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国超过16亿张物联网卡全量纳入安全管理体系 | |
工业和信息化部19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主题是“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正局长级)周少清在会上表示,我国电话用户已全部实现实名登记,超过16亿张物联网卡全量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他表示,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局性影响愈发突出,关系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大局。工信部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构建。深入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等配套规范和数百项标准,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检测、重要数据保护等重大制度加快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基石日益牢固。二是电信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日趋完善,有效应对大流量网络攻击(DDoS)等安全风险,及时处置各类安全威胁,基础电信网络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工信领域网络数据安全监管能力逐步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底座更加稳固。三是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体系初步形成。面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5G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创新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管理、车联网卡实名登记管理等制度,初步建立适应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特点的安全保障体系。四是网络安全产业实现集聚式创新发展。布局建设北京、长沙、成渝三大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打造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示范中心,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式、规模化发展态势初步形成。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总体规模突破2000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率达15%,产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五是网络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我国电话用户已全部实现实名登记,超过16亿张物联网卡全量纳入安全管理体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整治网络黑灰产等行业源头治理工作纵深推进,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转自:新华财经 |
|
2022-08-24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
“当前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潜力。”西班牙IE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菲利克斯·巴尔迪维索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近年来,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中国外贸进出口保持强劲势头对稳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巴尔迪维索表示,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3.4%,有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作为全球制造强国、贸易强国,中国外贸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将继续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支撑,对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断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能。巴尔迪维索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政府能够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况和需求,采取适时有效、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中国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的措施,推动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相信随着一系列务实政策落地,中国经济增长态势还会进一步凸显。”巴尔迪维索说。“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代表科技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为突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巴尔迪维索说,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对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视与投入将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巴尔迪维索表示:“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西班牙和中国的双边贸易大幅增长,西班牙对华出口增长尤其明显。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红利。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将为包括西班牙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 转自:人民日报 |
|
2022-07-25 |
“触网”低龄化,护航不可少(网上中国) | |
目前,中国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触网”日趋低龄化。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是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不少网络平台相继推出青少年模式,更好帮助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各项举措织牢保护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94.9%,高于同期全国人口70.4%的互联网普及率。在这一背景下,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密集出台。去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增设网络保护,对未成年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今年以来,有关部门继续推出多项措施,进一步为未成年人上网提供保护。今年3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今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等。目前,国家网信办已指导主要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并表示今年将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工作中,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模式覆盖范围,力争覆盖所有的平台应用和所有的应用功能,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在时间限制、功能设置、内容工具上进行区分,使青少年模式功能更具个性化、更有吸引力。“安全风险是未成年人使用网络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也是全世界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从立法政策角度来说,中国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发展很快。要解决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问题,还需更加重视具体政策的落实。互联网平台积极行动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建立针对未成年人用网的保护机制,是理应承担的企业责任。不少平台已采取积极行动。去年9月起,抖音推出平台严格的青少年防沉迷措施,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每天默认使用40分钟,且22时至次日6时不能使用。抖音的“同城”“热搜”等入口会被隐藏,未成年人无法使用私信聊天和直播功能,更不能充值、打赏。今年6月,快手短视频平台发布了2022年度《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推出青少年模式4.0版本。据介绍,该平台已对未成年人直播出镜、打赏、“饭圈”营销等违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社区监管与治理,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或打赏,严禁主播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并且开通了未成年退款专线。过去一年间,针对儿童美妆、小学生化妆等以未成年网红为噱头的炒作或商业化活动,快手平台已清理超过5000个相关视频。在青少年模式推行之初,该模式下的视频一般较为单调。对此,有专家指出,“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网络平台既要承担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也要维护未成年人休闲娱乐的权利,提供更多优质内容。据悉,快手平台联合故宫博物院、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故宫知识课堂”等产品,并精选了教育、科普、乐器、运动等40多个领域的优质内容,完成超150万条视频审核工作,让青少年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习知识、放松身心。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项焱认为,互联网平台利用更精准的算法技术,将内容推送给需要这些信息的未成年人,能够让短视频内容在文化教育和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更大的正向作用。学校和家庭需担起职责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还应汇聚多方合力。“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从技术上进行了规范,但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不能只依靠技术层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楚洁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领域,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家长还需要共同发力,促进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文明、健康、有益的网络使用习惯。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不可或缺。“同学们每天上网多长时间?”“有网瘾该如何戒除?”近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崇远学校邀请青少年心理专家走进校园,举办讲座,为同学们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等内容。听完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让网络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好朋友,共同维护网络安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家庭中,父母的正确引导也至关重要。“家长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和青少年一起学习新科学、新技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霞认为,在青少年接触网络时,家长应该及时履行网络教育职责,安装过滤软件、控制上网时间,也要培养自身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示范。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
2022-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