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播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接入资源量、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方案供应商数量均居全国第一,2021年,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总量达12418亿元,已占GDP比重41.7%。数字化智造,深度改变传统生产。昌平,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装配柔性岛,重载机器人轻松地将超大部件送上机台。“两年前,组装数吨重的桩机动力头,还要靠人工。现在装了5G高清传感器的机器人,能够自动作业。”三一重工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董明楷介绍。数字化智造的魔力,让北京一批制造业厂家大放异彩。北汽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工厂,全流程实现数字化;京东方经过全链条智能化再造,面板制造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新智造100”,北京实施的这项工程,推动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十四五”时期将打造10家世界顶级“智慧工厂”和100家“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动千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劲驱动新兴产业。朝阳区东兴里11号院,坐落着一间特殊的“超市”,这里唯一的商品就是数据。3月31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成立。“这里既有出售原始数据的‘生鲜区’,也有成品类数据产品的‘食品百货区’,同时还有能满足个性化数据服务需求的‘订餐加工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介绍,不仅仅是数据,算法、算力及综合服务应用都是可供交易的数字资产。自动驾驶,正在亦庄崛起。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精确的图”,五大体系协同建设,在相关部门高效协调下,产业链迅速搭建。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每公里建设成本已由1000万元降至100万元以下,可望控制在60万元左右,实际应用已成为可能。”数字化赋能城市生活,多元服务提速智慧城市。5万个5G基站构成的稳定网络,正让各种新的消费体验走进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我们将对传统商业综合体、中小零售企业等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全方位智慧化升级。”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出台了数字消费创新引领专项实施方案、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服务规范等政策标准,传统商圈数字化改造已在进行中。据介绍,目前北京智慧城市“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京通、京办、京智”将成为智慧城市的统一服务入口。“我们通过12345民生大数据分析,用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北京正加速推动“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升级,辅助科学决策,提高服务品质。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2021-12-27 |
挖掘50例最佳实践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本行动”在京发布 |
12月25日,在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题活动暨2021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本行动”。理事会历时9个月,组织多家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智库和专业咨询公司广泛开展调研走访,形成了代表中国数字经济独特优势的50例示范样本,并将每个示范企业的案例分析编撰成年度报告《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本2021》,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本土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成功案例,呈现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样本。呈现全球视野下数字经济中国样本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2021年是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及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数字经济委员会发起“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本”行动(以下简称“数字样本行动”),聚焦数字中国战略,旨在挖掘引领科技创新、践行数字普惠、彰显产业担当的最佳实践,呈现全球视野下的数字经济中国样本,为产业发展贡献长期价值,为全球企业提供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国方案。数字样本行动沿循“十四五”发展主线,围绕数字科技、产业数字化、乡村振兴、碳达峰与碳中和、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与服务六大领域展开,通过企业自主申报、专家现场调研、评估讨论、二次调研、撰写样本案例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代表中国数字经济独特优势的50例样本,即“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本50”。五大洞察与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样本2021》年度报告由50个案例分析组成。针对每个示范企业,分析其在经济贡献度、发展质量、技术创新、合规与治理、社会责任和企业影响力等维度中最具亮点的实践经验,解读中国企业如何创造性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对示范样本的调研,年度报告主要得出了以下几大洞察与发现:(1)企业高度重视数字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和智能化企业,不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力度,重视优秀人才培养和布局。在核心科技层,数字科技集成化、跨领域创新步伐加速;在应用科技层,数字科技模块化、通用化发展趋势明显。(2)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快速拥抱数字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它们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变。(3)样本企业普遍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不仅在社会责任公益领域加大投入,更通过生产工艺、环节、组织治理等改造,实现低碳环保目的。作为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带来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日愈凸显,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数字化和绿色化的产业融合,是实现转型升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随着年轻人成为消费主流,消费品行业更加关注文化自信、健康生活方式等全新诉求。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国潮消费借助数字化手段焕发出新生机。在营销方面,传统的营销方式都在向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化手段助力产品推广。