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鹰潭模式 |
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数字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并向实体经济部门快速渗透扩散。鹰潭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市委市政府结合鹰潭实际,通过打通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生产各环节的堵点,连通产业链价值链的断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鹰潭模式。其一,着力于生产环节,提高供给质量,实现降本增效。生产是国民经济活动的起点,也是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基础。鹰潭着力于生产环节,多管其下推动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第一,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鹰潭城市首位产业为铜产业,为此,鹰潭打造了江西铜产业大数据中心,启动铜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平台建设获得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铜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已实施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对8家铜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摸索经验;第二阶段,以点带面,扩大改造范围,增加改造企业,并对第一阶段的改造企业进行更深更广的智能化改造,同时使用工业创新券补贴,提高企业对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目前,铜企业智能车间达34个,智能化设备达627台,铜精深加工比重提升至49%;已有8家企业列入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智能改造企业,江西鑫铂瑞科技有限公司获“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工厂,江西华尔达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获江西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等。第二,积极引导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一是引导企业进行两化融合贯标,目前全市已有多家企业启动两化融合贯标管理体系认定。二是推动两化融合深度发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鹰潭高新区获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盛发铜业、耐乐铜业等企业获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第三,打造服务平台和强化科技创新。强化平台支撑。先后与江西理工大学、信通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院校在我市合作共建研究机构,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宁波所、兰州化物所开展了合作对接。通过市校合作,一批重大共性技术实现突破,如康成特导生产的超细铜合金导线用线坯实现了进口替代,扭转了国外技术“卡脖子”局面,生产的Φ0.016mm合金线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广信新材生产的大断面大宽厚比异型银铜排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直流电机、大型轮船、高速列车,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出口至南非、印度等国。其二,着力于流通环节,构建便捷渠道,实现供需高效连接。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鹰潭作为“世界铜都”,铜企业众多,涉及到铜企门类较广,形成“八位一体”产业体系。为了解决铜企业在产销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产品不能实现供需高效连接的问题,鹰潭大力筹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二级节点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目前已通过评审,成为全国唯一有色金属行业、全省第二个行业二级节点。通过建设二级节点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标识数据的连接,优化当前业务结构,对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同行业辐射带动,使各环节特别是供应链、仓储物流、生产等工艺流程的优化,带动产业链的积极性,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标识数据高效、高质、高量的流通。其三,着力于消费环节,精准定位需求,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消费环节的堵点在于消费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没有合适的供给加以匹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化需求得不到充分的回应。以此为抓手,鹰潭提出了打造产业数字化提升工程,依托物联网技术,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渥泰科技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净水设备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和交互,实现消费者、售后服务商和厂家的互联互通,打通净水行业最后一公里难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效率提升90%以上,公司生产的家用机商用NB-IoT智能净水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及写字楼,项目入选工信部移动物联网应用优秀案例名单。三川智慧以“远程智慧水务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打造以“物联网水表+智慧水务平台”为核心,集研发、制造、运营与服务为一体的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的NB-IoT物联网水表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多个大中城市规模化商用。通过远程智慧水务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实现远程计量、智能抄表、DMA分区管理、用户管理等能力,并进一步加快开展水质水温监测、动态计费等水监测、水决策等服务,项目获工信部2020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江西太空机器人科技公司也凭借“5G+可视化立体智慧安防系统”实现传统的“被动安防”变为“主动安防”的重大飞跃,项目获工信部2021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总的来看,近年在鹰潭市政府大力推动下,全市企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打造“数字鹰潭”“物联鹰潭”“智联鹰潭”打下初步基础。我市从实践中也深切体会到:第一,融合是大势所趋,只有融合才能让数据释放价值、爆发力量,只有融合才能实现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第二,融合并非高不可攀,融合是方向、是出路,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都可以在与大数据融合中找到转型升级的路径、拓展创新发展的空间;第三,融合是共同追求,需要大家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关键在政府引领,基础在企业参与,重点在软件开发应用,导向在解决问题,目的在惠及人民。但是我市数字经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够,与打造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还有很大差距。为切实加快鹰潭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下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数字经济,抓物联网产业,首先就要把基础网络建设好。通过差异化布局4G、5G、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建成一批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光纤宽带网、无线宽带网、窄带物联网全面深度覆盖;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等新型网络技术。二、提升5G发展能力。围绕数字经济、物联网产业,优化布局无线通信模组、铜基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等5G配套产业;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鹰潭高新区省级5G产业基地(鹰潭高新区5G+物联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发展5G融合应用,打造“5G+智慧农业”、“5G+智能制造”、“5G+智慧旅游”、“5G+智慧物流”、“5G+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三、壮大上云上平台中小企业。加快对我市产业云的升级改造,提升对我市工业企业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的承载水平;开展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建成一批示范性数字化生产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强我市产业云平台赋能作用,支持并促进本地“2+N”优势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创新,打造全产业链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四、推进园区和产业集群提升数字化水平。