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场景将加速推广 光伏业凸显新优势 | |
智能搬运车来回穿梭,机械臂灵活起落……在隆基绿能位于陕西西安市的一个自动化无尘车间内,一片片银色单晶硅片经过制绒、刻蚀、镀膜等工序后,变成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片。“单条生产线产能从10年前的2.5万片/天,提升至现在的17.5万片/天,单车间可以生产近140万片/天。”隆基绿能电池制造中心总裁常鹏飞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这十年,我国光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竞争优势凸显: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3,新增装机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介绍,2021年,我国光伏制造端产值突破7500亿元,其中多晶硅、光伏组件产量分别连续11年、15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2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十年,我国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下降约70%,有力支撑了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无补贴阶段,为后续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应用市场持续扩大。“光伏板铺设在养殖场的屋顶上,不仅能发电,还能隔热降温。”今年5月,浙江温州泰顺县一鸣生态农业公司的“牧光互补”项目投运,公司负责人肖卫明算了笔账,光伏发电先满足自用,剩余的上网,每年不仅能省42万元电费,还能额外带来近18万元发电收益。这十年,分布式光伏加快发展、风光大基地快速推进。截至2021年底,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光伏+建筑’‘光伏+交通’‘光伏+农业农村’等场景将加速推广,为光伏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王世江认为。 转自:人民日报 |
|
2022-10-13 |
特定工况下性能更优 规模经济效益凸显 氢燃料电池叉车布局提速增加7.3% | |
近日,由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一批X32氢燃料电池叉车在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完成上牌,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批上牌的氢燃料电池叉车。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各地区利好政策的不断发布,氢燃料电池应用场景逐步拓宽。而氢燃料电池叉车作为工业车辆领域的创新性产品,凭借其零排放、加注快、耐低温、动力足、输出功率恒定等优势,开始受到仓储物流产业的重视。业界普遍认为,政策及需求推动下,氢燃料电池叉车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发展步调加快东兴证券发布的叉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国外燃料电池研发及相关应用起步较早,目前加拿大、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企业均在开发和生产燃料电池叉车,其发展和应用速度远超燃料电池汽车。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我国氢燃料电池叉车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国内多家氢能企业正加速布局。今年2月,由翼迅创能、美锦能源、国鸿氢能、德国永恒力联合开发的首批氢燃料电池叉车顺利交付于上海市青浦区。同月,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也发布了H2X-TANK氢燃料电池重型叉车和H2X-STAR氢燃料电池2吨级前移式叉车两款新产品。5月底,明天氢能与安徽合力合作开发的3.5T系列燃料电池叉车成功下线。6月,杭叉新能源先后与翼迅创能、新氢动力签订共计30台氢燃料电池叉车的销售合同。7月,国氢科技与杭叉集团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氢燃料电池叉车,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叉车在不同场景的应用落地,为用户提供可行的氢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峰表示:“叉车是场内车辆,应用场景和道路车辆有差异,相较而言,在场内解决供氢问题更容易。叉车目前没有国补,但已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叉车的补贴,比如叉车租赁补贴,再加上氢气价格补贴,在此背景下,氢燃料电池叉车的使用经济性可充分体现,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更优性能需求提升记者了解到,此前,物流行业普遍使用的是燃油叉车或天然气叉车,后被铅酸电池叉车代替。2019年左右,锂电池叉车开始推行。不过,铅酸电池叉车和锂电池叉车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涌现。东莞市港湾创新供应链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沈聪表示,铅酸电池是目前物流行业仓储作业中普遍使用的一款电池,但它的效率相对较低,尤其在场景较大、作业量较大、工作时长较长的情况下,需要花很多时间更换电池,且换电池的设备昂贵。锂电池叉车质量参差不齐,南方温度过高的地区,电池故障较多,电池衰减严重,且仓库电容量很多不支持充电负载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业车辆研究院副院长白迎春表示,锂电池或铅酸电池叉车规模达到50台-100台,将带来充电时间长、电容量需求过大甚至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仓储物流园区的工作效率。充换电时间长,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高、污染等问题让物流行业开始寻求工业叉车的更优技术路径。白迎春指出,氢燃料电池在充电时间、效率方面优势显著,通过在厂区内设置一个小型的撬装站,根据氢气用量,单次加氢仅需3分钟-5分钟,十分便捷。同时,燃料电池叉车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其经济性优势将更加凸显。上海翼迅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何文指出,相比其他电池,在强度非常高的物料搬运中,部署燃料电池可以实现更大的成本节省,平均年度成本可降低20%以上。因此,燃料电池叉车在更大的车队规模、更密集的工作强度下,即使不考虑财政补贴,经济优势也十分明显。