(5) “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进,也让“互联网+医疗”的模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科技化和数字化是普惠医疗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一大抓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医疗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医疗可及性提高,科技赋能普惠医疗的新模式、新业态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广泛调研梳理数字经济中国方案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秘书长孙晓表示,梳理、记录并分享中国数字经济最佳实践不仅对产业发展很有价值,也让世界其他经济体企业了解中国企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和新技术,基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样本互相借鉴、交流,共同挖掘数字经济潜力,推动多边数字合作。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执行秘书长蒋利介绍,数字样本行动组织了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智库和专业咨询公司的40余位资深学者和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近百场调研,组织专家调研组逾300人次,调研企业遍及北京、上海、 杭州、深圳、广州、佛山、常州等十余座城市。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财新智库为数字样本行动的主要智力支持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主席、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廖天舒表示,企业样本中既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有新兴数字原住民企业为其他产业赋能的范本,对于在数字化中转型摸索的传统企业,能够提供成功的经验和领先的实践,而且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梳理发展数字经济的产业化路径,看清数字经济发展中需要去除的壁垒和障碍,也为全球探索数字经济的政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国模式。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非常值得研究、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中国一方面有技术的后发优势,另一方面有人口和市场的规模优势。APEC是中国面向全球的窗口,是讲好中国故事很好的主体和渠道,把中国百行百业数字化的演变过程见证和记录下来、发扬光大很有意义。记录中国产业数字化演变过程专家调研组成员之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表示,50家样本企业为数字经济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例如这50家样本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都探索出了新路,利用数字技术重构了产业的成本和效率,在数字技术贯通了场景和数据后,每个企业都已经不只属于某一个行业,它们超越行业边界并产生了联动效应,实现价值重构。专家调研组成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帆表示,此次数字样本行动中的企业,并不拘泥于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包括一些看起来是传统产业的企业,现在也是数字经济的急先锋了,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专家调研组成员之一、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中国数字经济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体现在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很多企业有一整套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应用场景的转化流程,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微创新。很多企业正在云计算、云技术、光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努力,这些方向如果有突破,那么中国的企业就不是四五千亿美元市值的量级了,一定是万亿级的。专家调研组成员之一、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新物种实验计划发起人吴声表示,本次数字样本行动的愿景之一是希望中国乃至于全球数字企业坚持普世价值,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下有所作为,借助数字化手段创造属于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样本。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
2021-12-27 |
我市发布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
力争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新星产业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基本形成多元协同、高效善治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一网通办”率达90%,公共数据开放率超过30%……近日,我市发布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以及数字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力争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特色型中国软件(48.700, 0.00, 0.00%)名城以及智能制造新高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先行区。 壮大核心产业,实现制造服务双轮驱动是我市数字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计划,我市将发挥集成电路、新型数字元器件(组件)、数字智能终端产品、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的优势,提升数字经济基础硬件产业链关键环节。 与此同时,我市将持续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构建数字经济集成服务领域的产业集群生态;推动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向赋能,通过做强基础硬件,支持数字经济平台和服务自主可控发展;发挥工业互联网建链效应,强化软件、文创等生产性服务支撑,发展跨领域的数字经济集成服务解决方案。 我市还将以场景应用智能化、丰富化为路径,加快数字技术与制造、贸易、治理、服务、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强化场景开放、示范试点和复制推广,推动生产方式、组织模式、治理模式等全方位重塑升级。以产业大脑为例,我市将以化工产业大脑、家电产业大脑、文体用品产业大脑等建设攻坚为重点,力争到2025年,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行业产业大脑全覆盖。 此外,我市还将加快健全科技攻关体系,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筑数字人(23.390, 0.00, 0.00%)才蓄水池,坚持创新驱动,增强人才技术竞争实力;精准开展高质量项目招引,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打造跨区域开放共享格局,强化主体引育,构建开放协同数字生态;创新数字经济治理体制机制,探索数字规则创新试点示范,创新治理机制,持续深推数字化改革;打造泛在智能新基础设施;加快释放数据资源价值活力,健全数字安全防护体系,夯实数字基础,增强数据价值活力。 在做大做强优势领域的同时,我市还将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深海空天信息等未来增长点,深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全面融合渗透。文章来源:新浪财经·媒体滚动 |
2021-12-27 |
2022北京商业品牌大会回答“什么是数字经济”播 |
