通富微电上涨9.98%,芯原股份-U、晶方科技、长电科技等在板块内涨幅居前。大基金反腐延伸至设备租赁平台华芯投资是大基金的管理人, 注册信息显示,华芯投资由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出资45%,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在其任职的多位高管近期陆续被调查,而本次被调查的华芯投资原总监杜洋身兼多职。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显示,杜洋2015年8月至2019年6月担任大基金旗下重要的设备租赁平台芯鑫融资租赁公司的董事长,但工商资料以及芯鑫融资租赁官网均显示董事长仍为杜洋。资料显示,芯鑫租赁由大基金牵头发起,中芯国际、长电科技、清华紫光等半导体产业龙头和上海、北京、浙江等产业聚集区地方国资及专业投资机构强强联合组成,先后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紫光展锐、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沈阳拓荆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和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近615亿元,累计实现投放1289亿元,70%以上投向集成电路及半导体领域。除融资租赁外,公司也涉及产业基金、股权投资、海外并购等业务,并可以操作投贷结合的方式。去年,芯鑫租赁还参与组建位于珠海横琴的粤澳半导体基金,总规模是200亿元,第一期100亿元。另外,今年芯鑫租赁发债融资。6月15日, 芯鑫融资租赁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10亿元,发行期限3年期,评级AAA,发行利率3.27%,全场倍数2.33;7月4日,公司成功发行2022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最终发行票面利率2.75%,发行规模10亿元,发行期限1年期,主体评级AAA.华芯投资私募信息提示报送异常自2021年11月华芯投资原副总裁高松涛被查以来,近期围绕大基金以及华芯投资前高管的调查密度显著增加。据通报,7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路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吉林省监委监察调查。简历显示,路军自2014年8月至 2016年3月期间担任华芯投资总裁。7月30日,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人事震荡背景下,华芯投资的多项私募报备信息也被提示异常。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提示,华芯投资未按要求按时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被提示信息报送异常;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信披备份系统定向披露功能中为投资者开立查询账号的比率低于50%;另外,截至2022年8月5日比对,华芯投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信息以及股东填报信息与工商不一致。 转自:证券时报 |
|
2022-08-10 |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涉虚拟货币炒作乱象 | |
记者9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随着虚拟货币的兴起,与之相关的投机、炒作、诈骗等活动愈演愈烈,一些网民受投资虚拟货币可获高额回报等虚假宣传迷惑,盲目参与到相关交易活动中,给自身财产带来较大损失。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高度重视网民举报线索,多举措、出重拳清理处置一批宣传炒作虚拟货币的违法违规信息、账号和网站。按照《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精神,国家网信办督促指导主要网站平台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持续保持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高压打击态势,加大对诱导虚拟货币投资等信息内容和账号自查自纠力度。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对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诱导网民进行“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投资的989个微博、贴吧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依法予以关闭。此外,国家网信办指导地方网信部门约谈涉虚拟货币宣传炒作的经营主体500余家次,要求全面清理宣传炒作虚拟货币交易的信息内容;并会同相关部门对专门为虚拟货币营销鼓吹、发布教程讲解跨境炒币、虚拟货币“挖矿”的105家网站平台依法予以关闭。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醒广大网民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谨防个人财产受损。 转自:新华社 |
|
2022-08-10 |
从地方“答卷”看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 | |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如何?近期财政部组织的调研和税务部门披露的数据交出了地方“答卷”。《经济参考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近期,财政部对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东、深圳、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十个地区的组合式税费支撑政策落地情况和政策成效开展了书面调研。从财政部调研结果和税务部门数据综合来看,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助企纾困效应明显,重点惠及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伴随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市场预期回稳转好,市场主体信心增强。退税减税“及时雨”助企纾困在陕西,全省80%的企业享受了留抵退税政策,其中,向西安公交集团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6.29亿元,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境。在江苏,1.8亿元的退税款及时到账,犹如“定心丸”,有效缓解了江苏广联管廊建设有限公司的现金流压力,辐射其下游企业240家左右,保障了项目平稳运行。在云南,云南昭通勤益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水泥运输服务,受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减少,压得公司喘不过气,收到退税资金50多万元后,财务负责人说,“小微企业本来就享受了一些税收优惠,现在又退了一笔钱,压力小多了”。……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财政部近期组织的地方调研结果显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平稳有序。特别是,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直接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有效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其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近期多地税务部门披露的减税“成绩单”也以真金白银的数据印证了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效。截至6月30日,江西省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44.6亿元,其中,4月1日以来累计退税328亿元,累计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140.2亿元;四川省支持“双创”税费减免186.4亿元,实现小微企业税费减免452.4亿元;浙江省新增减税降费284.7亿元,1523.