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宇宙、虚拟现实、3D扫描等新兴产业摸索前行的一众数字经济企业,不仅需要有求必应的“店小二”,更期待共进退的“科创合伙人”——在宏观层面帮助其把准细分赛道、精准寻觅有潜力的新高地,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新兴企业面临“成长的烦恼”,在宝山区新年首场产业代表座谈会上得到积极反馈。“我们希望新项目今年最好能‘拿地开工’。”华润数科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坤磊风尘仆仆赶来参加座谈会,期待“新年能开个好头”。听罢,宝山区委书记陈杰爽快表态:“一定要加快倒排时间节点,确保按期完成。”对不少新兴产业而言,项目哪怕早一天开工,都有机会助其率先抢占新赛道、新高地。
新年第一周,各区“一把手”的行程表几乎都排满。即便如此,宝山区领导班子依旧挤出时间,“置顶”了这场座谈会。项目开工保障只是其一,这场座谈会还另有核心主题——探讨如何寻觅数字经济的细分赛道。
会议室内,企业代表坐得满满当当。有的来自数字经济领域、影视行业,也有的出自建筑设计师事务所。乍听这些行业,似乎与素来产业元素偏“重”的宝山不搭边。但细究却能理解,锚定“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宝山区,想在前沿产业领域做些不一样的事。坐在对面的这些企业,就是他们相中的“种子选手”。
早在两个多月前,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就亲自率队,从“上海之北”奔赴“南海之滨”。一路走、一路看,他们既汲取好经验、好做法,也向一些看好的企业投橄榄枝,递出区域转型“新名片”。当时的考察对象,如今就坐在了对面的企业代表里。
座谈会上,针对数字经济新领域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企业代表们逐一登台畅聊。台下,宝山区相关领导也听得津津有味。对于一个个不断往外蹦的新名词,他们兴趣十足——其中或许就有地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坐拥距市中心最近的大体量产业空间,宝山区区位优势实属难得。想要裁剪好这块难得的“大衣料子”,尤其需要立足长远谋篇布局。
几易其稿的项目名称成为现场讨论焦点。有人提出,“数字港概念太过宽泛,要找个‘人无我有’的新领域”;也有人说,“元宇宙前景好,是否能进行产业链接”。对此,陈杰积极回应:“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针对新领域、新业态仍需坚持摸索,精准定位到适合的新赛道。”
座谈会召开当天,两份含金量十足的文件也同步下发——《关于区委常委“敢为人先做示范、真抓实干当表率”的意见》和《关于“坚定信心抢抓新机遇、实干争先奋进北转型”常态化比学赶超的实施意见》。一份针对区委常委、一份针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其传递的重要信号是,紧抓干事创业的“人才”要素,将“比”的劲头、“学”的主动、“赶”的动力、“超”的追求,转化为常态化制度机制,为区域转型、功能提升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新浪网·文汇报