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与联想集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
12月17日,联想(鹤壁)智能制造产业园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鹤壁迎宾花园举行。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联想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智慧城市及智能化方案部总经理耿冬柏出席并致辞。鹤壁市市长郭浩主持签约仪式。联想集团中国区副总裁、中东大区总经理杨增辉,联想河南战区总经理胡鹏飞等企业代表;市领导洪利民、王泽华、刘文彪及相关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马富国致辞,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据分析、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必将为鹤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真诚希望联想集团及相关生态链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科研等优势,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打造最优环境、提供最优服务,让企业投资在鹤壁、满意在鹤壁、收获在鹤壁、成长在鹤壁。耿冬柏表示,此次签约描绘了联想智能制造产业园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在双方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一步,联想集团将围绕智能制造、智能感知设备、新基建等与鹤壁强化沟通对接,深化合作交流,为推动鹤壁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贡献力量。刘文彪与联想集团有关负责人签订联想(鹤壁)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文章来源:网易·环球看资讯 |
2021-12-21 |
海口出让4宗地助力医药、医疗和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发展 |
12月16日,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功挂牌出让4宗地块,总面积为30959.62平方米(合46.44亩),4宗地块分别由博科(海南)智能智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竞得,总成交价为3859.1469万元,其中3宗地块均位于美安科技新城,主要用于发展医药生产、医疗装备研发和智能制造。出让的4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具体情况如下:一是位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B0627-2地块,土地面积为8009.54平方米(约合12.01亩),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容积率≥1.0,主要用于发展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不低于500万元/亩。由博科(海南)智能智造有限公司以579.0897万元竞得。二是位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B0625-6地块,土地面积为6677.49平方米(合10.02亩),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容积率≥1.0,用于发展医药生产基地项目,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不低于700万元/亩,由乐泰药业(海南)有限公司以489.73万元竞得。三是位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B0419-3地块,土地面积为13349.3平方米(合20.02亩),土地用途为科研工业混合用地(其中科研用地60%,工业用地40%),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容积率≤2.5,用于发展医疗装备及耗材研发制造项目,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不低于1250万元/亩,由民银国际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以1388.3272万元竞得。上述3个项目均要求竞得企业在2个月内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后3个月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并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同时开工建设,2年内完成项目建设。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提高各类产品研发、制造、再制造技术水平,并形成智能制造、再制造、医药医疗研发制造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园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四是位于海口市江东新区滨海生态总部聚集中心(CBD)JDQB-C02-20地块,土地面积为2923.29平方米(4.39亩),土地用途为教育用地,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容积率≤1.0,用于开发建设江东新区国际幼儿园项目,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亩,由海南盛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1402万元竞得。该宗地在应按现状交地后6个月内动工,动工后18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设交付使用。文章来源:新海南 |
2021-12-21 |
福建省企联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省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平台同步上线 |
近日,福建省企联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在福州市仓山区成立,福建省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平台同步上线。“福建是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把全省智能产业整合起来,合力推动全省智能产业发展,这是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要求,也是福建智能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刘捷明表示,在省工信厅指导下,省企联决定征集会员中的制造业企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相关行业协会、高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团体作为创始成员,发起成立省企联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据介绍,联盟成立后,将依托智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组建智能产业专家智库和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咨询诊断、整体解决方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开展智能技术应用研发,组织开展政策宣贯、专家诊断、信息交流、经验分享等。同步上线的福建省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平台,将依托省企联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的专家智库及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为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开展咨询诊断服务工作,同时依托联盟的OA办公系统,实时征集企业需求,不定期开展一对一的智能化转型供需企业(机构)“手拉手”活动,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服务。文章来源:东南网 |
2021-12-21 |