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已有2000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重点惠及小微和制造业企业今年以来,一揽子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发力,重点惠及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免征增值税、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扩大“六税两费”享受范围等一系列组合式支持政策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复元气。——全面解决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力度等,支持制造业纾困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设备更新。财政部调研显示,4月1日至6月15日,深圳共为约7万户市场主体办理留抵退税38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5%,金额占比过半。深圳上半年办理留抵退税的六大重点行业中,制造业受惠最大,超过200亿元。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及时足额享受到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免、税费缓缴等优惠,切实增强了其发展信心。江苏苏州亚盛药业有限公司今年共享受退税约5000万元,企业计划将退税款用于重点品种的临床研发;广东广州粤芯半导体有限公司,1.13亿元的退税款将用于生产线的研发,早日实现新工艺量产化。浙江省问卷调查显示,通过组合式税费政策支持,77.3%的企业增强了发展预期,96.1%的企业提振了发展信心。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分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4月以来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达93.7%,金额占比42.4%;分行业看,4月1日至7月20日,制造业退税4844亿元,占比25.8%,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类型多、规模大、覆盖面广。通过减税、退税、免税等多种方式精准惠及不同的行业及市场主体,有效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对稳增长产生了积极成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合力推动红利进一步释放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显效,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财税部门形成合力、健全机制、狠抓落实的一揽子有力举措。——加强统筹谋划,狠抓政策落实。建立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三部门(财政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会商机制,4月以来联合召开7次专题会议;各地快速响应,建立了减税降费工作组,搭建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资金保障,确保退税资金快速直达。截至目前,财政部已下达三批支持地方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补助1.2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前端落实退税政策,后端调度资金,做好资金退付工作。例如,浙江、四川建立资金紧急调度绿色通道,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资金退付;云南建立留抵退税补助资金在州市间“调盈补缺”横向动态调整机制。——细化配套措施,顶格执行减免政策。浙江、河南、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对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六税两费”按照50%顶格减征;江苏免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六个行业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全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征收标准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瞄准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从构建机制到推动落实,精心筹划、精准发力,目前看在激发市场活力、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已显成效。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好退税减税政策。李旭红说,从对地方和企业的调研来看,以及税务部门的数据也充分印证,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释放了多重红利,包括有效缓解了市场主体的资金困境,发挥了助企纾困的重要作用;精准惠及小微企业,发挥了稳定就业的作用;全面解决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发挥了制造业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乘数效应。来源:经济参考报 |
|
2022-08-09 |
科技部等五部门发文——聚焦青年科研人员 减负行动3.0来了 | |
8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直面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文件亮出了行动内容的关键词——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这是4年来,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开展的第三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2018年,科技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以下简称减负行动1.0);2020年,持续组织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减负行动2.0);2022年8月,减负行动3.0正式开启。不过,这一次减负的主体聚焦于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减负行动3.0,意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任务部署,推动减负行动效果持续深化。”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汤富强说,减负行动中的各项举措,均针对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反映突出的不合理负担问题,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减负行动成为科技领域简政放权亮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需填报的表格由57张精简为11张;国家科技项目随机抽查采取“飞行检查”方式,赴实地、看实物、查实情、问实效;科技部、教育部相继出台破除SCI至上、“唯论文”硬措施,以“四唯”为代表的科技评价不良导向加快扭转;着力解决牌子乱、帽子多问题,我国已完成首批2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遴选与重组试点工作……减负行动1.0部署开展的减表、解决报销繁、精简牌子、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检查瘦身、信息共享、众筹科改7项具体行动,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2020年开启的减负行动2.0,在持续巩固深化前期已取得积极成效的7项行动基础上,部署成果转化尽责担当、科研人员保障激励、新型研发机构服务和政策宣传4项新行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90%以上的重点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2021年支持30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持续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保障支持。