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金流动“稳” 人民币资产魅力“足” | |
5月银行结售汇顺差规模达15亿美元;截至6月22日,6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10.80亿元……多项数据显示,尽管美联储持续加息给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带来紧缩效应,但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稳定,海外投资者投资国内金融市场有较强驱动力。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吸引力和人民币资产回报率将更多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在中国经济韧性凸显和金融市场持续开放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对全球中长期投资者仍具吸引力。跨境资金流动整体均衡整体来看,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保持顺差格局。据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2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按美元计值,2022年5月,银行结汇2050亿美元,售汇2035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5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跨境资金净流入维持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在跨境证券投资方面,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4月中国股市和债市分别净流入10.19亿美元和123.71亿美元,5月股市外资净流入上升至27.31亿美元,而债市净流入则放缓至19.9亿美元。截至6月13日,股市当月净外资流入已有41.68亿美元,外资加仓中国股市的意愿强烈。Wind数据也显示,截至6月22日,6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10.80亿元,在截至目前的15个交易日里,11个交易日为净买入。景顺投资高级基金经理刘徽表示,从估值上来看,中国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和海外市场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经济在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下半年会实现较好复苏,从而支持股票市场表现。随着A股企稳和反弹,外资净流入A股资金与一季度相比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从历史经验看,债市的外资流入对中美利差较为敏感,因而在美联储5月加息50个基点以及6月加息75个基点的紧缩背景下,债市净流入趋缓。而股市的外资流入则与中国经济基本面更为相关,即使在过往的美联储紧缩周期中,如果基本面具有韧性,外资仍会净买入中国股票资产。当前中国经济大盘探底企稳的迹象基本确认,预计后续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将较为温和。人民币资产具长期吸引力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投出“信任票”的背后,凸显出人民币资产具备的长期吸引力正不断增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表示,从短期看,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流动性整体趋于收紧,同时通胀高企,供应链瓶颈突出,在此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短期波动性较大。他认为,如果单纯从投资策略来看,适当地采取保守型操作、降低波动性较高的金融资产配置乃是当下合理的投资策略选择。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冲击将逐渐收敛,中国金融市场吸引力和人民币资产回报率将更多由经济基本面决定。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在全球领先、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等因素,人民币资产实际收益率仍然为正。数据显示,近年来境外央行和追踪国际指数的相关资金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明显上升,但整体而言当前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仍属低配。“无论从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2.79%的占比来看,还是从国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中外资3%到5%的占比来看,境外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人民币资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王春英此前表示。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也表示,从短期来看,在美元加息周期中人民币资产有望凸显独特的配置价值。另外,凭借多元化的特点以及中长期增值潜力,人民币资产对全球中长期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对一部分有着中长期配置需求的投资者而言,目前是配置人民币资产的一个窗口机遇。市场持续开放夯实基础展望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将进一步推进开放,夯实吸引长期资本流入的基础。近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互联互通举措不断。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近日发布联合公告,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根据相关公告,获准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没有变化,而程序则进一步简化,可投资范围也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另外,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简称“ETF”)纳入互联互通。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意味着A股市场将迎来更多“活水”。“下一阶段,将和各金融管理部门一道,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此前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开放的同时风险防控体制也将筑牢。王有鑫表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体系不断完善,政策调整及时有效,可以有效防范跨境资本和汇率的异常波动,预计整体风险将可控。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2022-06-24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金融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 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 | |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2012年至2021年,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3.3%;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取消银行、证券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23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去十年,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2012年至2021年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3.1%和14.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业理财、信托通道业务较历史峰值大幅缩减,金融脱实向虚势头得到扭转;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万亿元……过去十年,金融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8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3.35倍,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占全部市场主体的三分之一;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了近7倍;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余额位居世界前列……过去十年,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已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渠道,期货期权品种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截至4月末已累计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1.78万亿元……“这十年,我们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坚持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过去五年内,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分别为8.1%、11.4%,低于同期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在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看来,通过清理脱实向虚、乱加杠杆、以钱炒钱等活动,从根本上扭转了资金空转,流向实体经济资金大幅增加,中间链条大幅压缩,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更进一步持续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十年间,我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金融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改革开放是金融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陈雨露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成果显著,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围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基础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人民币资产受到国际投资者欢迎。