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yq/images/yonghu2.png)
![]() |
公安部公布全国5000余个免费采血点信息 |
4日从公安部获悉,为深入推进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打拐寻亲,公安部近日公布全国5000余个免费采血点信息,进一步便利广大群众及时就近采血,助力被拐家庭早日实现团圆。近年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拐卖犯罪,累计设置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并向社会公布地址、联系电话,为协助案件侦办、帮助群众寻亲发挥了积极作用,帮助一大批离散家庭实现了团圆。今年3月,公安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部署在全国组织开展新一轮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公安部在此前公布免费采血点基础上,通过梳理汇总、集中资源,将免费采血点数量增至5000余个,并通过多种平台集中发布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免费采血点覆盖面。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免费采血工作不受户籍地域限制,请尚未采血的被拐妇女儿童父母、疑似被拐及身份不明人员,尽快到采血点接受免费采血。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打拐工作,积极转发扩散5000余个免费采血点信息,帮助更多离散家庭早日实现团圆。据了解,公安部头条号、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已集中发布5000余个免费采血点信息,可及时查询全国采血点情况。 来源:新华网 |
|
2022-07-05 |
![]()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实现和平是对妇女最好的保护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5日在安理会妇女、和平与安全公开辩论会上发言时表示,实现和平是对妇女最好的保护。戴兵指出,武装冲突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妇女等弱势群体。危机响应、人道救援不是努力的终点,国际社会必须坚持政治解决的根本方向,致力于消除冲突根源,加大促和努力。在谈到乌克兰冲突中妇女儿童的处境问题时,戴兵说,中方鼓励欧盟发挥应有作用,为当事方直接谈判、恢复和平创造条件。中方支持联合国同欧盟及有关地区国家协调行动,保障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乌克兰平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人道需求,有效打击针对妇女儿童难民的人口贩运、性剥削和性虐待。戴兵说,妇女事业进步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去年以来,从亚洲到非洲,多个国家政局发生重要变化,其中既有外国军队仓促撤出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有外来治理模式水土不服导致的矛盾爆发。国际社会在担忧妇女权益遭到侵蚀、性别平等出现退步的同时,更要看到支持相关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这些国家维护政治稳定的必由之路。戴兵表示,要尊重各国主权和主导权,反对外来干涉和强加外部解决方案。要鼓励基于区域实际的地区方案,支持非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西共体等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为有关国家政治过渡、内部对话提供建设性帮助。要结合具体条件支持当地妇女和妇女组织参与和平进程,保障妇女在和平谈判和政治安排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戴兵说,妇女全面发展是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根本目标。联合国和有关区域组织要把发展置于优先位置,在妇女贫困、发展不足等问题上下更大功夫,帮助更多女性摆脱贫困饥饿,实现经济自主,为有效参与和平进程创造有利条件。来源:新华网 |
|
2022-06-16 |
![]() |
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指出,40年来,中国儿童中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广大儿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儿童中心成立于1982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校外教育和儿童发展研究机构。40年来,中国儿童中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累计有数亿少年儿童参加中心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路——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晚霞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小红星讲解员方妍澜的动情讲述,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去年6月,该纪念馆选出11个红色故事视频参加由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红色基因代代传”百馆百讲少年儿童讲述党史故事活动,其中《夜渡于都河》等8个视频被评为优秀作品。中国儿童中心积极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独特育人功能,带领全国校外教育机构组织开展“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以下简称“双有”活动),30多年来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每年策划主题活动,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进行理想信念和品德教育,参加活动的少年儿童累计超2亿人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儿童中心将“双有”活动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厚植少年儿童爱党爱国情怀:在全国组织开展“童心共筑中国梦 改革奋进我同行”“少年儿童心向党”等主题活动,带动各地共同参与,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童心向党 颂百年辉煌”主题教育活动突出红色育人底色,在全国100多家校外教育机构蓬勃开展,数百万儿童积极参与;举办党史故事会,建设小英雄雕塑园,创编优秀红色歌谣,宣讲红色家风故事,举办儿童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体育、科技等课程;积极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儿童日常家庭和社会活动之中。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国儿童中心携手西藏妇联等单位,共同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西藏儿童北京研学活动,22名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的孩子来到北京,和北京的小伙伴们一起体验旱地冰壶、VR滑雪机,在游戏中“重走长征路”,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我经常在学校国旗下做演讲,下次我一定把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的感受分享给大家。”12岁的尼玛拉宗说。守护——逐步探索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儿童权利保护工作体系如何“依法带娃”?父母的家庭保护职责都有哪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都有哪些亮点?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依托家教驿站、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中心家长学校等平台,围绕“家庭中的儿童法治教育”“家庭教育法律与父母责任”等主题,积极宣介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知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中国儿童中心持续创新开展儿童权益保护工作,逐步探索形成“知识宣讲与法律普及—个性化指导咨询服务—法律保护的实践探索—理论研究与学术出版”的多层次、立体化儿童权利保护工作体系:在家庭教育公益咨询等活动中,普及儿童权利保护、家庭教育法律知识,助力家庭中儿童权利保护与法治教育水平提升。发挥专业优势,在原有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基础上,开展网上家长学校探索,邀请律师为家长提供儿童保护、儿童权利、家庭教育法律的一对一公益咨询。2017年开始组织编写《儿童蓝皮书》年度报告,全景式展示我国儿童发展和儿童保护状况,为政府部门出台儿童权益保护政策提供参考;策划举办中国儿童发展论坛,关注儿童发展状况,为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发声助力;多次组织儿童权利保护、家庭教育法律主题研讨,刊发系列论文,助推儿童权利保护与家庭教育法律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组织儿童之家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研发儿童社会心理支持的活动指南,为儿童权益保护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书;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建设研究实践……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中国儿童中心积极发挥社会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专业力量的作用,支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制发《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为涉案家庭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质量测评及指导服务,进行司法层面的未成年人保护与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探索。筑梦——发挥教育实践基地优势,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手剥玉米粒大比拼、肩挑小扁担、剪丰收年画、手磨豆浆、滚南瓜趣味赛……中国儿童中心举行的全国少年儿童“劳动美·丰收乐”主题公益活动,吸引众多家长和孩子参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为了培养少年儿童的劳动意识和习惯,中国儿童中心连续3年联合一些城市同步开展全国少年儿童“劳动美·丰收乐”主题公益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产品展示、趣味游戏、科学实验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孩子们带入可看、可玩、可感知、可体验的原生态人文空间,感受劳动的快乐。多年来,中国儿童中心充分发挥“德润童心”教育实践基地优势,开展主题鲜明的兴趣培养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丰富新颖的探索体验,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儿童探索馆,面向0—7岁儿童开放,遵循“动手做、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倡导亲子互动,提倡孩子们自由活动、自主参与、自我探索、动手动脑,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创办以4—14岁儿童为主体的“童乐汇”俱乐部,每年开展各类活动近百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开展“不寻常的假期时光”“我和我的祖国”等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少年儿童的居家生活;“双减”政策出台后,中国儿童中心适应课后服务个性化需求,助力解决中小学校“课后三点半”难题,每年开设100多个兴趣培养项目、超5万人次儿童从各类兴趣培养项目中受益;…………中国儿童中心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中国儿童中心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来源:人民日报 |
|
2022-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