“以硬招实招推进政策落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成为科技领域简政放权的一项亮点举措。”汤富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减负两轮行动的全面推进,使减负举措在基层单位扎根落地,形成了良好的叠加效应,取得了积极成效,并已转为常态化机制。比如,科研人员反映突出的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科研管理进一步优化、管理效能有效提升,行动举措逐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备受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欢迎。减负为何聚焦青年科研人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中国科协创新院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39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比达到78.39%。青年科研人员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既面临着职业发展需要和学术追求带来的“合理负担”,也有因制度设计不完善造成的非学术性、不必要的“不合理负担”。压在青年科研人员身上的“不合理的负担”,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的一线调研中,主要反映在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方面。青年科研人员获得科研资助的机会少、稳定性差,缺乏稳定资助,难以聚焦某一方向开展长周期的深耕研究。为此,科研人员不得不到处想办法去“搞经费”“跑项目”,付出大量额外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此前多次采访中,不少青年科研人员就呼吁国家给予基本的科研经费保障,这也是调研中反映的普遍问题。而评价考核压力大,让原本处在职业生涯中最具探索创新思维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不堪重负。“青年科研人员同时处于职业生涯初期和创新力巅峰期。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下,青年科研人员与资深科研人员在同一平台、同一套指标、同样的方式下接受考评,难以充分反映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研究员刘辉说,一方面,考核评价周期短、过于频繁,青年科研人员“达标”压力负担重,容易导致他们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另一方面,青年科研人员在团队项目中承担大量具体研究工作,但由于资历较浅,在论文、专利、获奖等成果中往往署名靠后或不能署名,在重署名成果、重署名顺序的考核评价体系下,所做工作和实际贡献很难充分体现。15字亮出针对性举措为解决青年科研人员反映集中的多方面紧迫诉求,减负3.0行动坚持上下联动、压实责任,聚焦痛点、精准施策。在行动部署上,提出了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5方面行动。如何助力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减负3.0行动给出了支持举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开展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前沿,长期稳定支持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等。“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减轻项目申报负担。”汤富强以“增机会”为例说,行动将推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设立职业早期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对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聚焦“减考核”,减负3.0行动推动科研单位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在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等环节,对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此外,在科研相关绩效考核评价中,对青年科研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参与的科研工作、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成果转化成效等均作为贡献予以认可,避免仅以署名成果作为考核评价依据。“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列席接待性会议。”汤富强介绍,减负3.0行动还强调,政府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非因专业性、政策性业务必需,原则上不借调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此次专项行动为期1年,分三个阶段展开。2022年9月底前,摸排情况,找准卡点堵点;12月底前,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完成各自的措施办法制修订工作;2023年6月底前,各项措施办法全面开展实施,减负行动全面落地见效。来源:科技日报 |
|
2022-08-09 |
搭实践平台 促供需对接 | |
一年多前,毕业后的就业选择还在困扰着闽江学院大三学生石琦琦。一年后的今年6月,站在福建省福州市“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启动仪式讲台上,已是闽江学院新任辅导员的石琦琦,面向来自各地的学子,道出自己的心声:“通过‘好年华,聚福州’活动,让我有机会选择在福州就业生活,使我感觉到很幸福。”自2021年起,福州市持续开展“好年华,聚福州”活动,福州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文旅局等部门牵头,通过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就业保障等,多措并举,力促青年人才供需对接。“引才留才,福州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去年暑期,一则来自学校老师的推荐让石琦琦打起了精神——福州首次举办“好年华,聚福州”活动,鼓励大学生前往基层一线,担任基层团组织兼职干部,同时为福州市外学子提供7646个优质社会实践岗位,并配备实践导师——选拔、面试、上岗。21岁的石琦琦走上了福州团市委机关的实习岗位,“主要工作就是对接来福州大学生的参访活动。”石琦琦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就业环境,让大家对福州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北京大学硕士生李博远感触深刻。与此同时,福州市也收获满满——通过集中参访、线上双选会等各项活动,超过4500名学子达成就业意向,5860人参加社会实践和游学观光。“通过研学实践活动,让青年人更好地了解福州、爱上福州,进而留在福州。”福州市副市长孙晓岚表示。把人才“留下”不是终点,如何让人才留得住、留得好,福州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享受一年期免费住宿,为外地毕业生在福州求职打造“暖心工程”;万元生活补贴和一次性租房补贴,让在市内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学子,暂解人生起步阶段的经济压力;优秀创业项目资助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让“大众创业”在福州蔚然成风;每年开拓上万个就业实习岗位、全面放宽落户限制、人才限价房、公租房政策,更让学子有了实打实的获得感……一个多月的系列活动,让石琦琦对福州引才政策有了深入了解,也让她下定决心留在福州。供需两方的双向对接,让引才活动提质增效。“公司发力数字经济,急需相关专业的人才加盟,双向选择解了企业燃眉之急。”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去年的引才活动中,市人社局统一的需求征集和对接,让来自福州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胡俊钦“精准入位”,成功与公司签约。“数字福建建设方兴未艾,这里有我的广阔舞台。”胡俊钦说。“福州着力形成覆盖全领域、各层级、动态更新的‘横纵一体’政策格局,构建‘好年华,聚福州’人才政策体系,为青年学子在内的天下英才来福州、留福州提供一系列暖心服务,用心用情打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亚东表示。主题航班、人才公寓、交流参访、实习实践、课题调研……2022年“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已拉开序幕,预计将为学子提供26879个实践岗位。眼下,石琦琦也在线上忙着为大学新生解答疑问——“老师,福州这座城市‘性格’怎么样呢?”“福州热情又温婉,美丽又大方,欢迎各位同学选择在福州学习,希望以后也留在这里工作。”石琦琦语气坚定。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8-09 |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新数据 新看点) | |