成本和技术挑战尚存虽然市场发展空间大,特定工况下优势显著,但由于氢燃料电池叉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安全、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随着技术的升级迭代,锂电池成本可能将实现快速下降,在此背景下,氢燃料电池叉车产业需要更多突破。白迎春表示,在一些特殊化工业园区,对叉车的防爆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目前的情况,在防爆风险等级比较高的地方,燃料电池叉车的运行仍有一定的风险,还需进行更多的技术升级。“燃料电池叉车技术难度主要在集成度、稳定性、可靠性,更难的是给客户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王海峰强调,帮助客户解决氢源、建设厂内加氢装置,提供叉车维护保养服务等一整套交钥匙工程更为重要。何文指出,目前,燃料电池叉车供氢有两个解决途径:一种是在场内设置供氢设备或供氢系统,另一种是换储氢瓶模式,需根据不同场景不同需求,制定何时的制氢供氢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燃料电池叉车的具体补能方式、氢瓶容量、使用时长,以及氢气充装管理规定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转自:中国能源报 |
|
2022-09-08 |
我国能源生产稳中有进,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 |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生产稳中有进,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0.3%、4.4%、6.6%和3.1%。能源生产稳中有进,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2.4%,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随着绿色低碳转型相关产业政策持续完善,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等新产业发展提速,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先进核电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季度,全国新增充电基础设施是去年同期的4.6倍,同时,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均增长1.4倍。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能源项目投资总体预期向好,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左右,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劲动能。 转自:央视网 |
|
2022-05-16 |
产业化提速 氢能汽车发展再迎政策红利 |
原标题:人民车视:产业化提速氢能汽车发展再迎政策红利近期,由于油价高企和电池原材料涨价等原因,汽车行业频频成为热议焦点。与此同时,氢能产业发展再次走到聚光灯下。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研究制定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发布。作为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我国氢能发展优势、短板共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载体即电和氢,在动力、储能方面两者具有互补性,作为无碳工业原料,氢具有不可替代性。虽然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生产-储运-利用全链条上也存在能源转化效率问题,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不断扩大,效率问题可转化为成本问题。我国在发展氢能方面有哪些优势?长安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陈轶嵩博士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我国氢气产量和储氢材料产销量世界第一,为我国氢能技术开发利用和氢能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氢能的制备方面,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产氢大国,存在着一个以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回收的生产和非能源利用的“氢气产业”。在政策体系方面,我国对氢能发展一直保持积极态度,已出台一系列涉及氢能领域的鼓励政策,旨在推动中国氢能产业健康发展。优势背后,短板也依然存在。陈轶嵩介绍,根据制备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氢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由于目前我国氢气的制备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工业副产提纯制氢为辅,二氧化碳排放量压力大,使得当下我国氢能多以“灰氢”等为主。对此,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相比于电化学动力电池,我国氢燃料电池在技术储备、产业基础、人才队伍等方面较为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尽快建立氢能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打造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交通领域氢能利用持续升温我国氢能汽车发展并不是一时之热,而是长期规划。记者了解到,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指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陈轶嵩表示,近年来,氢能在交通用能终端等领域热度不断上升,围绕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自主研发,以城市客运、物流等商用车型为先导逐步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运行。张家口市以服务绿色低碳冬奥为契机,积极发展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氢能交通系统,取得良好示范效果。我国纯电动汽车应用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和南部,而北部、东北部、西北部分布较少,原因是这些地区冬季温度低,影响动力电池出力。