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让我们的生活生产发生哪些改变?12月28日,2022北京商业品牌大会暨2021年度(第十七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系列活动,将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京直播、北京商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时间、抖音、快手、千龙网等平台直播揭晓。所有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疑问,均将在这里找到答案。本次大会以“开启数字新生活”为主题,众多来自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的领导及商界精英代表聚焦数字经济,共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寻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与此同时,站在历史潮流的重要节点,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文杰也将现身直播现场,剧透2022北京商业政策走向。据活动组委会介绍,今年的品牌评选申报工作于11月启动,评选过程由业界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等环节,经过严格的评审过程,包括品牌库建立、优秀案例报名、消费者和专家投票等环节,确保评选公开、公平、公正。在综合考虑参选企业的业态代表性、平衡性和成熟度基础上从中遴选行业标杆企业。现阶段,北京正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因为在奖项设置方面,本届评选也根据年度政策导向和商业发展新特点进行了调整,除了年度重磅奖项“北京十大商业品牌”“北京十大商业品牌模式创新奖”之外,在数字化技术为商业模式提供新思路、新可能的背景下,还特别增设了“北京十大商业品牌年度主题奖——数字引领奖”。据介绍,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评选创立于2005年,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北京商报社承办,被业界誉为北京商业领域规模较大、最具权威性、影响力深远的年度评选活动。成功入围的品牌不仅代表北京商业当年年度的发展特点,也将为商业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历届的北京商业高峰论坛都会邀请众多商业大咖,对年度商业发展新趋势展开思想碰撞与观点争鸣。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活动在延续高峰论坛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了“金鼎茶话会”的全新IP,来自居然之家、物美、58同城、值得买科技、达达集团、海底捞等六位商业核心业态的企业高管将围绕数字经济之下的商业流通、跨界融合等方面分享自身的案例以及对2022年做出趋势判断。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
2021-12-27 |
数智杭州 人工智能助力打造未来城市新样板 | |
眼下,北京在建立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武汉在构建基于智能算力平台的创新高地,天津则以重大应用场景引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广州则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深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杭州的优势在哪里?12月18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工作推进座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武汉、天津、广州等来自全国18个试验区所在省、市的领导参加会议。杭州在会上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助力打造未来城市新样板》的典型发言。人工智能(AI)是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必争之地。眼下,北京在建立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武汉在构建基于智能算力平台的创新高地,天津则以重大应用场景引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广州则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深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杭州的优势在哪里?自科技部2019年10月复函支持杭州建设试验区以来,杭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意见,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系统布局、主动谋划,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最大努力、最实举措推进杭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数中有智”的阶段性成效。AI赋能交通、商圈、产业、亚运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智赋能城市,处处都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数字化改革,是今年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杭州城市大脑从智慧交通治堵的探索开始,已向城市治理的全领域进发,探索形成了一条“技术创新驱动社会治理、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管理”的新路径。目前,杭州已发布了三批113个应用场景项目。赋能智慧交通。杭州上线的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实时感知城市交通“生命体征”,建成即时、精准反应的“大脑+手脚”的警务机制,是全国首个城市级停车系统,大幅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情况。赋能商圈街区。以人工智能赋能商圈治理,杭州打造“会思考的街区”,实现了人流、商流的精细化管理。跨年夜精准预测人流峰值,精准控制活动流程;后疫情时期及时分析预测商圈活力指数,迅速拉动消费复苏。赋能产业发展。“产业雷达”已上线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智能汽车、人工智能4条产业链,实现产业选择、产业分析、产业治理应用场景闭环,从而推动传统产业腾笼换鸟,驱动“无人经济”快速发展;“一键入园”收录全市570余家园区平台,实现企业找场地在线可比、可看、可落。赋能智能亚运。2022年9月,杭州将举办第19届亚运会,智能是本届亚运会的四大办赛理念之一。围绕智能办赛、智能参赛、智能观赛三个维度,杭州建设智慧场馆,发布人工智能重点应用解决方案,打造“亚运PASS”一码通行多跨场景,形成一批具有杭州辨识度的人工智能标志性成果;“智能亚运一站通”首次实现为全球观众提供“一站式数字观赛之旅”和“一站式亚运活动参与”。赋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舒心就医”覆盖全市11家市属医院,实现市级医保人群“先看病后付费”温馨标准化改造;“健康码”应用拓展,实现一码预约核酸检测、核酸报告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查询等功能;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等4个案例入选全国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地区典型案例……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杭州城市管理者有一个共识:人工智能找风口不如找关口。一年来,杭州以城市大脑为统领,围绕城市治理、未来工厂、智能亚运等重点领域,紧盯重点应用示范这一关口,场景建设在探索创新中深入推进,并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杭率先应用。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开放共享生态日臻完善杭州AI城市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二,产业发展领跑全省2019年10月17日,科技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杭州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批试验区。去年底,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将杭州的未来凝练成了八个字——“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人工智能顺理成章地成了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一年来,杭州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在不断提升。