2021 中国工业蹄疾步稳开新局 |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和诸多风险挑战,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砥砺攻坚、奋发作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迎难而上,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工业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进一步彰显,有力支撑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圆满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十四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工业各行业“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推动工业领域各行业相关工作更好开展,在前期充分研讨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等工业领域各行业系列“十四五”规划陆续发布,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微评:工业领域各行业“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既明确了各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为相关各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铆足干劲、攻坚克难,不折不扣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各项任务的推进落实,就一定能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美景。工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十三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增长势头强劲,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十三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约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约40%,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1年,工业绿色发展全方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开展。微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关键基础材料创新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急需的关键基础材料实现新突破。完善新材料平台体系,累计建设多个新材料重点平台。持续深化上下游协同攻关,加快新品种工艺固化和应用考核进度,推动一批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优化新材料推广应用生态,完善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微评: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1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接下来,产业链上下游各方需进一步加强协同,持续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供应保障有力2021年,我国疫苗生产实现从“增产扩线”到“爬坡过坎”再到“稳产高产”的快速转变。目前,我国已有7家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获准紧急使用,其中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两款灭活疫苗已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累计供应国内超26亿剂,向超过110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供应超18亿剂,是全世界接种人数最多、对外供应最多的国家。微评:新冠病毒疫苗是构筑免疫屏障、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支撑。今年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疫苗生产企业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和重要医疗物资的生产供应保障,有力地支撑了国内外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迈上新台阶2021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举措进一步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达到343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达到585家。持续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企业11.7万家。微评:目前,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齐头并进之势,发展红利逐渐显现。“专精特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共识和必由之路。汽车产业“三化”转型再提速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屡创新高,预计全年产销超过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左右,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国开放智能网联测试区域超过5000平方公里,L2级(组合驾驶辅助)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此外,我国还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了汽车行业管理服务。汽车企业生产一致性和质量管控意识显著增强。微评: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远超预期,在规模和质量上都交出了亮丽的答卷,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有序推进2021年,化工园区规范发展和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协同推进,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开展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回头看”检查,编制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进度节点计划,第一阶段任务(1089家企业)全面完成,第二阶段任务(87家)已完成43家,44家正有序推进。微评:实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对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稳妥有序、持续推进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搬迁改造,相关企业不断强化环保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杜绝搬迁改造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果2021年,我国积极做好工业母机产业顶层设计,研究起草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积极推动高端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强链补链,支持开展工程化攻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现既定目标,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一批主机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端机床平均无故障时间由不足600小时增加到2000小时,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和数控刀具市场占比大幅提升。微评:作为“制器之器”的工业母机是工业化的根本。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母机产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解决了一批“卡脖子”装备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产业各方正积极行动,致力于推动高端工业母机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造船三大指标持续增长领跑世界2021年,我国船舶工业稳中向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1月至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达35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新承接船舶订单量达636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6%,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9.6%。