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 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 |
通过社交平台,来自山东的于译舒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聊”之间完成了视频录制工作。硕士毕业后,她成了一名短视频博主,开启了有别于上班族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随着首批“00后”走出象牙塔,灵活就业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安排自主,还能兼顾兴趣爱好,看上去“很美”的灵活就业,也让一些毕业生产生了担忧:不签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如何保障?未缴纳工伤保险,遭遇职业伤害谁来负责?行业迭代快、吃青春饭,职业长远发展怎么办?专家提醒,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要综合考量社保权益、职业发展等问题,为个人发展做长远规划。越来越多毕业生青睐灵活就业2019年暑假的“一阵风”,将还在读硕士的于译舒吹向了灵活就业赛道。雅思考试的前夜,她随手拍了条“吐槽”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很意外,视频突然火了,有不少网友留言。”“后来陆续又有好几条视频‘破圈’。”渐渐摸到短视频门道的于译舒,2021年硕士毕业后,正式成为博主,专职从事生活类短视频创作。目前,已有近80万粉丝。网络主播、电商运营、文案写手等与互联网关联密切的职业,不打卡、不坐班,就业方式灵活,受到毕业生青睐。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18.6%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由职业,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音乐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李茜茜就是被灵活就业的自由度吸引,选择成为线上钢琴陪练。“年轻人没必要图‘稳定’,可以先刷刷经验,攒攒人脉,以后自己单干。”“高校毕业生接受过良好教育,他们选择灵活就业不同于传统的‘打零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现代服务业分会秘书长韩巍告诉记者,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就业质量更高、劳动自主性更强、就业形式更多元,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倾向。劳动权益面临“灵活”风险今年初,李茜茜做了一个小手术,前后花费了1万多元,这对于刚工作的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生了病,才意识到有医保很重要。”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毕业生都和李茜茜一样缺乏社保意识。按照目前的相关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些地方已经对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放开了户籍限制,但“北漂”李茜茜目前还无法在北京缴纳社保。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思宇指出,择业时,高校毕业生普遍会考虑薪酬待遇、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因素,往往忽视社保权益,特别是工伤保险,属于雇主责任险,没有用人单位,个人无法参保,“建议毕业生根据自身工作性质,选择商业保险进行补充”。“毕业生要对工资给付方式、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保权益、职业伤害等条款重点关注。”韩巍提醒说。享受了灵活就业的自由,也意味着要承担与之相伴的风险与压力。“有时花了几天时间制作的短视频,就是打动不了观众。”于译舒告诉记者,点击量有很大波动,“爆款”难求,这意味着她的收入非常不稳定。补齐权益短板随着灵活就业呈现出规模化趋势,多地、多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灵活就业劳动者保驾护航。2021年,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制定《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大劳动权益保护力度。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对于呼声很高的职业伤害保障,多地也陆续开始试点。其中,浙江省金华市打造“工伤+补充+商业”参保新模式,明确发挥用工主体作用的网络平台可以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同时参加工伤补充保险;江苏省常熟市启动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每人每年缴纳360元,最高理赔标准为每人每年40万元。今年1月,于译舒在山东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共有3名成员。目前,工作室已经陆续享受到了针对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和社保缓交政策。她深知,想要长时间留在灵活就业赛道并不容易,更需要努力奔跑。来源:工人日报 |
|
2022-08-01 |
“不打卡”的新职业,有机遇也有忧虑 | |