实施已有的工业园区、制造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积极推进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园区管理与服务数字化以及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园区产业发展、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五、推进企业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水平。强化工业软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加快形成一批面向特定工业场景和特定行业的工业软件,建设鹰潭市铜工业互联网APP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工业软件、生产和业务管理系统、智能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实现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的智能化。六、提升技术应用支撑能力。发挥市场活力与制度优势,加强对底层操作系统、高性能芯片、基础工业软件、工业传感器等基础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创新支持;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协作,加快突破数字领域的技术瓶颈,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及其在制造业的应用。七、健全工业信息安全新体系。加强灾备能力建设,提高灾害响应能力,实现对各类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敏感事件的智能化识别、实时预警、动态研判和应急处置;充分发挥鹰潭高新区国家网络安全“高精尖”平台示范作用,打造省级信息安全产业园,培育具有鹰潭特色的信息安全产业。文章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 |
2022-01-18 |
常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城市能级 |
1月17日,代理市长盛蕾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常州市“十四五”部分专项规划以及《常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常州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等。会议审议《常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常州市“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会议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全市各地各部门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服务业、政府高效治理深度融合,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要树牢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数字转型、打破“数据孤岛”、培养数字技能人才、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加快把规划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要坚持共享原则,完善顶层设计、分级分类管理,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时,制订公共数据开放清单,建立授权运营机制,持续扩大公共数据开放范围,在保护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要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数据联动,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和现代化治理效能。会议指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进一步增强全市资源要素集聚力、区域辐射带动力、激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战略举措。要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要统筹推进区域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要精心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和放大产业创新优势、创新策源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要同步提升融合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步提升。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是常州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努力将常州打造成为智造技术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集聚区、关键装备和解决方案输出地。要从场景培育、示范引领、政策宣传推广等方面入手,推动供给端和需求端精准对接。要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企协同,加强分类指导,加快研究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学科体系和人才招引培养体系。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探索多元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准入、建设和运营管理,擦亮常州市“常有安居”名片。会议听取关于2021年政府系统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及时总结,持续推进建议提案转化工作,办理一个建议提案,要力争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方面工作,切实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效,提高政府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会议还集体学习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听取2021年常州市“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评比情况汇报,审议《关于2022年重大项目目标任务建议方案》《常州市“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关于规范常州市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指导意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副市长许峥、陈志良、狄志强和市政府秘书长周承涛出席会议。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会议。文章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_常州新闻 |
2022-01-18 |
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 |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长期以来,我一直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2000年我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建设“数字福建”,2003年在浙江工作期间又提出建设“数字浙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同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得到各国领导人和企业家的普遍认同;2017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2018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们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这些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根据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这是4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察看智能餐饮设备运行情况。同时,我们要看到,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还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违反法律法规、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畅通经济循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2021年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21日下午在位于东营市莱州湾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考察时,登上二层钻井平台,察看钻井自动化设备。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第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软件企业,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第三,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当然,要脚踏实地、因企制宜,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第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要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要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要促进集群化发展,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第五,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能。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第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重点加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核心技术、重要产业、关键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头部企业等安全可控。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0日,习近平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智能联栋木耳大棚,同村民亲切交流。第七,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要密切观察、主动作为,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我们要结合我国发展需要和可能,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要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文章来源:新华社日报 |