截至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达963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9%,比2020年年底手持订单量增长35.5%,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9%。1月至11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5%、53.3%和47.8%。微评:2021年,面对疫情与国际形势的复杂局面,我国船舶工业稳健发展,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方面均实现了全球领先,彰显了我国船舶工业极强的韧性和坚实的基础。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成效显著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顶层设计迭代升级,示范应用成效显著,支撑体系强化完善。制定《“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政策体系整体性、协同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增强。先后建成700多个先进的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成立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凝聚智力资源,强化研究力量。推动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网络,培育壮大一批区域、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提升服务能力。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为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咨询和支撑。强化智能制造领域多边、双边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形成国际合作良好局面。微评:中国制造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面对数字化浪潮,我国制造业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变革,智能制造示范效果持续提升,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三品”战略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2021年,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质量提升行动稳步开展。一是促进“增品种”,“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升级和创新轻工产品”“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等活动共征集发布578项产品和31个流行纤维品种;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累计孵化纺织服装品牌6688个。二是促进“提品质”,国产婴配乳粉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接入追溯平台的企业总产量达到全国的90%;推进婴童用品、玩具、防疫产品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标准制(修)订。三是促进“创品牌”,“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立,有力提升了宁夏葡萄酒品牌建设水平;轻工、医药百强企业榜单发布,树立民族品牌,打造行业标杆。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
2021-12-21 |
东莞:智能制造再进阶 催生湾区新增长 |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先锋,东莞这座“世界工厂”正在全面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制造不是企业发展的可选项,而是必备项。”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表示。在家居企业刚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时,慕思就已经开始在研发、生产、技术等各个环节开展数字化建设。凭借在健康睡眠细分领域的数字化创新及智能制造实践,慕思此前曾荣获“年度数字化转型大奖——标杆工厂”称号。业内认为,慕思的数字化经验不仅为传统家居行业应对工业4.0的转型挑战创造了新范式,更是以智能制造实现了品牌的突破,还为其他行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高质量发展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姚吉庆表示,慕思未来将继续深耕健康睡眠系统,以创新精神探索传统制造企业的“专精特新”成长模式,在“中国智造”的时代洪流中不断锤炼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龙头企业慕思的数字化变革只是“东莞智造”进阶的一角。为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东莞先后印发《关于推动东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应用、5G融合应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等。来自东莞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东莞共对超1200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给予资助。其中,通过技术改造政策对1201个项目进行资助,合计带动企业投资235.67亿元,引进设备3.87万台,实现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223%。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显示,东莞凭借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上升2个位次,居全国第17位。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其所拥有的20万家工业企业如能实现数字化转型,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强劲的增长动能,一步步构筑起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盘。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2021-12-21 |
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全面开工建设 |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生活区餐厅主体已正式封顶,宿舍楼、仓储区正在开挖基础。”12月20日,在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以下简称格力临沂基地)施工现场,项目筹备组副组长王小周告诉记者,项目一期分为生活配套区、生产区、仓储区三个标段,整体工程进度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自今年上半年项目签约至今,格力临沂基地就像一粒种子,落地、生根、发芽,沐浴着“阳光雨露”蓬勃生长。规划先行引领项目建设。建设“绿色工厂、智能工厂、信息化工厂、精益工厂、人文工厂”,打造成全球一流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全球性的大数据中心和智能化中心,这是格力电器对临沂基地的定位。这一定位对厂区的设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不同于全球其他15个基地的“独一无二”。在工艺设计上,临沂基地在汲取其他生产基地先进做法的同时,更加注重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集中全国顶尖人才,进行了大量调研,充分汲取各方意见,整个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不少于20次的优化调整,比如围绕一个厂房布局方式及厂房高度就会做6个方案,不仅体现了格力内部决策的科学性、智慧性,还体现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临沂综保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细节的追求,格力可谓是煞费苦心。