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山西省积极财政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9     标签: 优惠政策 松绑减负 减税降费 政府债券提前发行 

靠前发力,强化预算执行时间表;精准发力, 建立大事要事保障单;充足发力,提升经济发展含新量

当前,我国经济要实现稳中求进,必须着力突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作为主要宏观调控工具之一,财政政策责无旁贷。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今年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省财政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转型蹚新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作出财政贡献?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武志远表示,要加强财政政策统筹,在整体谋划上既把握全局、又突出重点,在政策制定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佳整体效果,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使财政政策效应成倍增效。要以钉钉子精神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让抓落实成为财政部门鲜明底色,推动财政部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上走在前列。

128日上午11时,随着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易大厅一声响亮的锣声,我省今年首批64.22亿元政府债券成功发行。317日,第二批政府债券276.77亿元又迅速落地。

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确定项目,早落地见效。政府债券提前发行是今年我省财政工作赶时间、抓落实的一个缩影。

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加强2022年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省级各主管部门于212日前报送资金分配计划,省财政于222日前下达市县;预算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主管部门于39日前报送分配计划,省财政于324日前下达市县。

据了解,省财政围绕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任务,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五项大事要事保障清单,逐项细化具体政策措施,明确优先顺序、绩效目标、事权划分和具体项目,制定资金管理使用方案,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推动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债券安排充分体现了精准提效的特色。省财政厅政府债务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匹配筛精选优。一是不碰高压线,未通过国家两部委审核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二是提高集中度,优先支持省委、省政府重点项目,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

一方面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在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15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涉及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医疗教育、中小微企业纾困等11项税费优惠政策,让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是继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持之以恒过紧日子。

武志远表示,全省财政部门坚决贯彻省政府关于财政支出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挖掘节支潜力,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不该省的钱要舍得花,让每一分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花出最好的效果。

据介绍,今年,我省省直部门三公经费在8年累计下降73%的基础上,将再压减2%;取消2021年政策到期项目、一次性项目77亿元,对财政绩效评价中和差的项目取消或压减支出预算2.2亿元。其他行政运转类项目比2021年减少8.4亿元,同口径下降11.2%

此外,我省财政资金按下直达键,精准输血基层,推动资金第一时间抵达最前线。直达资金重点用于帮扶企业保市场主体、帮扶群众保居民就业、下沉财力保基层运转、兜牢兜实基层三保以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在去年50个县(市、区)的基础上,今年将117个县(市、区)全部纳入三保预算审核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2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了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2所高校光荣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山西大学的哲学、物理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取得这个令人惊喜的成果,得益于省财政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落实财政人才政策,着力支持我省高校科研创新工作。

省财政厅科教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省财政在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将进一步抓好人才引进培养和松绑减负赋权,探索实施科研经费预拨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全省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一般公共支出预算中,科学技术支出106.54亿元、增长10.5%,教育支出856.82亿元、增长10.3%,增幅远高于财政预算收支总体增幅,且创历史新高。

为推动培优创新生态,我省财政部门将积极引进风投、创投,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投入。建立省级保险补偿机制,积极推广应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支持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扣除比例由75%提升至100%

武志远表示,我省财政将把创新摆到核心位置,推动集聚创新资源,催生创新成果,以创新牵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