|
2022-01-18 |
数字经济全面拓展 打开投资新空间 |
随着数字经济领域顶层规划出炉,我国数字化进程再加速。政策连番加码下,A股市场上数字经济多个细分板块表现强势。机构认为,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引擎,顶层规划从经济结构转变上指明了方向,有望成为科技成长赛道投资的前瞻性指引。中长期来看,数字化技术底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多条主线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数字经济获政策连番加码1月1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多个行业板块与概念板块飘红。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天收盘,概念板块方面,数字货币、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大数据、金融科技、华为鸿蒙和云计算等概念均大幅上涨,涨幅分别为7.76%、7.75%、7.49%、7.23%、7.19%、6.52%和6.08%;行业板块方面,软件、电脑硬件、通信设备、文化传媒和互联网等板块涨幅居前,当天涨幅分别为6.12%、5.58%、3.63%、3.31%和3.25%。上述行业和概念板块内,数字认证、新开普、新点软件、海天瑞声、御银股份、富通信息、浪潮软件、太极股份等几十只个股涨停。消息面上,近期数字经济领域频迎政策利好。1月15日,《求是》杂志刊文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表题为《大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文章,提出要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地方层面,数字经济发展相关规划也纷纷出台。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壮大数字产业”,未来三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50%;东莞市提出三年将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100亿元,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苏州“十四五”时期将动态投入超1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当前,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规划》指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另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总量的近四成。有机构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引擎,“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科技成长赛道多主线迎新机数字经济大潮下,国内科技巨头们纷纷推出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腾讯借助云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如腾讯会议等,高效连接B端和C端,助力实体经济模式创新和企业数字化进程;阿里巴巴则基于其云化和数字化能力,全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京东利用“数智物流”为供应链注入活力;美团基于数字化平台助力小店经济和农鲜直采发展;拼多多通过AI(人工智能)、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产供销”向“销供产”演进;百度则全面赋能“金融+科技”数字与智能化变革。投资机遇方面,华安证券分析,“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在投资、消费、贸易三大领域继续全面发展,尤其以数字投资中硬件为主向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转变、消费中数字化消费潜力进一步挖掘以及贸易中数字交付规模扩大为主要重点。《规划》更是从经济结构转变上指明了努力方向,有望成为科技成长赛道投资中期视角前瞻性指引。短期来看,《规划》重点聚焦的新兴领域,将给“新公司”从0到1的突破带来支持,也会出现阶段性主题投资机会,特别是“专精特新”相关公司,可能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中期视角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基础设施方面关注结构性升级和补短板,如F5G(第五代固定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供需再平衡、云网融合、“通信+空间”基础设施、“通信+新能源”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关注“老树新花”机遇,关注具有更深厚的技术底蕴积累和稳健基本面的老牌计算机公司;三是数字产业化关注新赛道新机遇,建议关注高端逻辑芯片类、核心环节半导体设备类、半导体材料类及高端工业装备类、生物科技类龙头公司。西南证券表示,伴随顶层规划的出台,后续法规政策亦将逐步落地,计算机行业迎来利好,相关国产软件厂商有望率先受益。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22-01-18 |
2022零壹智库年会:数字经济的新格局与新优势 | |
2022年1月13日,以“数字发展:构建新格局、构筑新优势”为主题的2022零壹智库数字经济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峰会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主办,《陆家嘴》杂志、《价值线》杂志联合主办,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零壹智库创始人柏亮发布开场致辞,他提到,2021年是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基础扎实推进的一年,2022年伊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为数字经济发展描绘了路径和蓝图。近期,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要发挥数据要素倍增的作用,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这一系列文件,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核心的动力和基础,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零壹智库创始人 柏亮柏亮说,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零壹智库作为数字经济决策服务平台,将把数字经济年会一如既往地举办下去,与各界人士去探讨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在线上发表视频致辞,他指出,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将点燃助推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引擎”,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部原副部长 吴忠泽吴忠泽强调,数字经济已经上升至中国国家战略,中国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条件和战略契机,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只有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他也提到,技术创新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投入大、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等特性,最终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一、数字经济新阶段与新形势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发表了《2022年数字经济迈向历史新阶段》的主题演讲。他指出,2022年数字经济在十个方面都会有非常重要的突破和表现。