据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榜单”,杭州排名全球第54位;2021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发布的“最新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杭州位居全国第二;在2021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城市(不含直辖市)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中,杭州位居第二,仅次于深圳。榜单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据市科技局数据,2020年,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达1558亿元、研发投入166亿元。2021年1-10月,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达1580亿元,同比增长27.3%,产业发展领跑全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杭州全市被纳入省人工智能产业统计监测人工智能企业达420家,同比增长34%。杭州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和企业数量上,还体现在关键技术上。据了解,海康、大华、宇视等领军企业在视频解编码、微焦距光学成像、视音频数据存储、流媒体网络传输与控制、半导体感知等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阿里达摩院开发的深度语言模型体系正式对外开源;之江实验室联合浙大共同研发的我国首台类脑计算机问世;浙江大学的“真实感图形的实时计算理论与方法”“广域协同的高端的总规模可编程自动化系统及应用”及杭州电子科大的“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都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大奖……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离不开杭州日渐成熟的人工智能开放共享产业生态。近年来,杭州通过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落地杭州建设,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提供了支撑;阿里云“城市大脑”、海康威视“视频感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迭代升级,同盾科技“智能风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获批;之江实验室“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浙江大学“智海人工智能科教平台”等对外开放使用;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开工,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杭钢云计算中心、全国首个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交付运营;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获批,都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引育人才促发展,开放数据促创新,提升智能计算服务优化产业生态,人工智能助力杭州打造未来城市新样板成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建设领导小组暨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建立试验区、先导区联动工作机制,出台《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若干政策》,建立人工智能产业统计监测制度……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动作”不断,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眼下,杭州首批人工智能发展区已形成引领示范。余杭“一核五园”、8个连片区块,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及产业化;西湖以紫金港科技城和云栖小镇为核心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带启动建设;滨江形成“总部基地+研发孵化+智能制造+智慧应用”的“一轴两核三基地”的空间格局;萧山则以“一心两院三小镇”为重点,构建创新资源汇聚地和新兴产业增长极。钱塘、富阳和临安也相继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主线上发力,加快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要拼“硬实力”,也要拼“软环境”。一年来,杭州以建设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创业生态为主导,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数据、金融等创新生态环境。一方面,通过引育人才促发展。近年来,杭州深入实施“人才生态37条”、全球引才“521”等人才引育计划。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杭落地项目中,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占14%;新一轮全球引才“521”计划第五批102名入选人才中,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共有11名,入选人数在所有技术领域中排名第四。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数据促创新。杭州迭代升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共开放3063个开放数据目录,开放数据量超17.68亿条,数据治理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据统计,目前杭州共开放数据接口2905个,数据集2892个,数据项33271项,数据集累计下载1307万次。此外,还提升智能计算服务促发展。杭州通过与浙江大学等共建的方式,导入浙大资源,建成“AI+高性能智能计算平台”,并实现对外开放共享,为企业提供从算力、算法到数据的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的服务。自今年6月平台正式上线启动以来,平台一共接入28个课题组、66个注册用户,累计提供了1140个虚拟实例以及2620个GPU集群任务、1892个CPU集群任务。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着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也激励着杭州这座城市智慧蝶变。“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重点,突出基础前沿和高端引领,加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人工智能新的技术体系;深化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提升优化产业,促进民生福祉;完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形成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向善、行稳致远。为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高品质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高标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硬核支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
|
2021-12-24 |
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带队 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走进成都超算中心 | |