一方面,一大批国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肖远企介绍,2021年,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另一方面,不断拓展的开放渠道,吸引大批国际中长期投资者加快配置人民币资产。外汇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证券21554亿美元,较2012年末增长3倍。此外,境内居民配置境外资产的渠道进一步拓宽。2021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9797亿美元,较2012年末增长3倍。“跨境证券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境内股票和债券逐步纳入国际主流指数,跨境投融资交易规模增加,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5万亿元、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恢复和处置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600多家……十年来,我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过去十年,金融部门处理了一批突出风险点。“我们始终坚持理性思维、底线思维,化解重点机构、重点环节、重点业务领域、重点地区的风险。”肖远企表示,突出风险点的传染性、外溢性明显收缩,金融资产脱实向虚势头得到扭转,社会金融秩序基本实现“由乱到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逐步夯实。过去十年,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态势持续巩固。李超表示,通过改革提升监管治理效能,健全市场内生稳定和外部约束机制,及时稳定市场预期,资本市场近年来经受住了各种国际国内超预期冲击,主要指数稳中有升,风险总体收敛、基本可控。外汇储备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今年5月末超过3.1万亿美元,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成功应对了多轮外部冲击,跨境交易规模明显提升,外汇储备总体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王春英说。近年来,中小银行风险备受关注。肖远企介绍,总体上看,中小银行运行平稳、发展健康。“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个别机构风险比较高,有的还涉嫌违法犯罪,但总体而言,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依法受到保护的。”陈雨露表示,要构建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好各类“防火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来源:新华网 |
|
2022-06-24 |
A股三大指数悉数翻红、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 |
3月16日,A股三大指数悉数翻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3.48%,深证成指上涨4.02%,创业板指上涨5.20%。市场认为,当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释放稳增长预期,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外资机构认为,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推出和落地,将提升经济基本面确定性,未来将对中国股市形成支撑。高盛表示,通过对MSCI中国的估值和风险溢价分析后发现,中国股票依然很有吸引力。撇开估值不谈,中国良好的经济增长预期和目标,未来的宽松政策,当下投资者较低的持股比例及风险偏好明显受抑制,都是潜在利好因素,未来将对中国股市形成支撑。“美联储加速收紧加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显著上升。近期,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推出和落地,提升经济基本面确定性,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进一步凸显。”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最近美联储政策转向,导致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收窄,理论上会导致人民币有明显贬值压力,但可以看到,最近人民币汇率依然平稳,在经常和资本项下维持强劲流入,反映出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资产。瑞银全球金融市场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外资整体对A股的配置需求没有改变。A股和海外股票市场相关性低,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外资也需要配置A股。去年部分行业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海外投资者担心投资的可预测性。随着监管加强与市场沟通,这些疑虑已经逐步消散。未来,随着监管进一步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外资对A股的兴致将会提升。“市场重新评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中国强有力的稳增长政策等影响,仍需一定时间。”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当前背景下,将A股投资与政策方向保持一致是过往经验证明较好的策略,如扩张的财政政策下新旧基建投资,“共同富裕”主题的投资等。“国内在加大金融开放和制度完善建设层面也出台了诸多政策,这令中国资本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对接程度继续提升,也为外资流入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章俊表示。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
2022-03-17 |
医疗器械企业股市迎来全面大涨 | |
慧选网讯,近期持跌的医药医疗股迎来反弹,节前最后一日两市规模最大医疗器械ETF(159883)放量大涨4.63%,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迈瑞医疗、欧普康视、健帆生物、万泰生物等权重股反弹强劲。慧选网的观点是,医药行业过度悲观的政策预期正在修复,看好医药行业景气回归。医疗器械板块从高点一度回撤超20%。医疗器械指数估值也跌至28倍,处于历史0.48%历史百分位,板块进入配置区域获得场内资金的积极布局。以医疗器械ETF(159883)为例,该ETF近5日、20日、60日净流入额分别为2314万、5096万、2.58亿元。不难看出,调整较为充分的医疗器械板块,依然是各路资金的“小甜甜”。慧选网编者的观点是,节前国家组织高值耗材集采中报结果公示,中选产品采购计划从2022年3月份开始,此次中标率均超过70%,其中A组只需淘汰1-2家企业,最终中标价格相对于此前冠脉支架价格降幅相对温和,预计中标的国产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国产龙头企业份额提升,由此说明不必对带量采购过于悲观。预计2021年往后在医改步伐不变大方向下,新基建建设与新需求的释放有望进一步拉动医药成长性。医疗器械板块受到疫情加持,增加急救设备、口罩手套防疫物资采购等,改变2019年增速下滑的趋势,强势上涨,预计在2021年医疗器械板块仍有望维持高景气。医疗器械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表现,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欧普康视、爱美客、乐普医疗、健帆生物、英科医疗、鱼跃医疗、达安基因、万泰生物、华熙生物等股。慧选网编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器械种类繁杂且研究门槛较高,此外,医疗器械多高价股,如迈瑞医疗、爱美客、心脉医疗、华熙生物、英科医疗、万泰生物等。文章来源:资本邦 |
|
2021-09-22 |
新华医疗股票涨停,医疗器械等概念成热股 | |
慧选网最新消息,新华医疗股票涨停,收盘价格为32.87元。此股票于10点13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3711.18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28%。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01.0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316.8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353.67万元。此股票是口腔,民营医院,医疗器械概念热股,口腔概念上涨2.63%,民营医院概念上涨2.45%,医疗器械概念上涨2.26%。资逻辑如下:1、公司的医疗器械制造板块涵盖感染控制、放疗及影像、手术器械及骨科等产品,公司感染控制设备的品种和产量稳居国内第一、以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代表的放疗系列产品处于国内领先;19年8月,2.65亿元收购淄博弘新76.12%股权,标的主要业务为骨科医院、血液透析设备等对医疗器械行业投资;19年医疗器械收入69.42亿元,占比79.19%2、公司医疗服务重点发展骨科、肾脏病专科医院,投资拥有济南市平阴县中医医院、淄博市高青县中医医院、合肥东南骨科医院、东营华健糖尿病肾病医院,参股公司湘阴县华雅医院、烟台医院、上海一康康复医院、长沙昌恒康复医院等;19年医疗服务收入6.04亿元,占比6.89%3、主要生产口腔相关灭菌设备,国产口腔综合治疗机器供货商从财务状况来看,新华医疗2021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4.6亿元,同比上升35.8%;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上升155.78%;扣非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上升137.46%;负债率55.2%,投资收益4509.97万元,财务费用3410.43万元,毛利率22.14%。慧选网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该股好公司评级为3.5星,好价格评级为1.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文章来源:网易新闻) |
|
2021-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