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数据折射资本市场活力韧性 | |
截至8月30日,境内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达4900家,较上年末增加203家,上市股票总市值为82.47万亿元。在上市公司总数逼近5000家、股票市场总市值迈向百万亿元的同时,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家数超过了2200家,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升至30%以上;在投资者数量突破2亿的同时,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超过20%,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首次降至70%以下;在IPO和再融资保持常态化的同时,退市制度日趋完善,市场“出入口”更加畅通……十年来,经历深刻结构性变化的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升,活力和韧性不断彰显。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扩大高水平双向开放等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必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上市公司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十年来,A股市场冲刺“千亿级”“万亿级”市值的公司不断涌现,既反映出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也见证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传递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号。一个显著变化是,近年来A股大市值公司中,“新经济”领域的企业正逐渐成为“主力军”。“过去十年,中微公司的营业收入一直以高于3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持续增长。2019年7月,公司有幸成为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企业之一。”中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日前在科创板三周年活动上介绍。成立于2004年的中微公司,深耕芯片制造刻蚀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领域,市值一度超千亿元,在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中较早达到这一水平。中微公司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615.26%。而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凭借在新能源科技领域的深耕,一举造就了首家万亿元级市值创业板公司的纪录。宁德时代如今是A股市场第三大市值公司,更是A股史上第一只市值破万亿元的“硬核科技股”。它的崛起,成为A股上市公司结构变化的一个缩影。“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转型发展‘领跑者’的角色更加凸显。”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介绍,截至2022年6月末,A股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约20%增长至约37%,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到全国企业研发支出的一半以上。按照成熟市场发展经验,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市场上还将涌现出更多的“千亿市值”“万亿市值”公司。这一过程中,A股市场自身体量也会不断壮大。十年来,在冲刺百万亿市值进程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上市公司日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的动力源;未来,在向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创新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本市场将持续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论是A股的比亚迪、宁德时代、隆基绿能,还是美股的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一批科技企业正在引领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颠覆原有产业结构,也进一步凸显了贯穿历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这一主线。”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说,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具有枢纽作用。机构投资者持续壮大2016年1月突破1亿,2022年2月突破2亿……到2022年7月,境内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达2.07亿。十年来,在投资者数量相继跨过1亿、2亿大关的同时,A股市场投资者交易结构也在经历深刻变迁。“2021年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首次降至70%以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逐步建立。”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日前表示。据了解,十年来,我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总资产增长了约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增至26.79万亿元,增长了8倍左右,行业实力大幅增强。目前,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由2017年初的15.8%提升至23.5%。未来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上升是大势所趋。东吴证券财富管理部投资顾问团队负责人何韬说,市场定价权已从散户投资者转向机构投资者。2016年以来,公募、私募基金及海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稳定上升,这一趋势在未来将延续。“相较于前些年,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格逐步变得理性化、长期化,投资领域侧重成长股及核心资产,交易频率逐步降低。”开源证券资深投资顾问薛凯强结合客户情况分析称。申万宏源研究所政策与发展研究主管龚芳表示,资本市场系统性改革极大地推进了专业投资机构发展,其持股占比已从十年前的15%左右升至目前20%至25%的水平,公募、外资、私募和保险成为“四大支柱”,在专业投资机构持股中合计占比超过90%。十年来,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持续壮大,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逐步建立;未来,伴随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加强,健康的投资文化将得到弘扬,良性发展的市场生态也将得到涵养。对标海外发达国家权益市场,A股市场正处于机构化的进程中,未来机构资金仍会是重要变量。“居民存款‘搬家’、公募基金发展为机构化的长期发展趋势提供了基础支持,后续养老金或成为重要的接续力量。”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说。优胜劣汰生态加快形成在上市企业结构、投资者结构逐渐优化的同时,A股市场“入口端”“出口端”不断畅通,市场化程度提升,资源配置功能增强也是十年来A股市场的显著变化之一。在“入口端”,伴随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十年来股债融资稳步增长。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合计5.2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33.9万亿元。其中,2021年IPO和再融资金额合计约1.5万亿元,股票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合计超10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十年来,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股票、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充分发挥,从源头上解决了中国市场“不缺资金缺资本”的现状。在“出口端”,退市制度进一步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谈及退市机制的完善,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感受颇深。他介绍,从2012年制定面值退市标准,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退市指标体系基本形成,到2014年健全主动退市制度、明确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2018年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再到《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出台,十年来,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稳扎稳打,不断走向成熟。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近期表示,证监会将推进完善并购重组规则,强化公司治理监管,严格落实退市制度,支持上市公司扎实做好做精并购重组,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十年来,市场优胜劣汰的效应加快显现,“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良性生态加速形成;未来,资本市场整装再出发,新一轮“深改”将在注册制改革、严格退市制度执行、机构投资者培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证监会将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体系完善、监管转型与能力提升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和生态,更好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功能。”对于下一步改革发展,易会满言辞铿锵,资本市场坚定深化改革的方向不会变。 转自:中国证券报 |
|
2022-09-02 |
溢出效应持续 进博会推动开放合作共赢 | |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25日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五周年专家研讨会上,不少嘉宾认为,进博会不仅是一年一度的经贸盛会,更显示出强大的溢出效应,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进博会充分发挥窗口和支点作用,搭建国内国际共享的合作平台,已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研讨会上说,进博会在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有效改善国内供给、促进消费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商务部统计,前四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15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达2700多亿美元。进博会走进地方系列活动在中部、西部和东北等地区成功举办,积极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洪俊杰看来,进博会不仅在引资方面作用显著,带动高水平创新项目的落地,也为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搭建了平台。不少企业在进博会上结识了海外有投资前景的合作伙伴,通过海外建厂,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攀升。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认为,举办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我国通过开放促进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取得了很大成效。“早在去年9月,松下就签约了第五届进博会。”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说,进博会对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业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在第五届进博会上进一步展示公司的绿色环保产品和节能减排技术支持方案,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来源:新华网 |
|
2022-08-26 |
商务部:我国吸收外资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 |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3日表示,今年1至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从历史同期看,这个增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吸收外资稳定增长的势头没有改变。这是束珏婷在当天商务部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她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商务部近日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积极吸引外资的指导文件,要求各地围绕重点外资项目,做好全流程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资企业发展。束珏婷说,相关数据表明,尽管面临一些短期困难,众多跨国公司依然看好投资中国的长期前景,愿意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近期外国商会的调查也显示,多数跨国公司仍将中国视为首要市场,中长期还将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束珏婷强调,将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继续全力做好稳外资各项工作。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也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来源:新华网 |
|
2022-06-24 |
天津市商务局开办外资招商引资线上培训会,为从业者提供宝贵经验 |
慧选网最新消息,为落实商务部稳外资工作精神和天津市招商引资部署方针,以及提升天津市各区外资招商引资水平,天津市商务局于两日前开办了市外资招商引资线上培训会,天津市各区外资招商引资主管部门、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局等单位招商人员,总计200余人参会。天津市商务局分管局领导聚焦我市“十四五”规划、制造业为根、新动能引育等发展战略,深入统一思想、激活动力,针对学习研究和掌握利用重点政策、强化外资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招商等进行了动员部署。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科融集团、市开发区协会分别围绕市重点项目办及“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智能制造相关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科技型企业高成长发展政策、“海河英才”人才引进政策、制造业利用外资形势与对策进行授课。经开区、保税区、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围绕外资招商引资前人的经验和普遍性强的政策进行了交流发言。经过此次会议,扩大了政策运用和招商经验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外资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
2021-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