近日,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举办了首次会员单位考察交流活动,成都市大数据集团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组织本次活动,带队走进成都超算中心考察交流。成都超算中心由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共同投资25亿建设,项目园区占地36亩,总建筑面积约6.1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硅立方、动力楼和科研楼三栋建筑,算力规模按照峰值性能 300PFlops进行总体规划并建设相应配套系统,已于2020年9月完成一期峰值性能 170PFlops超算系统的建设,目前主机性能位居(全球)前十。本次活动得到了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处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大数据和平台合作处副处长蒋炆伶同志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联盟理事长、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勤同志出席本次活动。活动集中参观了成都超算中心及主机机房,由高性能计算部部长郑亮、人工智能专家柴华就成都超算中心的技术架构、运行机制等与到场企业展开了深入交流,并探讨合作机会。文章来源:百家号·成都市大数据集团 |
|
2021-12-24 |
2021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论坛昇腾人工智能应用专场成功举办 |
12月19—20日,由鹏城实验室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21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论坛暨启智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办,期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论坛昇腾人工智能应用专场于20日成功举行。深耕基础,厚植技术。近年来,华为昇腾以“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16字方针不断发展产业,携手各行各业的开发者们进行赋能升级,助推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本次昇腾人工智能应用专场,华为更是邀请了多位昇腾技术专家,从一线的AI应用挑战出发,与开发者们研讨交流,共创机遇。与开发者共成长,共筑AI技术生态会上,华为昇腾生态首席专家张存燕以行业的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向大家分享了昇腾面向开发者们的offering发展战略,以及面向行业、高校、初创、个人不同类型开发者的权益和计划。张存燕介绍到,华为深耕根技术,一直致力于打破算力消耗的鸿沟。在昇腾基础软硬件平台上,昇腾一共打造了技术和商业两个生态。技术生态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合作伙伴的研发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加速科研创新;商业生态则注重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面向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真正让AI走入到千行百业,赋能各个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在这两个生态的带动下,昇腾希望打造一个人工智能的“黑土地”,合力为每位AI开发者及每个行业的应用开发者提供强大引擎,共同繁荣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构筑澎湃AI算力,CANN5.0性能再提升在汹涌的AI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无疑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AI算力设施昂贵、专业人才稀缺,整个行业对计算效率和编程易用性的诉求愈发强烈。昇腾CANN运营总监田晓亮便从新计算范式出现、异构计算兴起和大集群等行业新挑战引导发问,介绍了CANN的基础架构及其适配场景。自2018年CANN1.0发布面世,经过三年发展,CANN在技术和生态上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性能方面,CANN5.0通过软硬件结合优化,充分发挥了昇腾芯片的算力性能。这主要源自于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如自动流水、算子深度融合、自适应梯度切分、智能计算调优带来的更高效的任务角度和切分策略。在发展过程中,CANN还非常注重生态发展,通过社区运作,CANN不断创新优化,迭代出了新的产业、新的软件。回应开发者诉求、助力解决行业困境,CANN未来将持续在基础和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只有基础打得牢、根扎得深,才会有人工智能的繁荣发展”,田晓亮这样强调。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超大模型训练落地实践近段时间,中文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层出不穷,已经成长到仅加载就需要TB级内存或显存的生态。昇思MindSpore架构师ZOMI酱就针对MindSpore超大模型训练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一些稍为“硬核”的内容分享。MindSpore在2020年3月份开始开源,到现在的1.5版本,总下载量已经接近100万。快速部署、灵活调试,现在的MindSpore已经能够支撑像鹏城盘古NLP、鹏城神农氨基酸序列生成、华为云NLP模型、紫东太初多模态模型这样的千亿大模型。对于大模型面临的“内存、性能、效率、调优”挑战,MindSpore则分别对应给出了图算融合、Scale out、集群调优等解决方案。讲起核心技术,ZOMI酱表示,除了通过图的编译把多维度并行融合到框架,“多维度混合自动并行”是MindSpore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现今,MindSpore自动并行已经实现5维的并行方式,实现对超大规模的分布式训练及超大规模中文预训练模型的探索。MxIndex:更快、更便捷、更友好的数据检索SDK将物理世界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视频、音频通过AI模型转换为特征,是众多AI业务的核心逻辑。昇腾MindX技术专家李明举在给大家介绍数据检索的SDK时,就用简单的语言阐释了普通开发者如何用AI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AI从学术成果到产业落地,昇腾MindX总结了三座问题大山——算法开发难、应用开发难和业务部署难,而MindX的四个组件“MindX DL”“ MindX Edge”“MindX Zoo”和“MindX SDK”则对应这三座大山给出了解决方案。“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各行各业的概念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昇腾MindX SDK mxIndex更是将目光聚焦在了非结构化数据上。李明举提到,非结构化数据有着非常多潜在的发展空间,在推荐系统、数据挖掘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算法问题常常会演化成更大的工程问题,如何在如此多的技术之下去搭建业务,mxIndex在这里给出了答卷。“更快”——带来更高的QPS,更大的吞吐量和更大的底库数据规模;“更便捷”——昇腾拥有开源中最受欢迎的框架之一,而mxIndex在用户迁移上更是兼具了轻体量与便捷性两项优点;“更友好”——清晰操作、在线交流,在用户体验上,mxIndex拥有简明的接口定义,丰富详实的手册和活跃的社区支持。对于大规模特征检索或聚类的应用场景需求,mxIndex能够提供极简易用、高性能的API,助力昇腾AI处理器赋能各类应用。Sedna,分布式协同AI框架边缘AI在如今的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等场景已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同时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包括软硬件异构、边缘资源受损、边缘数据异构、边缘小样本和隐私安全等常见问题。会上,华为云边缘云创新Lab高级工程师普杰从应用的角度,向开发者们介绍了华为云在边缘计算尤其是边云协同AI领域的相关探索。2018年,华为云开源了边缘计算平台项目KubeEdge。作为业界首个云原生的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通过开放的社区治理连接云原生和边缘计算生态,旨在提供应用协同、资源协同以及数据协同和设备协同的统一标准。在边缘计算场景中,AI应用需要面对个性化的边缘场景,资源碎片化、数据异构、小样本、数据隐私等问题急需解决。2020年底,KubeEdge社区成立了特别兴趣小组SIG AI,聚焦边缘AI相关的技术讨论、API定义、参考架构、开源实现等,使能AI应用在边缘更好的运行。