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 朱嘉明第一,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会有更大的突破;第二,数字经济的新型价值形态会全面和充分的显现;第三,数字经济的经济制度开始成熟;第四,数字经济的法律体系在趋于完备;第五,数字经济在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方面,正在走向均衡;第六,支撑数字经济的新型组织的作用也在全面的显现;第七,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在体系化;第八,数字经济正在成为GDP增长的重心;第九,数字经济形态的国际贸易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态;第十,数字经济正在影响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说,国内的数字经济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即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政府推出很多政策和规划带领大家往前走,从顶层去支持、号召、指导市场去发展数字经济,但是我们企业作为践行者同样也需要思考,如何去找到数字经济这一热潮的核心方法论,了解着手点。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亚商集团董事长 陈琦伟他认为,金融科技虽然名称为金融科技,但其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仍是数字经济,其底层技术包括软件、图谱、区块链等方面,全部都与数字经济息息相关,所以数字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带动应用型的技术研究,向更加高效率,并且向价值变现方向的汇聚。二、数字技术赋能数字经济建设工业和信息化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相里朋表示,数字经济的核心是从数字的主线展开到数据,从数据演变为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继而演变出数据资产和数据价值,再推动资产证券化,继而带动整个数字经济发展。其中,数据是最核心的部分,即数据是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础,而数字经济最核心的基石是信任。工业和信息化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 相里朋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经济最核心的战略性支撑技术,也是构造信任机器的解决方案。推动区块链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华为区块链首席运营官张小军表示,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时代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区块链作为在这样的创新历程中的产物之一,未来30年都会更好地驱动数字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华为区块链首席运营官 张小军在区块链的应用层面,张小军提到,目前较广的应用场景可总结为存(分布存储)、传(数据加密)、识(统一共识)、行(自动执行),即区块链为这一系列技术的综合。应用场景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系统内和系统外,系统内注重的是数据共享流转与记录,而系统外更注重的是数据流转轨迹记录。目前,政务、金融、医疗、制造是区块链的主流应用领域。蓝象智联创始人兼CEO徐敏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价值从消费侧向生产侧全面覆盖,能够在消费侧和生产侧同时发挥作用。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也被称为“第五要素”。他认为,数据从生产资料转变成生产要素,首先需要解决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分离还会导致数据要素无法定价。此外,还需要解决隐私保护的问题。隐私计算是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隐私计算实现了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即数据可用不可见;另一方面,充分保护了数据拥有方的定价权利,以及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流动问题。蓝象智联创始人兼CEO 徐敏在未来,隐私计算将成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搭建坚实的数据应用基础。正如互联网作为底层基础,推动了互联网化产业发展,并被定义为“互联网+”时代。隐私计算也正在孕育各种新的数据合作生态关系,进而产生新的商业形态和生产关系,并逐步形成“隐私计算+”行业。“隐私计算+”意味着通过隐私计算技术帮各行各业重构数据基建,让其上所支撑的数字经济形态更加稳健发展,而不是犹如构建在沙滩上的数字大厦,进而产生各类新的商业形态和生产关系。如果有一天,我们目之所及都是由隐私计算所支撑的商业和社会形态,那就是隐私计算真正获得成功的时候。嘉银金科人工智能科学家姜睿思博士说,数字经济可简单拆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即将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再给业务赋能的模式,而产业数字化则具有几个基础必要条件:要有数据产生和产生数据的工具、要有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工具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嘉银金科人工智能科学家 姜睿思博士他表示,分析数据的能力是当下数据分析的一个重点步骤。数据价值的产生在于计算,机器学习模型也成为了精细化计算必经之路。同时,他还结合具体的运用场景解释了机器学习和AI精细化计算的优点。绿洲生态中国区顾问Myra Wang发布了题为《数字经济区块链应用发展与创新》的演讲。她强调,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的数据是有价值的,隐私数据应该受到保护,如果隐私数据产生收益,这部分价值应该属于生产者。最近流行的话题Web3.0就包含掌控自己的数据,通过自身的数据获益这样一个概念。绿洲生态中国区顾问 Myra WangMyra Wang表示,Web3.0已经到来了,大家对于数据隐私保护成了一个普遍的需求,并且更多的人会渐渐意识到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致力于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计算信任度和安全性。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创新实践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资深专家周昆平强调,数字化是赋能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全局性谋划不足,施执行经验欠缺;二是传统展业模式转型速度较缓;三是契合银行数字化经营的生态圈尚未建立;四是数据资产缺乏有效管理。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资深专家 周昆平周昆平就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提出五点对策建议:第一,加快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和组织变革;第二,加强数字化展业模式创新;第三,积极构建商业银行数字化经营生态圈;第四,把握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下的战略机遇;第五,确保数据安全和数字化运营系统稳定。亿联银行战略发展部兼小微金融部总经理王凯鸽表示,走传统银行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银行们要做“数字化原住民”。在数字化方面,银行其实可以有很多突破,比如算力突破、时空突破、空间突破。亿联银行战略发展部兼小微金融部总经理 王凯鸽王凯鸽从“如何理解、如何构建、如何落地”三个维度介绍了对数字银行的理解,并分享了亿联银行在建设数字银行过程中的一些思考:1、以合规为准绳,坚守金融底线;2、以服务客户为核心;3、金融的不变与变;4、鼓励创新,允许试错;5、数字化并非万能,不能盲目迷信数字化。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区块链及物联网首席专家连理指出,自2016年开始,就已经有保险公司推出基于区块链积分的一些应用,包括后续的一些公益平台用区块链记录公益捐献等应用。整体来看,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场景集中在记账、溯源、快速理赔等场景,后续要逐步升级优化,带来更广更深的业务价值。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区块链及物联网首席专家 连理此外,连理表示,目前有很多的金融科技厂商,对于底层区块链技术的投入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场景的功能性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大部分应用场景使用不到底层较为高端的功能。四、数字化应用如何构建新的发展优势本次峰还会举办了圆桌论坛。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研究小组副组长、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陈晓华担任圆桌主持人,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金智塔科技创始人郑小林,普元数智研究院院长、信创技术总工刘相,第四范式副总裁张健,清科链谷创始人、江苏清科产业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王薇共同探讨数字化应用方面的商业机会、业务挑战及未来趋势。2022零壹智库数字经济年会 圆桌论坛对于数字化应用的商业机会,陈晓华表示,昨天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具体会落实到以下五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第二个目标, IPv6的活跃用户要达到8亿户;第三个目标,千兆宽带用户数要达到6000万户;第4个目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规模要达到14万亿;第五个目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要达到45%,全国网上零售额要达到17万亿,电子商务交易的规模要达到46万亿,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要达到8亿。”未来五年将迎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中小企业应该抓住国家数字经济红利政策突破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为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企业方面也临诸多挑战。