从水利部获悉:今年上半年,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449亿元,同比增加59.5%,有11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200亿元。从投向来看,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河湖生态修复保护完成投资4046亿元。其中,聚焦保障防洪安全,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完成投资1313亿元;聚焦保障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898亿元;聚焦保障生态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完成投资835亿元。投融资政策落地见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吸纳社会资本等支持政策,拓宽了水利项目筹资渠道。1至6月,在落实的水利建设投资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达1600亿元,同比增加293%;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等达1392亿元,同比增加29.4%。吸纳就业人口效果显著。水利项目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的作用突显。据统计,上半年累计吸纳就业人数130万人。锚定今年水利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的目标,水利部提出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9项工作举措,实行清单式管理,分析研判工程进展。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8-09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丨上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 |
从8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上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8月8日拍摄的“中国这十年·上海”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到上海考察、五次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上海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龚正介绍,10年来,上海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1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2万亿元,人均GDP从1.42万美元增加到2.69万美元。同时,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0%提高到73%以上。10年来,上海城市功能实现新飞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19%提高到4.1%以上。10年来,上海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高起点推进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加快培育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不断放大科创板和注册制效应,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越办越好。同时,“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857家和516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3000亿美元。10年来,上海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86万元提高到7.8万元,人均期望寿命从82.41岁提高到84.11岁。此外,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来源:新华网 |
|
2022-08-09 |
研发投入占比保持两成以上 信立泰多项药品临床试验获批 | |
近期信立泰多项药品临床试验获批。今年第一季该公司延续着2021年的业绩增长,此外近两年来,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两成以上。多项新药获临床试验8月6日晚间,信立泰发布公告,该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SAL0112片开展2型糖尿病(T2DM)适应症Ⅰ期临床试验。资料显示,SAL0112片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的口服小分子偏向激动剂,系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拟开发适应症包括2型糖尿病(T2DM)、成人肥胖患者或超重患者的体重管理。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此前7月30日,信立泰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SAL0114片已经完成了Ⅰ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其Ⅰ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健康受试者口服SAL0114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SAL0114片为复方制剂,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目标适应症为重度抑郁、阿尔兹海默激越。7月14日,信立泰、信立泰成都生物和信立泰苏州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重组人神经调节蛋白1-抗HER3抗体融合蛋白注射液(国内项目代码:SAL007)开展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适应症I期临床试验。SAL007是美国SalubrisBio自主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NRG-1(神经调节蛋白-1)融合抗体药物,目标适应症为HFrEF(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该产品是信立泰第一个中美双报的创新生物药;目前,HFrEF适应症正在中美开展I期临床研究,HFpEF适应症在中美获得开展I期临床试验的资格。年报显示,信立泰及各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及在研项目包括心血管类药物及医疗器械、头孢类抗生素及原料、骨科药物等,涵盖心脑血管、降血糖、骨科、抗肿瘤、抗感染等治疗领域。2021年 该公司有98.07%的收入来自医药制造业,1.93%的收入来自医疗器械;报告期内,该公司有12.28%的收入来自原料,84.53%的收入来自制剂,1.92%的收入来自器械,1.27%的收入来自其他。研发投入占比保持两成以上从2018年至2021年,信立泰实现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4.05亿元、6.43亿元、0.04亿元和2.83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0.66%、-54.19%、-99.4%和7237.88%。