2021年初,华为云进一步开源了边云协同AI框架Sedna,基于KubeEdge,实现边与云的协同推理、增量学习、终身学习、联邦学习等核心边缘AI能力,能有效提升模型准确度,降低边缘资源的消耗,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普杰提到,Sedna不是想做一个TensorFlow这样的框架,而是基于KubeEdge提供的边云协同的能力,支持现有的AI应用无缝地下沉到边缘,降低边云协同AI应用的构建和部署成本、提升模型的性能并保护数据隐私。相比传统的公有云AI方式,分布式协同AI具备个性化的边缘场景、更低的响应延迟和更安全的数据隐私保护三大优点。在分布式协同AI领域的探索上,Sedna也遇到了资源碎片化、样本少的技术挑战,KubeEdge社区的特别兴趣小组SIG AI也因此成立。普杰提到,SIG AI不是想做一个TensorFlow这样的框架,而是基于KubeEdge这样的底座提供边缘协同的能力,支持现有的AI类应用,无缝地下沉到边缘,降低构建和部署成本、提升模型的性能并保护数据隐私。现场实操,在线体验昇腾全栈AI魔力当天下午,昇腾人工智能应用专场进行了丰富有趣的案例分享和在线实验。现场由昇腾CANN资深技术专家毛红朝、昇腾MindX研发专家陈航、昇思MindSpore资深技术专家xavier和昇腾CANN资深技术专家郑佳带领,为开发者们带来了“基于昇腾CANN的AI应用开发”、“使用MindX SDK开发智能质检应用”、“昇思MindSpore YOLO案例开发到部署介绍”和“基于昇腾CANN的模型迁移”四场实操课程。共筑AI新高地,共赢智能新未来。伴随着惊喜有趣的现场抽奖环节,开发者们于实践中全方位感受华为面向“端、边、云”的全场景AI基础设施方案,在线体验来自昇腾的全栈AI魔力。文章来源:南方网 |
2021-12-24 |
鲁商发展:在高质量发展大道阔步前行 |
12月15日,鲁商发展旗下生物医药核心企业福瑞达与腾讯创业、招商局、壹网壹创、新旧动能基金、众源资本五家国内知名战投签约,获得7.38亿元的增资用于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签约创下2021年山东省属国企战略投资的最高纪录。市场人士评价称,福瑞达再次完成产业与资本的精准链接。一方面,鲁商发展迎来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鲁商发展已经多次摘得行业大奖,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以这样评价,整个2021年,鲁商发展成长韧性、发展潜力、未来价值得以进一步体现。大力深耕生态健康、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板块,持续构建城市更新生态链、健康管理服务链、生物医药产业链三大业务链条,鲁商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中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越来越远。生物医药持续发力产业变革浪潮中,鲁商发展正在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以福瑞达的上述战略签约为例,通过引进知名战投,不仅为福瑞达带来了外部资源上的助力,并将有效降低其资产负债率和投资风险。作为玻尿酸行业头部企业,福瑞达有着长远的发展规划,未来将积极打造“两品牌两基地”,即“中国骨科药物领导品牌、玻尿酸高端护肤品牌、全国重要的眼科药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基地”,做优做特做强医药主业,快速培育做大健康美业。需要提及的是,福瑞达生物从2019年到2021年,估值从2.9亿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6亿元,短短两年的时间增长到12.5倍。而从业绩来看,2018年—2020年,福瑞达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亿余元、3亿余元和6.8亿余元,。2021上半年,福瑞达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亿余元。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如果福瑞达打造全球最大玻尿酸生产基地的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其母公司鲁商发展势必迎来更强劲的增长。正是得益于旗下福瑞达等企业的持续发力,鲁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数据较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鲁商发展此前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化妆品板块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174.58%,其中“瑷尔博士”品牌实现收入4.88亿元,“颐莲”品牌实现收入4.27亿元;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22.14%;原料及添加剂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5.26%。各个板块的增长表明,转型三年之后,鲁商发展新业务增长动力强劲,呈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健康产业表现稳健房地产市场的深刻调整仍在持续,“房住不炒”的调控总基调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地产业务是鲁商发展的传统业务。实际发展中,鲁商发展审时度势,将地产业务与大健康业务相结合,不断发力健康产品研产销、健康运营服务、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构筑大健康产品链、大健康服务链、大健康生态链三大产业链条,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大健康产业综合运营商。因为其健康产业的优异表现,今年以来,鲁商发展多次荣获行业大奖。12月2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中国物业服务指数系统承办的“2021中国房地产大数据年会暨2022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报告会”召开。鲁商发展荣获“2021山东半岛区域房地产市场地位国有领先企业”荣誉奖项。今年7月份,鲁商发展被评为2021上半年山东省房地产10强;9月份,鲁商发展及旗下公司更是一举摘得行业四项大奖,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鲁商发展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在健康地产方面,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推广使用智慧案场管理系统,持续扩大销售规模,健康地产实现签约金额117.44亿元,同比增加11.05%。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给许多企业带来大的发展压力,不少企业营收和净利下降,部分企业更是面临流动性紧张、偿债压力增大的困境。得益于持续的转型,鲁商发展的整体表现明显优于行业。今年以来,鲁商发展依靠长久以来积累的产业优势,不断发力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综合运用各种健康科技,着力打造健康住宅,赋予住宅更多的健康科技、赋予社区更多的健康服务。早在2020年11月,鲁商发展发布了健康3.0品牌,展现了公司从健康住宅1.0到健康生活3.0品牌理念的不断迭代和全新定义。鲁商发展健康住宅1.0注重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宜居生活,健康住宅2.0进一步强化了“智能化配套”。健康生活3.0则进阶为智慧型住宅同时标配高端医养健康服务进驻,呈现全时全龄健康呵护。与此同时,鲁商发展加快健康产业的布局。打造区域标杆型医养结合示范项目,以“医养+康养”为引领,现已全线开启机构康养、社区康养和智慧康养服务,建立养老机构24小时全时段照护服务体系和“3456”智慧康养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医、养、康、护、游、乐、教”全龄段、全业态、全服务周期的健康服务,倡导智慧、贴心、便捷的健康生活方式。高质量发展活力澎湃拉长视野,将鲁商发展的转型放到一个更加宏观的时代背景中就会看到其转型的内在逻辑,那就是鲁商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围绕健康理念,立足公司基础产业,逐渐从“A到A+再到A++”,不停去升级,去拓展,去延伸。这种转型是鲁商发展作为国资企业的一种担当。山东是工业大省,传统工业占比较重。在新的发展阶段,山东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大。如何探索更高质量的发展?