郑小林表示,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且政府的各项政策都在激励数字化转型业务,这对金智塔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机遇。当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是员工可能随时面临隔离,无法去客户现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自身企业的数字化协同以及项目实施过程的数字化支撑;第二个是为客户实施项目中碰到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会要求我们在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当然这对公司的隐私计算业务其实也是一个机遇。刘相指出,从行业的业务维度看,第一个是数据质量问题,很多数据质量存在不可知、不可控、不可取、不可信的问题;第二个是技术问题;第三个问题是数字化人才缺失的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型人才,目前的人才大多是单领域的,未来的整合非常关键。张健说,整个疫情之下,行业基本都在线上化。目前不是所有的银行业务都实现了线上化。银行很注重业务线上化,但在员工线上化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此外,在做非接触业务时,会要通过外部数据来拓展线上化服务,但是外部数据的使用会面临数据能用不能动的问题。王薇表示,因为我们是从传统行业和产业进来的,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面临人才的数字化问题、人才数字化培养问题;在和生态企业、入驻企业合作过程中,出现数据的统一问题,保密性、私密性的问题;此外,因为地域性的限制,我们还需要解决优质的数字化服务机构的整合、共同赋能的问题。在谈及数字化的新趋势时,郑小林进一步分析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加速迎来智慧经济时代。刘相则表示,随着整个疫情和大环境的变化,我们整个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是未来已来。张健认为,线上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未来,智能化将随着AI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从点到面,助力企业从传统企业走向未来企业。王薇说,未来,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将面对更多的场景,从这个逻辑上来说,目前主力发展产业数字化,接下来则会更注重数字产业化。五、零壹智库联合《陆家嘴》杂志、《价值线》杂志发布五大研究报告在本次峰会上,零壹智库副总裁、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发布了《上云用数赋智:中国数字科技服务商图谱报告2021》《核心技术崛起:中国金融信创产业发展报告2021》。零壹研究院院长 于百程《上云用数赋智:中国数字科技服务商图谱报告2021》显示,2021年底全国在运营的企业名称带“数字科技”的公司有3.19万家,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77%。2021年,新增数字科技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为历史最高。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区域上,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的数字科技企业数量仍然是第一梯队,海南、江西、广西、河南、湖南这些地区的涨幅超过100%。该报告针对数字科技服务商进行了线上调研,结果显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是这些公司选择应用最多的技术。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此类公司的痛点,包括服务商自身问题、客户拓展和业务问题、监管和技术发展问题。其中,客户拓展和业务问题更集中,包括市场认知和客户拓展、多行业客户理解和服务问题、数字化服务的效果显现问题等。在介绍《核心技术崛起:中国金融信创产业发展报告2021》时,于百程表示,金融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里一个重要细分领域,并在2020和2021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党政和金融对于数据和软硬件安全要求更高,也是目前信创最核心的两个领域。2020年是金融信创元年,金融信创进行一期试点并有案例落地,金融信创实验室成立。2021年,随着金融信创二期试点和案例落地范围扩大,金融信创步入高速发展期。报告中提到,信创产业从上到下推动,从“核高基”专项到“十四五”规划,芯片、基础软件仍是需要继续攻坚的关键领域,国家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或措施。从地方政策看,广东省出台的信创政策多于其他省市。从金融信创项目招投标信息可以发现,银行的信创占到了一半以上,证券和金融职能监管部门也占到了4成。地域上,广东、北京和上海江苏是参与信创建设较多的省份。零壹智库金融组研究总监李薇发布《中国数字化小微金融创新实践报告(2021)》,报告分为经营篇、创新篇、机构篇、科技篇和展望篇五个部分。零壹智库金融组研究总监李薇该报告指出,2021年小微信贷走向量质进阶之路,2021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实现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全年增长30%以上;2021年以来,小微特色生态圈已经形成了“信贷技术升级、特色产品创新、ESG可持续、专精特新+乡村、智能风控优化及代发工资新机”六大创新能力。报告数据显示,从整个市场发展空间来看,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规模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8.8%,2025年规模将达到98.9万亿,截至2021年3季度末,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数据显示,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59万亿元。因此,大量的小微企业主融资需求尚未覆盖,这意味着,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小微金融增量空间十分广阔。此外,报告也从政策支持、业务布局及科技布局方面对2022年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进行趋势展望。零壹财经执行主编张燕发布了《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和《科技驱动,质效升级: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零壹财经执行主编 张燕张燕表示,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可追溯到2012年,绿色金融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其他绿色金融服务,其中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体系的主力军,绿色债券成为中国绿色金融第二大载体。《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显示,绿色债券自2016年1月首次推出以来,其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发行额5508亿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11589亿元,规模仅次于绿色信贷。报告以72家银行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国有大型银行引领绿色信贷发展,但是城商行、农商行的发展迅速。从规模看,2020年,工商银行以13508.38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首位;从增速看,2020年,上海农商银行以369.52%的高速位列全国第一;从占总贷款余额比重看,2020年,兴业银行以29.15%占比位列首位。《科技驱动,质效升级: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分为市场篇、生态篇、模式篇、消费者权益保护篇、展望篇五部分。张燕对生态篇做了重点讲解。她表示,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包括信用卡和消费贷。从2020年信用卡发卡规模上来看,国有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占据绝对的优势,其中工商银行以1.6亿张累计发卡数量排名第一,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累计发卡均过亿,上海银行信用卡规模有着不错的表现,也是唯一一家信用卡累计发行量超过千万的城商行。张燕说, 2021年没有消金公司获批筹建,2021年随着苏银凯基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和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开业,消费金融行业从2010年的首批4家试点公司逐渐扩容至30家。《科技驱动,质效升级: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有20家消金公司公布了2021年半年度的资产规模,从整体资产规模来看,20家消金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5137亿元,平均总资产规模为257亿元,同比上涨16.7%,其中招联消金总资产规模最大为1298.4亿元,是唯一一家总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的消金公司。招联、马上、兴业、中银、捷信、中邮、杭银7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总和占20家总资产规模的73.6%。六、“五大榜单+两大奖项”重磅发布在本次峰会上,零壹财经·零壹智库联合中国零售金融智库、《陆家嘴》杂志、《价值线》杂志发布了“2021产业数字化服务商TOP50”“2021金融信创领航企业TOP20”“2021数字小微金融服务机构TOP30” “2021保险数字化应用TOP20” “2021绿色金融先锋机构TOP30”五大榜单以及“2021年度数字金融奖和数字化专项奖”。2021年,数字科技公司在推动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中不断发挥作用,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021产业数字化服务商TOP50榜单是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推出的第三届数字科技类评选。