如何与临沂元素充分结合,打造成标杆项目,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格力临沂基地办公楼主体呈“鼎”字造型,充分体现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和开拓奋进的沂蒙精神。厂区建成后的整体灯光色彩选择了红色、绿色和水墨色,红色代表红色沂蒙,绿色代表格力绿色发展理念,水墨色则代表水墨琅琊传承千年的书圣文化。建成后的格力临沂基地将涵盖绿色建筑、完美质量、工业旅游、自动化设备、数字化工艺、精益化物流六大功能,集成国内外先进工业装备及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融合工业互联网以及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数字孪生应用,全力打造绿色化、精益化智能工厂的新高度,为临沂形成走在我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体系提供保障,推动区域智能化制造生产模式的全新变革与升级。致广大而尽精微。同样,细致入微的优质服务助推项目建设“加速度”。省、市各级各部门在格力临沂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服务,加大帮扶力度,完善各项保障,以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项目落地以来,我们充分发挥‘管家+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在拆迁还建、规划建设、手续办理、资金保障、产业配套、企业招工、综合协调7个方面,提前介入,压茬推进,确保了项目如期动工建设。”综保区格力专班办公室主任、财政金融局局长段广胜介绍,临沂综保区两委班子成员都对应着格力项目的不同需求有着各自的帮扶任务,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搞好综合协调,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和格力项目建设团队一道,马不停蹄、风雨兼程,推动这一重大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产。项目建设体量大,规划设计不断调整优化,对审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临沂综保区园区建设局副局长张连立介绍,他们提前介入,主动对接,采取三方联动的模式,不断沟通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协调市相关职能部门创新图审办法,对设计图纸采取分阶段图审的方式,最大限度加快设计审核进度。“在设计审核阶段,两赴合肥,两赴珠海,作为帮扶人员,在三方之间起到了一个桥梁纽带作用。”项目北侧道路现已更名为“珠海路”,为保证项目建设的交通物流需要,该路段已列入年度市城建重点项目,目前已全线开挖基础,预计明年3月份建成通车;今年7月份,格力临沂基地经过申报审核被列入省重点项目,从而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项目所在片区原有电力设施无法满足厂区生产需求,临沂综保区迅速协调省市电力部门完成变压站扩容,并在第一时间完成施工用电架设,保障工程建设进度不受影响的同时,也为建设投产达产打下了坚实的电力供应基础;已在临沂招聘了600多名员工,陆续送到宿迁基地、南京基地进行培训学习,为格力临沂基地的建成投产储备了充足的人才……潮涌东风劲,奋进正当时。抢时间、抓工期,随着格力临沂基地的全面开工,整个项目蓄势发力驶上建设的“快车道”。“各项地基全面开挖,内部道路基本形成,生产厂房、宿舍楼等钢结构框架正在加紧生产,项目预计将于明年8月份调试、9月底全面投产,为国庆节献礼。”临沂综保区有关负责同志信心满满地表示。文章来源:临汾日报 |
2021-12-21 |
传统村落拥抱数字经济 |
以古楼古屋古巷为背景,几十锅热气腾腾的庖汤,上百位村民和自媒体达人欢聚一堂,几十部手机相机记录全过程……18日,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推出一项别出心裁的自媒体实训活动。这场实训是刚刚揭牌的楼上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首秀”,意味着这个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正式张开双臂拥抱数字经济,奔向互联网。石阡县楼上村历史可追溯到明代,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环境优美、古韵悠长。依托这些特色,贵州省将这个村活化利用,打造出楼上生态博物馆,探寻“跳出文化保护文化、跳出旅游引领旅游、跳出村落发展村落”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子。石阡县抢抓数字经济战略先机,依托这里的特色风景和文化底蕴,聚合多渠道帮扶资源,以楼上生态博物馆为载体,成立楼上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据了解,这个产业园主要打造与乡村价值重构变现相关的自媒体账号孵化、内容电商建设、直播间搭建等互联网业态。未来的这里,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石阡县委书记田运栋说,石阡将针对楼上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设立孵化基金,争取优惠政策,申请相关扶持项目,最终培育一批人才,孵化一批品牌,输出一批IP,打造“新乡村、新业态、新村民”乡村新生态,为城乡协同发展探索石阡特色路径,为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寻求楼上解决方案。创意经济,人才是关键,青年是主力。为助推产业园聚合更多当地互联网因素,共青团石阡县委发出召集令,筹建石阡青年自媒体协会,筛选出坚守互联网领域各项管理规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网红”潜力的自媒体账号,纳入产业园辅导孵化,待形成规模矩阵后,进行商业价值有序转化。文章来源:延安日报 |
2021-12-21 |
汽车、数字经济、新材料……杭州湾新区“十四五”制造规划出炉 |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迈向新征程,新区计划在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实力、产业结构、企业能级、创新能力、要素利用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新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先进制造业基地,日前,《宁波杭州湾新区“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炉,在产业导向、空间布局、发展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规划引领。▲吉利汽车研究院▲极氪智慧工厂▲吉利汽车杭州湾第二制造基地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区将重点布局汽车、数字经济、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家电、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产业导向。其中,龙头产业汽车产业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等方向,推动大众、吉利“双子星”不断“枝繁叶茂”,力争到2025年,形成两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同时,新区地产汽车品牌全面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在全球形成广泛影响力。未来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则在集成电路、数字智能终端、数字新兴产业等方面赋能,以实现进一步发展壮大。以集成电路为例,到2025年,高标准建成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形成以第三代半导体设计制造为主体,半导体封装测试为特色,装备材料为支撑,上下游配套完善、大中小企业紧密协同的标志性产业生态圈。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是新区三大地区优势产业。依托金田新材料、兴业盛泰、复能新材料、大发化纤等10亿级龙头企业,“十四五”期间,新区将重点推进一批新金属材料、磁性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化项目。在高端装备上,新区以沁园水处理、金凤焊割、菲仕运动等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在高档数控机床、节能环保装备、机器人等具备产业技术领域,积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智能家电则重点发展吸油烟机、消毒柜、微波炉、水槽洗碗机等嵌入式厨房电器,基于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算法、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在家电产品上的融合应用,开发云智能厨房电器、智能集成厨房等智能家电产品,打造更加丰富的智能家电生态链。生物医药和通用航空是新区“十四五”期间培育发展的两大新兴潜力产业。