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鲁商发展始终牢记国有企业使命和担当,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结合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国人健康生活知己为愿景,积极践行“健康中国”要求,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社区、生态环保号召,加强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应用,推动企业在生态健康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持续转型,鲁商发展已经越来越不像一家地产企业, 更像一家科技创新公司;它已经从经营风格保守的地产行业,转向时代最前沿的健康产业。当前,山东强省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有作为的鲁企更是朝着现代化强企发展目标迈进。市场关心的是,已经体现高成长性的鲁商发展未来将何去何从?作为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先锋,鲁商发展将怎样谋求新动力并最终迈向轻资产、高效率的现代化强企?按照鲁商发展的规划,未来将着力深耕生态健康、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板块,持续构建城市更新生态链、健康管理服务链、生物医药产业链三大业务链条,在健康住宅、生物医药、健康养老、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物业资管、商管运营、智慧科技等领域展现新作为。如今,生物医药板块持续发力,行业影响进一步提升;健康产业板块表现稳健,并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对于寻求突破发展的鲁商发展而言,新的机遇已经出现。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企业发展波澜壮阔,我们期待着鲁商发展更为精彩的蝶变故事。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
2021-12-24 |
大咖云集,共探生物医药和细胞产业未来,CBIC于明年3月深圳举办 |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人类疾病谱、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药物面对一些复杂疾病往往显得束手无策,而细胞和基因疗法、创新医药等给某些慢性病和疑难症治疗带来了希望,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持续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仿制药”向“创新药”战略转型的重要阶段,精准医学推动药物研发革命,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为疾病治疗带来革命性转变,各种新兴生物医药服务业态不断兴起和壮大,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国家和各地政府政策支持下,我国部分城市生物医药重点区域聚集明显,其中深圳引作为首批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年来,相继出台《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明确支持创新药物、生物技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发展,近来,深圳新兴领域重要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加快立法赋能产业,在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下,深圳已坐拥一批全国生物医药领域知名企业,兼有一批实力雄厚的研发平台及实验室,在高端生物医学工程、基因测序和细胞领域等技术已跻身世界前沿。预计2025年,深圳市细胞及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并建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恰逢深圳乃至华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之际,由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 、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深圳市细胞治疗技术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行业协会、广州市仪器行业协会、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单位大力支持,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2022 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暨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论坛”将于 2022 年 3 月 23-24 日在深圳隆重举行,同期举办第三届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大会,将邀请 100+ 权威领袖、1000+ 行业专家,分享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全面链接产学研资多方平台。本次大会囊括生物医药和细胞治疗两大主题会议,学术探讨涉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治疗、细胞药物、细胞培养、类器官、外泌体、新型疫苗、基因治疗、溶瘤病毒、创新药物等,围绕着最新生物技术的进展、临床应用、产业化进程、投融资机遇、行业标准化、法规发展趋势等热门话题,邀请学术界、创新药企、医院、科研企业、投融资机构、产业园、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等,来自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业界先进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现状与未来,共享行业发展新机遇。同期举办相关主题展,展出细胞生物及生物医药领域最新的产品、技术与服务,大会整合全国生物医药资源,为参与者搭建一站式“学术交流”、“渠道对接”、“市场拓展”及“品牌推广”平台,赋能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文章来源:网易号·财商懂评 |
|
2021-12-24 |
厦门海沧:深耕生物医药 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积蓄动能 |
12月19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举行。海沧区活动现场,总投资6.7亿元、建筑面积57491平方米的万泰沧海生物医药项目工程二期坐落于此,车间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高颜值风景。多年来,海沧区按照“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的思路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日前召开的海沧区经济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1-11月,生物医药产业规模476.72亿元,同比增长74.29%。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海沧区奋力发展的三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向着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链加速迈进,为海沧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积蓄动能。“引种子”优质项目蝶变释放潜力产业布局离不开深谋远虑,2008年入驻厦门生物医药港的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泰沧海)经过多年的沉淀,释放“种子”选手的潜力——从这里诞生的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已经正式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生产预认证),受到业界瞩目。可以说,万泰沧海生物医药项目工程二期建成竣工是其迈向国际领先疫苗企业的一个新起点。该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第一家符合美国FDA疫苗生产要求的厂房,主要用于生产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以及与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宫颈癌疫苗。未来在海沧生产的新一代HPV疫苗抗原将造福全世界女性。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年设计产能800万支,达产年产值20亿元。