商汤科技、第四范式、钉钉、国双、观远数据、百融云创、华为云、天旦、极验、金智塔科技、科大讯飞、京东科技、平安科技、七牛云、数字政通、同程旅行、望海康信、晓羊集团、爱数信息等50家科技服务商上榜。2021金融信创领航企业TOP20榜单是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推出的首届金融信创企业评选。本次金融信创领航企业评选参照零壹兵器谱的六大评选维度,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察企业的产品能力、团队能力、经营能力、资本认可度、企业资质及品牌影响力,以综合评价企业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和成果。中国长城、中兴通讯、新华三、同有科技、普元信息、领雁科技、神舟通用、达梦数据库、海光信息、百敖软件、恒生电子、中电金信、东方通、华为云、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奇安信、深信服、金山办公等20家金融信创企业上榜。2021数字小微金融服务机构TOP30榜单针对于纯信用贷款、银税互动贷款、数字供应链金融、专精特新贷款等业务领域,筛选出一批优秀的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服务商,展现其服务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群体的特色解决方案。本次是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推出的第二届数字小微金融服务机构评选。建设银行、宁波银行、台州银行、泰隆银行、亿联银行、百信银行、众邦银行、百融云创、东方微银、度小满金融、金蝶信科、平安普惠、狮桥融资租赁等30家数字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入榜。2021保险数字化应用TOP20榜单主要面向保险科技服务商和新型保险中介机构,以01Finds数据库和案例研究为基础,着重考察技术和产品创新、资本认可度、品牌影响力等维度。这是零壹财经·零壹智库首次推出的保险数字化应用评选,复深蓝软件、慧择、i云保、暖哇科技、新致软件、中科软、白鸽在线、保险极客、保准牛、车车保险、车晓科技、力码科技、南燕信息、小雨伞保险、栈略数据等20家保险科技服务商入榜。2021绿色金融先锋机构TOP30榜单面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绿色租赁”等绿色金融服务领域的机构,涉及行业领域主要是金融,绿色债券还涉及工业。这是零壹财经·零壹智库首次推出的绿色金融类评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金融租赁、陆金所控股、马上消费金融、三峡集团、厦门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申能租赁、太平保险、比亚迪、赣州银行、网商银行、兴业银行、银河资产、长城国兴、浙江民泰银行、众安保险等30家绿色金融服务机构上榜。在2021年度数字金融奖和数字化专项奖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兴银理财、建信金科、交银租赁、中国平安、华泰证券、博时基金、云闪付、兴业银行、启明创投等16家机构,因过去一年里在数字金融细分领域的领军表现,分别获得“2021年度数字金融奖”。同程数科、普元信息、中证科技、估图数科、微财•好分期、蓝象智联、清科链谷、盈科资本等10家机构,因为在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创新或数字化投资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分别获得“2021数字化专项奖”。文章来源:网易号·零壹财经 |
|
2022-01-17 |
海口美兰区招商推介会在京举办 “走出去”推介“海南机遇” “请进来”共享发展红利 |
近日,美兰区政府和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联合举办的“潮起海之南,逐梦美兰”海南自贸港投资机遇专项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吸引30余家知名企业参加,共商合作共赢新机遇。据了解,2021年以来,该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工作五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其中,项目投资额49.7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260.77%;纳税额23.4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234.07%;实际使用外资额2.42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134.51%。 诚邀各方企业投资兴业 共享自贸港发展红利 “美兰区欢迎企业落地,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深化与企业在金融、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美兰区诚邀各方企业到美兰投资兴业,享受优惠的扶持政策,共享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和成果。”美兰区副区长唐甸广介绍。会上,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姬国辉解读海南自贸港建设优惠政策,以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案例,深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海南境外直接投资优惠政策开展业务,并邀请在场企业立足海南自贸港发展ODI业务,共享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 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环境下,一股境外投资热潮在海南悄然兴起,本次到会企业纷纷表示将高度关注海南自贸港ODI新机遇,希望与海南建立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国际部总经理彭寿波就跨境投资金融服务进行专业宣讲,他表示跨境金融是海南自贸港发展的重要特征,银行针对ODI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交通银行作为一家百年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推动企业用好自贸港政策不断发展壮大。 优化服务做强产业 打造总部经济聚集区 “美兰区是海口江东新区的主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惠的政策条件。为助力自贸港建设,在良好的政策和机遇下,美兰区正积极建设自贸港产业发展高地,围绕城市的中轴线——国兴大道,打造总部经济聚集区。”美兰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李文远详细介绍了美兰区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情况,并着重推介大英山金融集聚区。 据了解,大英山金融集聚区形成了8家5A级写字楼、超60万平方米的CBD办公集群,吸引了各类大型企业地方分支机构、地方国企及平台公司入驻,已集聚了118家金融、类金融企业。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总裁吴承杰表示,FESCO作为国内头部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已帮助众多企业落地海南自贸港,未来将继续助力海南自贸港蓬勃发展。 李文远介绍,为开拓招商视野,捕捉更多的招商引资信息,美兰区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思路,去年组织招商小分队分别赴厦门、深圳、上海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4场,挖掘企业与美兰资源对接契合点,通过借助上海“进博会”等活动上开展的美兰区专场招商推介,有效提升了美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更广阔的政企合作空间,谋求合作发展机遇。文章来源:海口日报 |
2022-01-17 |
沈阳市辽中区再生资源产业招商推介会成功举行 | |
沈阳市辽中区再生资源产业招商推介会14日在沈阳近海经济区管委会三楼多功能会议厅成功举行。推介会以“相聚生态辽中,共赢绿色未来”为主题,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推动重点项目签约和落地,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后劲,增强全区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浙江一百岁集团、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辽宁中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沈阳四方轻合金有限公司、沈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等百余家杰出企业的代表应邀参加。会上,参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辽中区宣传片。沈阳近海招商管理集团副总经理刘鹏浩做辽中区概况及环保产业情况专题推介,重点企业代表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传、辽宁中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放、沈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宏庆分别在会上做表态发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绿色环保路上,燕龙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环保事业做大做强,成为极具专业化水准的废玻璃回收加工企业和优质的废玻璃原料供应商,为实现资源转型,环境友好新事物做出自己的贡献。未来我们将节约能源,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作为企业利国利民的一项终身使命,一代代继承下去。”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传告诉记者。