在生物医药上,新区将以建设生物医药创新集群和创新研发链为目标,聚焦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力争2025年其产值达到100亿元,孵化出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5%以上。而通用航空方面则聚焦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通航运营等三大板块,力争引进一批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建成集航空装备设计、研发及关键核心部件研发的通用航空研发基地。为充分实现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区将以创新驱动、数字融合、引培并举、开放合作、项目争速、优质发展等为路径,以优化政策服务功能、强化人才队伍支撑、改革土地配置方式、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为保障,致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8%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此外,创新将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全区高层次创新人才达到8万名以上,新引进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到30家以上文章来源:百家号·前湾房市 |
2021-12-21 |
入驻数据要素流通平台 共建创新驱动“量子中心” | |
2021中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峰会12月17日正式开幕。本届峰会以“数智创享 域见未来”为主题,由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指导、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朱诚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市委常委袁飞,副市长王文松出席。会上,合肥市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量子城域网等一系列数字应用新成果逐一发布。会上,合肥市数据资源局与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搭建的“合肥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正式上线,首批超百家数据要素市场供应商、需求商、服务商正式签约入驻,国盾量子副总裁何炜作为企业代表参加入驻平台签约仪式。● 首批数商入驻平台签约仪式该平台旨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增加公共数据、社会数据有效供给,汇聚大数据产业全链条服务商,以数据要素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平台建成后,将立足于数据要素供需智能撮合、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公共数据授权开放运营三大服务,集合数据集、数据接口、解决方案、数据服务等,涵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金融、科研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数据产品服务。此外,峰会现场还展示了合肥量子城域网建设成果。日前,合肥市政府宣布正式启动合肥量子城域网项目,建设量子安全服务平台,实现移动终端安全接入和数据库量子安全加密。合肥量子城域网光纤全长预计1147公里,覆盖8个核心节点和159个用户节点,其构建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为市、区两级近500家党政机关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务。本次建设以电子政务外网为场景,全面采用自主可控的量子通信设备,应用业界领先的经典量子波分复用技术,实现量子信道和业务信道的共纤传输。建成后,合肥量子城域网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应用最多的量子城域网,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安全防护水平的同时,还可为金融、能源、医疗、科技等行业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务,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保驾护航,服务合肥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全球领先的“量子中心”。国盾量子作为合肥量子城域网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产品已应用于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武合干线”等项目。今后,公司将继续投身于骨干网、城域网等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共同护航国家“新基建”信息安全。文章来源:百家号·国盾量子 |
|
2021-12-21 |
中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数字化时代,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将面临剧烈重构 |
12月21日 第十届领航中国年度盛典暨2021金融界未来银行年会今日盛大召开,主题是“共商 共建 共赢”,论坛聚焦银行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创新赋能、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等热点话题,邀请多家金融业界专家解密未来发展之路。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出席了2021金融界未来银行年会,并以“数字时代下的中国银行业”为题发表演讲。陈卫东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39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19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8.8%。如果银行业不能够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失去很多业务机会。所以,实现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变革,已经成为驱动银行发展和驱动银行转型的重要的力量。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线上服务、线上消费已经深入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多种场景。陈卫东指出,智能终端的技术发展、物联网技术发展以及5g应用程度的不断提升,极大推动了线上交易消费行为的发展,这也为非金融场景中的金融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从银行业的发展来看,新的业务创新和发展离不开监管措施的推进和推动,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金融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数字化技术在银行业务发展中奠定了重要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基础。另外,陈卫东指出,数字化技术也给当今的银行业发展带来一些挑战。首先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机构具备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使银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从这些年金融科技公司参与的金融服务来看,首先表现在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领域,主要的科技平台公司在这一业务领域的市场占比超过90%以上。其次在财富管理方面,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提供财富管理业务。另外,现在我国也允许金融科技公司开展信用评级,加剧了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陈卫东认为,如果传统的银行机构不能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在这些市场面临重大的竞争压力、挑战。陈卫东进一步表示,从总体上来讲,数字化时代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正在面临着深刻的影响,不过,即使在新的时代,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会消失,但传统银行业的存在的形态、服务的形态将会面临剧烈的重构。文章来源:金融界 |
2021-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