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力争5年内数字经济占比超40%
发布时间:2022-01-07     标签: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民生事业发展……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诸多发展“关键词”,对全省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也为郑州未来绘就目标明晰的发展蓝图。郑州将紧盯目标,抓住关键,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努力把目标变为结果,把蓝图变为现实。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


高质量发展


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万家


面向未来,郑州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万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40%以上,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以上,进出口总额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基本形成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


现代产业体系


把电子信息作为全市“一号”产业来打造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一号”产业来打造。加快推进汽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铝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网络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北斗应用、量子信息、基因技术、区块链、氢能源等未来产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构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社区商业”的商业体系,打造国际商都。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业科创中心。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抓好企业上云工作,建设“工业大脑”,力争5年内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0%以上。


国家中心城市


加快“轨道上的都市”建设


把握“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内涵要求,集中打造32个核心板块,带动各城市片区有序开发、提升品质。


着眼特大城市发展安全,建立供水、供电、能源、交通、地下空间等安全防控体系,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加快“轨道上的都市”建设,建设K2轨道快线,布局5G等新型基础设施。


加快培育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体系,完善“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布局。


生态环境


高标准建设沿黄生态廊道


持续加大以治气、治水、治土、治废“四治”为重点的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抓好南水北调观音寺调蓄、黄河刚性护岸、金水河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建立沿黄生态保护常态化机制,高标准建设沿黄生态廊道。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积极争取外电入郑,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优化铁路货运站、绕城干线公路和物流基地布局。


保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好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建立惩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行政、司法衔接机制。


创新驱动


串珠成链打造沿黄科创带


以自创区为引领,以中原科技城为带动,沿黄河生态走廊,将智能传感谷、金水科教园区、智慧岛、鲲鹏小镇串联起来打造沿黄科创带。


完善人才“一件事”,打造适应高层次人才需要的公共服务、科创场景,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广“十万码农”培养模式,让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成为郑州发展的一张“王牌”。


支持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嵩山实验室、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发展。


改革开放


“不见面”政务服务郑州大都市圈全域联办


完善国际航空运输网、“米”字形高铁网和轨道交通网,加快机场三期、高铁南站、小李庄客运站、薛店铁路物流基地、通航产业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拓展内河航运,做强航空引领、铁路支撑、公路配套、水路补充的国际综合性枢纽运输体系。


深化郑州至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提质扩量,加快郑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探索“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运营模式。拓展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深度融入“海上丝绸之路”。


以数字化改革带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一件‘事’”“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实现“不见面”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就近可办、郑州大都市圈全域联办。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


民生事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完善共同富裕的制度架构。以财产性、经营性收入提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社会充分就业稳定群众收入、减少低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最低工资收入等制度,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完成20所高中阶段学校外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品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抓好特色学科建设,引进一流高校,实现高等教育提质发展。


加快建设“健康郑州”。推进政府主导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健全紧密型医联(共)体,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工作,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解决好“一老一小一青壮”问题。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让广大青壮年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成长有路径、价值能实现。



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