万泰沧海只是海沧区生物医药优质企业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海沧区就开始有意识地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从2011年开始打造生物医药港。”海沧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对产业的精准定位以及精细的招商服务加持下,早期吸引了金达威、艾德生物、特宝生物等企业扎根,如今它们已经相继上市。其中,艾德生物这家聚焦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热点领域的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科技惠民的技术创新,拥有领先国际的60余项自主专利技术,实现了我国肿瘤伴随诊断产品在发达国家注册和医保零的突破。迎着海风,放眼望去,海沧吸引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它们由小及大、由弱变强。安普利生物、宝太生物、大博医疗……众多生物医药名企从这里走出国门;福建盛迪、中硼医疗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先后落户。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深耕海沧的生物医药优良的“种子”们破土而出,向阳而生,动能强劲。“建苗圃”创新引领孕育产业新兵众所周知,生物医药产业存在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风险,打造培育产业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即“建苗圃”,可以有效应对风险,促进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建苗圃”添动能,海沧区早有布局。时光回溯至2006年,彼时厦门海投新阳开发公司与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这是一种政企联合共建孵化器的创新模式。据了解,孵化器依托特宝生物及伯赛基因成熟的技术支撑创新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科研设备支持和生物专业技术服务,极大地减少了设备投入和研发时间成本,实现了政府、企业、孵化器平台的三方共赢,既保证了政府投资的研发设备等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了研发设备有效利用率,又大大加快了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速度,为厦门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健全的孵化条件,解决了高额研发设备投入的难题。“不仅如此,还积极推动了孵化器技术支撑方特宝生物的新药研发进度。可以说,特宝生物既是孵化器的管理者,也是受益者。”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事务部执行总监吴雪燕坦言。多年来,在孵化器的加持下,特宝生物深耕重组蛋白质药物领域,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完成开发并取得了14个治疗用生物制品的临床批件,其中已有4个治疗用蛋白质药物获批上市,研发品种也实现了从仿制到自主创新、从已知靶点到全新机制的转变。目前,其已发展成为中国聚乙二醇蛋白质长效药物领域的领军企业。从2006年建成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到2009年投资建设厦门生物医药中式基地、2011年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孵化链条,再到近年来修订并发布《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持续依托厦门大学筹备组建国际生物经济研究院,开展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创建全国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试验区,布局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院和中医临床诊疗中心。海沧区厚植创业创新沃土,推出一批创新优质产品,全球首支重组戊肝疫苗、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等一批自主研发的产品相继上市,海沧“智造”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如今,海沧区走出了一条依托优质的科技转化平台和载体,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孕育、飞跃成长的道路。“育森林”优质产业显现集群效应时间雕刻下发展的年轮,这些优质的生物医药企业已如劲松高耸入云,在海沧形成了以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新药研发、新型疫苗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步入产业链协同创新、齐头并进的集中回报周期。2015年入驻厦门生物医药港的安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生物),近年新研发的用于新冠疫苗效果检测、新冠变异株检测的产品,陆续进入国际市场认证和评估环节,研发实力强劲,它既是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崛起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首先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供应链非常完善,可以在园区里找到上下游配套的资源。其次是人才的集聚效应显著,近两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到海沧来。再次是品牌效应鲜明,客户十分认可海沧的生物医药产业,也便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安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大明告诉记者。20多年来插柳成荫的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营造出创新创业的优厚土壤和优越生态,生物医药产业港展现一片“葱茏绿意”。综合实力不断跃升,位居“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第15名,其中在“医疗器械单项榜单”中居全国第三,先后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全省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攻方向上发挥主力军作用。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只是海沧区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产业立区的真实写照。坚持产业立区增强了发展的韧劲,今年海沧区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和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批发零售销售额增速等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全市各区第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8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如今,海沧区正在奋力擘画一张“坚定创新引领,打造高质量现代产业集聚区”的瑰丽图景。“产业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很难立竿见影,需要我们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将坚持创新引领,打造高质量的现代产业集聚区。这意味着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生物医药需持续培育重点。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亿元,建成以特色优势产业板块为引领、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转化能力、在细分市场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的专业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十四五”已实现良好开局,海沧区未来将继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创先争优、走在前列,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
2021-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