燃料电池受温度影响较小,电池余热可灵活转化利用,并且这些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由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清洁低碳氢能供应能力强,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潜能。“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应用成本快速下降的成长期。根据国内外主要燃料电池厂商产品测试数据,预计今后10燃料电池成本将大幅下降、性能稳定提升。”燃料电池车辆只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长远发展应逐步拓展到交通、电力、冶金等领域多元应用,充分发挥氢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行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在这股热潮背后,一些地方把氢能产业作为重要的新动能培育,纷纷开展全产业链布局,缺乏对本地发展氢能产业比较优势的客观分析,呈现热情高涨、竞争加剧之势。“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集中’的问题,各地布局氢能应用场景时,‘一窝蜂’扎堆造车,这也是《规划》有针对性作出部署的一个方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研究员景春梅说。对此《规划》强调,要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推动地方结合自身基础条件理性布局氢能产业,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和集聚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将在供应潜力大、产业基础实、市场空间足、商业化实践经验多的地区稳步开展试点示范;坚持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积极拓展氢能应用场景,逐步推动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实现多元应用。文章来源:人民车视 |
2022-04-12 |
北京市形成集聚发展的产业布局 一南一北锻造氢能新引擎 | |
原标题:本市初步形成集聚发展的产业布局——一南一北锻造氢能新引擎“北京将建成‘区域协同、辐射发展、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氢能城市。”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彭雪海近日介绍了北京市氢能产业的布局,即在北部区域打造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在南部区域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北京市依托大型国际氢能示范区、昌平“能源谷”和房山中关村氢能产业园。初步形成集聚发展产业布局由于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氢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排放物仅有水,因此称得上是真正的零污染、零排放的清洁动力。“这款车将氢燃料电池与冷藏大电量需求相结合,实现了超长续航、高安全、高经济性等优势。”研发生产方北汽福田智蓝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只是北京氢能产业的缩影。“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推进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化,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依托大型国际氢能示范区、昌平“能源谷”和房山中关村氢能产业园,北京市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的产业布局,培育和引进了超过百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国际氢能中心、中关村氢能联盟等公共平台支撑有力,共同推动着产业协同创新和集群发展。南北布局加速产业化落地在北部区域打造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明确以昌平“能源谷”建设为核心,向南融合海淀,向北辐射延庆和怀柔,依托三大科学城创新资源,通过产业链科技攻关补齐短板,支持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氢能技术和产业的输出。在南部区域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的示范区,依托大兴、房山、经开区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在房山重点建设氢气制备、储运、供应产业链及装备产业化基地,在大兴和经开区建设车载动力、热电联供应用及材料装备产业化基地。“目前大兴、房山、昌平等重点承载区积极落实氢能产业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地加速推动产业化落地。”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累计对接项目超过300个,其中有98家企业已经注册落地。京津冀产业链协同互补随着中关村、房山氢能产业园正式挂牌建设,30余家氢能产业链企业已入驻,为北京市氢能示范应用提供了氢源保障。此外,经开区也成功引进氢燃料电池研发及生产项目,储备了多家氢能产业链创新企业。延庆区利用冬奥契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和加氢保障工作。放眼更广阔的区域,京津冀正携手打造氢能全产业链。京津冀区域是国内最早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地区之一,具备研发实力突出、产业基础完备、氢能供给多元、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三地产业与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发展氢能产业是推动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促进京津冀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支撑。”彭雪海说,北京市将以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为牵引,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货运示范专线;以联合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为引领,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
|
2022-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