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新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一文件在去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对“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进一步深化。聚焦什么是统一大市场?有何意义?答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的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同时,市场的监管要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大市场。““要全面巩固国内经济体系循环畅通的成果,这其中的关键一招就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我们国家拥有这种超大规模和整体市场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当前的时点下尤为重要,因为它在抗击外部的风险,通过自身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还有自身国内市场的体量来抗击外部一些冲击和风险方面,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国内市场潜力,为我们以自身最大的确定性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 郭丽岩)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可以说是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抓手,将有助于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未来也将有更多具体政策出台促使其落地,可以说,建设统一大市场是着眼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发展全局的长久之策,并非短期经济下行的应对之策。根据意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原则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系统协同,稳妥推进。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推出优化不动产登记、车辆检测等便民举措。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防止监管缺位。公众号:慧产重磅!全网最齐全2021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招商人该关注的重点全在这!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此前的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已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本次《意见》的发布则是对该项长期规划进行细化: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经济工作的主线,核心在提高供给体系以满足国内需求,通过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实现高质量供给引领以创造新需求。立破并举以高质供给引新需求慧产科技®Huichan Technology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出现的堵点和卡点,《意见》强调要立破并举,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使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这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立的角度,从制度建设着眼,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强化公平竞争市场规则建立,推进统一市场建设,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从破的角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市场垄断和不当竞争行为,瞄准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等顽疾,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意见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从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这一点来看,提出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几方面具体要求,针对国民经济供给侧各生产要素的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提出方向指引,与2020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相辅相成,这应当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意在推动各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提高生产要素的流通、配置效率,以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水平,对抗人口老龄化等不利于经济潜在增速的因素,同时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明确要处理好这三种关系慧产科技®Huichan Technology01明确大市场与强市场的关系如今,我国不但拥有了超大规模和整体市场的明显优势,未来还要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首要的一步,就是要打造大市场,从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市场平台设施、要素和资源市场等维度,高标准和高水平推进全国市场统一性建设。其次,还要在大市场的基础上建设强市场,实现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02统一大市场与畅通双循环的关系从畅通国内循环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等举措,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突出问题,全面打通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我国双循环战略能够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有助于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进而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疏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有助于提高内循环的质量和韧性。《意见》在其工作原则强调“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其主要目标中明白要“努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扩大市场规模容量”。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看,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能够推动国内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促进内外市场规则标准融通,有利于以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内核”强力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资源向内汇聚,从而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支撑。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执行所长杨东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百年未有大变局和国内国际复杂形势的当下,具有突出重要意义。“凸显出我们这样一个国内统一的大市场的构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增加经济发展高质量成效的重要性。所以更加需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需要把大平台垄断,比如数据垄断等问题解决掉,为了更好促进生产要素全国性流通和流动,这样才能更好促进经济发展。” |
2022-04-25 |
深入解读:统一大市场对招商引资的九大影响! |
★ 前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可以说是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抓手,将有助于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未来也将有更多具体政策出台促使其落地,可以说,建设统一大市场是着眼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发展全局的长久之策,并非短期经济下行的应对之策。慧产编辑部,公众号:慧产供给侧改革新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建设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要素和资源、监管等,以及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交互渠道、交易平台等。现存问题慧产科技®Huichan Technology用四个词来概括统一大市场的特点:规则统一、竞争充分、高度开放、运行有序。统一的对立面是分割导致市场分割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前者如地理、气候等,后者如行政权力和企业市场势力等垄断因素。前者主要构成市场运行中的物流成本, 尤其是运输成本;后者则构成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前者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来缓和或解决,后者则需要进行制度性改革,尤其是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各种垄断行为。这也是本次规划所指向的问题。开放的对立面的是封闭市场体系的对外开放,是市场的生命活力所在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中国不仅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市场,而且要进一步实行高水平的对内开放。尽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是以利用内需为由反对市场开放,而是要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对外循环,以国内市场潜力、吸引力为全球经济创造新机遇、新动力和新市场。总的来说,现在的中国市场不是对外开放不足,而是对内开放不足,尤其是对民营经济和公民开放不足。竞争性的反面是垄断性两种表现形态: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经济垄断是指企业依靠技术、专利以及经营策略等取得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往往是需要鼓励,因为它往往是自由竞争、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的产物。经济垄断只有当它对市场公平性构成威胁时, 才需要用竞争法管制。行政垄断是指采用或借助于行政力量实现的市场垄断,包括地区封锁、地方保护、设立行政性垄断公司、政府限定交易等。中国市场现在的状况是行政垄断与企业经济垄断叠加,而且行政垄断的痼疾难除。有序性的反面是无序性过于有序未免是好事目前中国市场运行的现实问题,不是呈现为无序性和混乱性,而是管制过多、政府职能错位等导致的低水准的有序性。多年招商实践中我们发现,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市场分割问题,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建设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2022-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