此次推介会,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辽宁中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沈阳四方轻合金有限公司与辽中区人民政府分别就建设燕龙基东北区域总部及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沈阳二期项目、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项目、铝循环利用项目进行现场签约。副区长冯东昌表示,每一个地方都需要发展,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成功。辽中区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势头、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为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辽中再生资源产业潜力巨大,商机无限,辽中会为投资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营造亲商、重商的氛围,搞好服务、多方帮助,切实解决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共同推动辽中又好又快发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招商活动,共签约3个项目,投资总额7亿元,有成果、有成效,必将激发辽中环保产业的内生发展动力,为辽中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辽中将秉承“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发展,替投资者着想,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不断优化环境,不断改进服务、促进协作,实现双赢。文章来源:腾讯慧政辽宁 |
|
2022-01-17 |
先行示范 双流扬帆 双流2022年首场楼宇经济专题招商推介会顺利举行 | |
楼宇是城市生命体的细胞,近年来楼宇经济的浪潮已经受到全国各个城市的关注。今天,双流2022年首场楼宇经济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走进深圳,向高能级企业抛出“橄榄枝”。这是双流楼宇招商“走出去”,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设立成都市双流区楼宇招商(深圳)工作站、与深圳人才产业园合作创立第一支“蓉深人才投资基金”,共话成都双流楼宇经济的崭新机遇,共创中国新一线城市的美好未来。专点招商:率先设立双流区楼宇招商(深圳)工作站为借力大湾区人才及产业优势促进精准招商,由成都市双流区商务局与深圳市人才产业园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设立成都市双流区楼宇招商(深圳)工作站,致力于有效链接湾区创新资源,为深圳企业向西拓展及产业外溢定向提供楼宇招商信息,这是双流楼宇招商首次“走出去”建站设点,未来将双向助力持续整合平台资源,发挥政企联动优势,促进双流楼宇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在全国示范带动更多高效楼宇招商工作站落地。据了解,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人才集团”)是以猎头高端业务为引领、以公共服务业务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为主体,覆盖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的深圳城市HR和整体人才解决方案供应商。旗下包括:深圳千里马国际猎头有限公司、深圳市人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对外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才服务中心、深圳市鹏劳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才产业园有限公司、青岛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创建国际一流千里马猎头公司。深圳人才集团出资1亿元设立了深圳千里马国际猎头有限公司,完善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市场机制,创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团队,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品质优才服务,匹配深圳国际化高端人才发展战略,打造深圳城市猎手。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平台。深圳人才集团与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率先创建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园区将面向国内外引进顶尖人才机构和新兴人才机构,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营造具有特色的人力资源生态圈。专场对话:共谋产业新发展高峰对话环节,邀请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柯禹、深圳市中洲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陈玲、盘古智库湾区研究院秘书长高山、遨博华南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余任冲5位产业研究院及智库专家,就东西部产业人才互动,承接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在打造世界城市群进程中的产业溢出效应开展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交流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人才聚集起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不同领域的人才都需要施展才华的平台,要健全人才政策制定,宣传好人才工作,营造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专题推介:项目集聚新选择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党中央交给四川和成都的重大任务,双流区委区政府对标对表,提出了大力推进“三区三廊三新城”建设,未来将重点突出成都芯谷、天府怡心湖和天府国际生物城“三新城”标杆带动作用,打造承载城市重大功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城、品质新城。推介活动中,成都芯谷研创城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品质科创空间的示范区率先亮相,该区域规划面积1km2,规划建筑面积155万m2,已入驻澜至科技、华大九天、中国振华等30余家优质企业。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怡心湖梦想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孵化园分别从运营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进行了多维度的综合展示推介,充分凸显了双流坚持“人城产”逻辑推进楼宇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专项签约:创新谋划“人才创新园”推介活动上,成都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人才产业园有限公司签署了人才合作战略协议,下一步双方将围绕双流区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招引及未来发展策略,全面引入深圳市优质创新资源,加强双方在人才综合引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双方合作拟创立的第一支“蓉深人才投资基金”,是双流区探索“人才+资本+项目”的模式创新。作为双流区楼宇经济提质增效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掀开了双流区2022年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幕,充分展示了成都双流投资环境和产业载体优势,拓宽了湾区企业对双流的进一步认识,增进了两地企业交流合作空间。与会企业和嘉宾纷纷表示看好双流发展潜力,将持续关注、适时启动考察调研。文章来源:澎湃网·蜀黍观察 |
|
2022-01-17 |
电商成支柱产业,应做大做强!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重磅发布 |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一、规划八大任务:2035年数字经济位居世界前列《规划》明确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规划》部署了八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二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四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五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六是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七是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八是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二、更需合规治理!全方位监管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数字平台垄断与资本无序扩张、数据鸿沟等问题,亟须通过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规划》在基本原则中强调“坚持公平竞争、安全有序”。要求“突出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健全完善协同监管规则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兵认为:对安全的强调值得关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涉及市场治理,还涉及到社会治理、国家总体安全。《规划》重申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同时强调守住安全底线,网信部门的作用与功能将被重视。从《规划》提到的治理方向来看,协同治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高频出现。