今年第一季度,信立泰实现营业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了22.11%;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和1.82亿元,同比增长了53.09%和22.88%;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亿元,同比增长了38.3%。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一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困扰,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疾病总负担的70%,因此,慢病用药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亟需开发慢性病治疗创新药,解决社会和医保需求。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层面发布医药行业重点政策200余条,多项政策对未来几年医药领域发展影响重大:其中,药品类政策约占58%,主要包括药品注册审批、原料药、药品专利、药品警戒等多方面;医疗类政策约占18%,主要包括长期处方、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及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等;医保政策约占19%,主要包括医保目录调整及谈判、DRG/DIP支付方式、城乡居民医保等。一系列的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医药领域的主旋律仍是高质量发展,鼓励创新、重视信用和控费。我国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着信立泰的业绩增长,2021年和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保持着较快的业绩增长。2020年和2021年,信立泰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7亿元和6.9亿元,同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21%和22.61%。目前,信立泰有研发人员639人,其中化药团队428人,生物药团队127人。截至2021年末,该公司在研项目48项,其中化学药26项(含创新项目21个),生物药15项(含创新项目10个);医疗器械领域在研项目7项。今年3月29日,信立泰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信达鲲鹏基金,增资金额为30,000万元,增资后对生物医疗的持股比例将由100%稀释至93.4311%。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信立泰通过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为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
|
2022-08-08 |
菜鸟阿里系以外收入占七成 海外分拣中心增至10个 | |
8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3财年一季度财报。其中菜鸟当季总营收172.92亿元,外部收入占比达到70%。这意味着,来自阿里系的收入占比降低,其物流能力开始获得外部市场认可。据了解,以多种方式送货上门,是菜鸟今年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并在本季度取得新进展。目前,菜鸟直送为天猫超市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提供送货上门,包括米面粮油,酒水饮料等商品。同时,菜鸟直送开始为天猫国际提供上门服务,80%的菜鸟保税仓已接入。此外,菜鸟驿站联合天猫、淘宝推出的送货上门,已经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最快可实现当日选、当日送。本季度,全国约70%的菜鸟驿站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选择。从行业来看,菜鸟根据商家品牌的行业特点,围绕家装、重货、冷链、大家电、快消、美妆等行业,打造了更具针对性的特色解决方案。眼下,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借力菜鸟物流出海。为此,菜鸟计划在一年内深耕20个核心跨境电商产业带,聚合海运、空运、陆运等多式联运物流资源和海外物流仓储网络建设,点对点服务上百家跨境电商企业。本季度,菜鸟在以色列新建了自动化分拣中心,并在近期正式投入使用,使得菜鸟自营的海外分拣中心总数增至10个,可服务欧洲、东南亚、南美、中东等市场。除了核心物流能力,菜鸟物流科技在本季度也取得关键进展。菜鸟自研的新一代识别技术RFID标签,识别准确率达到99.97%的世界级水平,已经在取代条码识别,帮助徐福记等企业进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此前,菜鸟副总裁、国内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帅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行业履约也存在痛点。用户需要更快、更便宜、更好的服务,这与商家生产的计划、成本之间也会存在矛盾。因此,效率和成本是物流行业一直需要突破的考验。“如何将消费者需求和物流能力匹配,需要大量的数字能力、基础运营能力,也包括对整个物流行业的深入理解。”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全球化战略发展是明确的方向,即在全球市场选择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良好的国家和地区,聚焦本地化的能力建设,建立物流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无论是阿里巴巴商业主体业务还是菜鸟物流,未来会继续走出去加大国际化布局。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
|
2022-08-08 |
商务部: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大增21.6% | |
8月3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上半年服务贸易发展情况。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2891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6%;其中服务出口14059.5亿元,增长24.6%;进口14851.4亿元,增长18.9%。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5.7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34.3%至791.9亿元。6月当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253亿元,同比增长19.6%。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平稳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2144.9亿元,增长9.8%。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6828亿元,增长13.1%;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分别增长16.3%、13.9%。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5316.9亿元,增长5.9%;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速达82.1%。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恢复。上半年,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3935.5亿元,增长8.2%,其中出口下降21.8%,进口增长11.6%。剔除旅行服务,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26.2%,进口增长21.5%;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增长52.8%,其中出口增长67.8%,进口增长37.6%。 转自:证券日报 |
|
2022-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