阅读提示无需打卡上班、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可观的收入,一些灵活就业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吸引着年轻人。但光鲜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付出,有关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问题也引发专注。给汽车加满油,后备箱装满远行必备品,提前写好仙侠小说次日要更新的内容,并设定发送时间,95后网文作者麒麟,一路从山西运城自驾1000多公里到四川成都,他想去寻找写作灵感。近年来,随着新业态不断涌现,很多年轻人择业不再局限于“打卡上班有单位”,而是从兴趣爱好出发,尝试网文写作、“剧本杀”创作、自媒体博主等更加自由、个性化的新职业赛道。无需打卡上班、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可观的收入,一些灵活就业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吸引着年轻人。但光鲜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付出,有关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问题也持续引发专注。把热爱当作职业去年4月底,25岁的天津女孩付迪雅开始从事“剧本杀”创作工作,选择这个工作的原因是热爱。“小时候爸爸带着玩各类益智游戏,长大后喜欢看小说、听故事、玩电子游戏,以及密室逃脱等。”2018年“剧本杀”在国内兴起,付迪雅体验几次后,喜欢上这项沉浸式娱乐活动。在一次“剧本杀”发行展会上,付迪雅结识了创作者逆火,并选择加入其新创立的工作室。“做喜欢的工作,虽然累,但能收获成长和快乐,如果做不喜欢的事,只会又累又痛苦。”付迪雅说,现在相对自由、灵活的上下班时间,也让她觉得以前工作时每天花两三个小时通勤,虚耗了时间和精力。把热爱当作职业,也是麒麟从事网文创作的原因,“高中时文化课成绩不好,作为美术艺术生,在美术方面又没天赋,学艺术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但他从小酷爱看小说,包括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及市面上流行的网络文学。但相比热爱,麒麟表示,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写网文最直接的原因是不想被约束。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办公室上下层级之间的压迫感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难以适应。麒麟表示,如果没有写网文这条路,自己宁愿送外卖,也不喜欢在封闭的工作场所工作。“我就是个写小说的,靠本事吃饭,我也不用去羡慕或巴结讨好任何人。”网文写作给了麒麟想要的生活,在他看来,相对于固定工资,很多自由职业收入上限高,这很容易让人对未来更有期待感,且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就能实现梦想,这也是很多年轻人选择自由职业的原因。行业蓬勃发展提供机遇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写到中午,下午和晚上休息、看书、运动,或与好友小聚,这是麒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打开电脑就是干,每天少则6000字,多则上万字。”截至目前,他已经在网络平台发表10多部作品,超过900万字。据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过4.6亿,网络文学创作者群体已经累计超2130万人,大量95后、00后年轻作者涌入。阅文集团此前发布的《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数据表明,网络文学创作已经迎来95后时代。同样是网文作者的柚子,给记者展示了他一个月的写作记录,只有1天的字数是2000多字,其余都在1万字以上。柚子的网文写作经历稍显坎坷。2019年,母亲因病去世,妻子与其离婚,留下两个孩子,当时还是装修工的柚子,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手足无措。“那段时间啥都不想干,天天在家打游戏,人都快抑郁了。”柚子说。后来开始看网文小说,看了几个月后,觉得自己也能写,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可以让他在家办公,照顾孩子。目前柚子正在写3本日更小说,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后,他先给两个孩子做早饭,送他们上学,下午4点多开始创作,几乎每天写到凌晨。靠写网文,柚子每月有1.8万元左右的收入。新业态显露的蓬勃生机,让一些年轻人抓住了机遇,也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以36.1%的选择占比排名第三,仅次于看电影和运动健身。付迪雅表示,时代的发展给了她将爱好变成职业的机会,她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新职业面临的一些忧虑大学毕业后,麒麟的网文写作收入不断攀升,从起初的月入几千元,到现在的每月3万至4万元。这让他大学毕业后很快在山西运城老家买了自己的房和车。但尽管如此,麒麟还是经常在自我身份认同上产生迷茫。“由于没有具体实在的工作单位,经常在填一些表格时,不知道工作单位一栏如何填。想在大城市买房,又担心只有银行流水,没有公积金、没交过社保,银行不提供贷款。”麒麟说。工资不透明、“霸王合同”等问题也是他在工作中直接面临的问题。“每次发工资都像开奖,网站开多少就是多少”。虽然写了好几年,但麒麟至今仍搞不清平台的稿费计算方式。有的平台的“霸王合同”也让他颇感气愤,“自己辛苦写出来的作品版权属于平台,作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版权没有决定权。”柚子告诉记者,网文写作平台的工资结算方式包括,按字数算钱,靠平台广告分成,以及平台直接买断版权。“但不是每个作者都能实现高收益,有的写了好几年,每个月还是几百块的工资。”该平台发布的2月份的收入统计显示,几千人的作者队伍,仅有不到300人月入超过1万元。对此,也有专家建议,补充并细化现有社保体系中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界定标准,为其办理社保缴纳的登记、缴费等提供便利。柚子听说,他所在的网文平台正在研究如何为作者提供更多保障,但具体什么时候出台实施方案,他也说不好。来源:工人日报 |
|
2022-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