《规划》要求,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协同治理模式。明晰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明确监管范围和统一规则,加强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合。并且,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完善协同会商机制,有效打击数字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分工协作,推动监管数据采集和共享利用,提升监管的开放、透明、法治水平。其实,纵观2021年年底中央、相关部门会议来看,协同治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等一再被强调。2021年12月17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要统筹推进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金融监管,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对于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曾表示:“进一步形成协同监管的规制合力。推进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和竞争监管等更加紧密衔接,更加注重由监管执法个案对接向深层次制度对接转变。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行政监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以数据采集、流通、开放为例,涉及不同区域、不同层级行政部门,需要提升市场监管与行业监管、微观监管与宏观调控、跨部门、跨层次、跨区域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协同监管行动力。”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数字经济安全体系进一步增强。三、探索与数据要素价值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数据已与技术、人才、土地、资本一并被列为生产要素,其在数字经济时代是关键的生产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起到倍增效果。如何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规划》给出了方向: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数据要素供给是促进数据资源化的第一步。《规划》称,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聚焦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环节,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数据要素市场的搭建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关键。陈兵指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前提是明确数据产权归属,基础是构建统一开放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是健全高效的定价机制,底线是保障数据要素安全发展。此次《规划》中也提及: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鼓励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逐步完善数据定价体系。为何数据确权、定价机制如此重要,一再被强调?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方燕表示:数据价值激活的前提是数据自由有序流转。对于公共数据而言,强调数据开放共享;对于社会商业数据,则是数据交易流通。数据确权是数据交易流通的前提条件,数据定价是数据交易流转的指挥棒。不过数据确权、定价并非易事。数据的复杂属性致使其权利属性难以明确等困境,并且过早、过严、过窄地确权,可能会制约数据流动和数据产业发展。数据定价机制也是难题。陈兵指出:“与传统要素相比,数据要素具有非排他性、价值的低密度性、复用性等截然不同的特征。数据产业链涉及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清理等各个环节。数据要素定价机制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了市场难以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妨碍数据要素高效循环。”方燕表示,数据确权定价方面国内政策已经有基本原则。但是距离具体实操还有差距。国外在这方面也基本如此。同时,涉及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尚未攻克。按照《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成效显现,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有序开展,探索建立与数据要素价值和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四、浙里杭州数字化进程,电商作为优势支柱产业势不可挡“十四五”时期,杭州作为全国数字经济最具先发优势的城市之一,积极抢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重塑数字经济的产业链架构、产品和服务形态、商业模式和治理方式,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脉搏、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争当全球数字经济排头兵的客观选择,更是争创数字化改革引领区、带动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数字经济竞争的有为之举。其中,在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方面,电子商务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持续提升电商平台服务体验。以平台经济为核心,推动电商平台创新发展,支撑电子商务市场一体化、有序化、公平化、规则化、开放化发展。支持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杭州实验区建设,构建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文章来源:澎湃网·电商发布 |
2022-01-17 |
多方部署激发数字经济“牵引力” |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持续完善。《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正在密集开展新一轮部署,适度超前部署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聚焦制造、矿山、电力等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在三一重工位于湖南的一家智能工厂,数字化改造带动生产效率提升50%,每45分钟下线一台泵车。在位于深圳西部港区的妈湾港,5G赋能下,工人坐在智能远控中心就可以同时控制6台场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除工业领域,数字经济也在悄然走入人们生活,扫地机器人、智能音响等智能产品不断为人们提供便利。一个个鲜活案例,折射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看发展规模——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截至2021年11月,已开通5G基站139.6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过70%,5G终端用户达4.97亿。看拓展增长新空间——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累计有效带动数字产业领域投资近千亿元。截至2021年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9个百分点。新型消费快速增长,智能化产品驱动消费升级,扫地机器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智能产品销量全球领先。看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正全方位转型升级,以制造业为例,截至2021年10月,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600万台,有力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发展数字经济既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增强产业链韧性,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在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此外,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已经成为大国聚力发展、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共同选择。“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新引擎。“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数字经济部分单独列为一篇,并在主要目标中提出,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从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等八方面对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总体部署。《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正密集展开新一轮部署,其中,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重点。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加快5G行业虚拟专网规模化建设,打牢数字化转型的网络设施基础。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22-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